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pdf
17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2、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教学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品表演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我国几部法律的单行本,请同学们观察了解[ 讲授新课 ]活动探究一:法律家族聚会1、请同学分别扮演法律家庭的不同成员,模拟聚会2、思考讨论: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3、教师小结:从这次聚会中,可以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001 年,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5年 12 月 4 日是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探究二:阅读教材:P78 —81 页,思考并回答:(1)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宪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是什么?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投影)( 1)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2)国家的性质:宪法第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第2 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4)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5)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活动探究三:为什么,我国每一部普通法律都有共同的一项:依据宪法,制定本法?阅读教材P80 —81 页,思考:(1)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2)什么是法律效力?(3)为什么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活动探究四: 辨析: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可以不遵守宪法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活动探究五: 2003年刚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胡锦涛说:“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免工作,竭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作为国家主席郑重宣誓“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这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来回答)感悟: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在讲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分析学情时,我发现学生对宪法知识了解有限,而这些知识理论性又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若由教师来讲授,那课堂将会是枯燥与沉闷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于宪法的理解,将停留在表面因此,一上课我先让同学们分组观察几部法律单行本,然后提问: “你们说一说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人小组分组讨论,交流讨论完之后,有学生代表发言:“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法律,是其它法律的基础,根本大法体现出了宪法的不可替代性。
这时,我进一步提问: “对于一棵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树根”我说:“如果我国家的所有法律就象一棵大树一样,那么这棵大树的树根应该是什么呢?”学生齐声说是宪法对!宪法就是这棵树的根!有了根,树才会枝繁叶茂,因此有了宪法,才会有其它的法律 所以说宪法是其它法律的基础因此用根本大法来形容宪法应该更能够体现宪法的重要地位学生通过这种参与问题的分析与交流讨论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深刻地了解了宪法的地位与重要性另外,利用国家主席的宣誓,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不足之处:本课毕竟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课堂还是略显沉闷,应多留心,多挖掘更贴近学生的新素材,新案例通过这些尝试,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整合,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完善与提高,促进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通过促进学生领悟自我、觉察自我、发现自我个人成长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愉快地成长,作好适应并参与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无疑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台子镇初级中学宋守忠 2011 年 8 月 3 日 10:49 焦爱玲 于 11-8-3 11:03推荐 这篇教学设计从视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到每一个环节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符合新课程理念 .拼图游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出了重点问题,板书设计新颖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反思一分为二 .如果视频材料换成最新的,再把板书设计呈现出来,就更完美了 . 金利 于 11-8-3 11:16推荐 有案例,有活动,有对比,一节理论性很强、内容相对抽象深奥的课,在宋老师的课上却也变得如此生动,确实很不容易。
而且可以看出,这节课宋老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这一点也非常值得老师们学习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形式,却忽视了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最基本的东西,宋老师的课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认同“宪法之上”,树立宪法意识,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二)能力:尝试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三)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二、重难点:重难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难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情况;了解宪法的内容;查阅普通法律的内容规定教师准备:查找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相关资料,充实教学资源; 制作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二、教学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话题1、(教师独白)走进中国法制进程,请听我——今日说法,前方记者发回报道:法律家族为争地位,吵得不可开交,现在让我们了解详细情况播放视频:小品《地位之争》(宪法、民法、刑法、选举法争地位)通过视频材料,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共同探讨1、教师问: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你能说出几个理由?请大家速度课本学生阅读思考后可能回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引导学生概括了解教材内容,总体把握教材教师语:总体了解宪法限之后,让我们去追寻我国宪法产生的根源“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泽东毛泽东的论断说明了什么?在这方面,我国在建国之初作了哪些工作?为 什么?2、多媒体出示材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安排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 要引导学生的思路, 及时纠正学生不确切的地方, 再引导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使学生明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宪法,我国在1949 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用《共同纲领》代临时宪法,并于1954 年 9 月 20 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制定了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百废待兴, 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迫切需要制定法律来加以规范,要制定各种法律必须制定宪法。
我国宪法的诞生, 以宪法的方式确立了我国的基本的宪政制度,体现了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板书: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3、速度课本并思考: 我们知道宪法规定内容特殊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问题,请问最根本问题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可能回答( 1)国家性质(2)国家根本制度(3)国家根本任务( 4)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5)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8)国家标志4、形象认知(多媒体出示):国家标志:序言俞总纲、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法律?他们的规定内容主要是什么?(2) 把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内容与宪法规定内容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思考讨论,各组代表发言回答,教师倾听随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归结:多媒体出示: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刑法犯罪、刑罚问题民法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关系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婚姻法婚姻、家庭问题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规定了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板书:最根本的问题内容的特殊性(教师独白,承上启下)刚解决完法律家族的纠纷, 又发生了法律撞车事件,现在让我们去看个究竟:6、(1)多媒体出示案例:法律对对碰2003年 5 月 12 日下午 3 时许,沈阳市一名初学生苏某在距离人行横道70 米处横穿1 条宽约 14 米的机动车道时,被驶来的汽车撞倒,受重伤。
这个交通事故责任在谁?据沈阳市第41 号政府令颁布实施 《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里“ 因行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的规定,即, “ 行人违章,撞了白撞” ,经有关部门查取证,裁定苏某要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苏某是否同意 “ 白撞 ” 这样的裁定 ?苏某的诉讼能否获得一定赔偿呢?(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针对学生认识上的误区进行疏导最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认识 (多媒体出示如下图)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特别渗透珍爱生命和对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教育生命健康权〉交通秩序《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含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文关怀沈阳市第 41 号政府令 “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维护的是交通秩序7、拼图游戏:(1)展示教具:十块牌子代表十部法律:宪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淄博市教育督导条例、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找十名同学,每个同学代表一部法律,并且有代表宪法的同学组织者十个同学根据法律之间的关系,拼成一个图形3)组织学生准备,教师指导4)学生活动,教师引导 .拼成的图形如(下图)中华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淄博市教育督导条例山东省环境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