
第六章建筑结构(一)课件.ppt
20页湖南省,2017,年土建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建筑工程,—,专业知识,》,,教材精讲班,,主讲老师:周军,第六章 建筑结构,项次,考点,本章权重为,,(,22,±,2,),%,,考试分数为,33,±,3,分,,2016,年,20,个单选,,2,个多选共,33,分,1,建筑结构设计原理,,2,混凝土结构,,3,砌体结构,,4,钢结构,,第六章 建筑结构,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2.,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②,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③,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④,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⑤,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①,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②,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④,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设计基准期为,50,年),将结构上的荷载按时间的变异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永久荷载也称为恒荷载2,),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可变荷载也称为活荷载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4.,荷载的代表值,,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5.,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2016,年真题(多选),】,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D.,美观性,,网校答案:,ABC,,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2016,年真题(技术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在确定可变荷载体表值时设计基准期的年限为( )。
A.30,年,,B.50,年,,C.70,年,,D.100,年,,网校答案:,B,,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单选,】,建筑结构的设计极限状态包括,(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B.,强度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稳定极限状态,,D.,抗力极限状态、作用极限状态,,网校答案:,A,,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单选,】,结构设计中永久荷载以,(,,),作为代表值A.,标准值,,,B.,组合值,,,C.,频遇值,,,D.,准永久值,,网校答案:,A,,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一、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1.,钢筋力学性能2.,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1,),强度高,;,,(,2,),塑性好,;,,(,3,),可焊性好,;,,(,4,),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3.,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4.,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除产生瞬间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外,还会产生,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水灰比、水泥用量、骨料种类、应力,等 砼内毛细孔数量越多,徐变越大 ;加荷龄期越长,徐变越小;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越小,徐变越小;所用骨料弹性模量越大,徐变越小;所受应力越大,徐变越大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5.,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以下原则确定:,,(,1,),素混凝土结构,,,不应低于,C15,;,,(,2,),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应低于,C20,;,,(,3,),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不应低于,C25,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30,6,),抗震设计,时,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6.,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1,),相近的线膨胀系数,,(,2,),良好的黏结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黏结作用的原因:①胶结力;②摩擦力;③机械咬合力,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7.,钢筋的搭接长度,,(,1,),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2,),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二、受弯构件,,1.,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与受拉钢筋的,配筋率、钢筋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般可按照其破坏特征将截面分为三类:,适筋截面、超筋截面和少筋截面,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