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知识点归纳(含教材目录).docx
104页西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知识点归纳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 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算盘二 千米的认识体验千米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减法探索规律问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参观南村养鸡场四 认识图形七巧板五 有余数的除法六 时、分、秒时、分、秒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七 收集与整理八 总复习 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 35 名学生,男 19、女 16 名其中有 17 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教育,在家很懒散,课堂自律性差,导致学习不大好虽然学生小,但是通过教育能克服一些不足70%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30%的学生没有自学的主动性,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学习,其中 10%的学生基础差,不会学习从上期期末统考成绩来看,平均分为 75.3 分,只要通过努力,成绩上升的空间很大二、教材内容:(1)、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写数、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3)、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4)、知道千米,认识毫米 5)、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6)、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7)、进行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8)、总复习三、目的要求1、认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能估计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5、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6、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7、认识钟表,能在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加减法难点:(1)关于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和写法;(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3)笔算时的进位和退位问题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进行简单的千米、毫米的换算;(5)笔算时的试商方法和算理及有余数除法应用题;(6)单时分秒的换算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抓好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小,自律性差从年 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选用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理解能力弱的学生3、结合教育局的低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的要求,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动口、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充分调动家长孩子的积极性,每天在家长群里对作业做得好的,背诵及时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丰富的口头表扬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5、坚持课前 3—5 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情景,调动他们解决问题兴趣,不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六、教学课时和进度安排1、第 1 ~3 周:万以内数的认识 11 课时2、第 3~4 周:认识图形 7 课时3、第 5~9 周:三位数的加减法 20 课时4、第 10~11 周: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千米 毫米 7 课时5、第 12 周:有余数的除法 4 课时6、第 13~14 周:时 分 秒 6 课时7、第 15~16 周:统计 6 课时8、第 17 周:总复习 5 课时9、第 18~19 周: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7 课时 教学设计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 数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回顾旧知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②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③填一填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2)认识一万①数一数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②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1)看一看、读一读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一)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 )张1元是10元,( )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 元是( )元,10个一千元是( )元二)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四、课堂总结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教学反思:第2课时 数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
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2)突出1010,1020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 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3)突出2000,2010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③从2000到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