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散粒物料特性上课讲义.ppt

71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32817949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3MB
  • / 7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散粒物料特性研究对象:散粒体散粒体 :一般是指尺寸范围在1m-104m的大量松散、分离、尺寸形状相差不大的固体颗粒组成的群体,分为粗粒、细粒、粉体等 干散体颗粒(粒体,粉体) 湿散体颗粒(颗粒+填隙液体,液桥或浸渍态) 多相流(液-固/气-固两相、固-液-气)特点: 散 物性、粒度、形状及运动形态分散 动 流动、碰撞、凝聚、破裂、破碎主要特性: 颗粒物质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组态,其性质不同于一般固体、液体和气体如巴西果效应、挤压膨胀、粮仓效应、成拱现象、振动分离、振动图斑、自组织临界现象等摩擦特性、流动特性、物料对容器的压力特性等应用领域: 岩土、矿冶、农业-食品、化工、制药、环境等典型的散体过程: 分选、凝聚、混合、装填和压制、推铲、储运、粉碎、爆破、流化等一、摩擦特性Leonado daVinci第一个提出摩擦基本概念,Amontons实验建立了摩擦定律,Coulomb进一步发展了摩擦定律(库仑定律)四大经典摩擦定律: 摩擦力与载荷成正比 摩擦系数与表观接触面积无关(一般仅适用于金属等材料,但不适用于弹性及粘弹性材料 ) 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金属材料基本符合该规律,而粘弹性物料则不适用 ) 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不适用于粘弹性材料,与物料特性有关)F摩擦力 N垂直载荷fs静摩擦系数(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fk动摩擦系数(kinetic friction coefficient)Sherwood提出更为广泛接受的摩擦概念 摩擦力为作用于接触点上的作用力 摩擦力由两部分作用力构成 克服变形和剪切的作用力 克服表面间粘附的作用力 摩擦力正比于实际接触面积 摩擦力与接触表面的滑动速度有关(温度变化) 摩擦力与接触表面物料特性有关 摩擦力与接触表面粗糙度无关 (极度光滑、粗糙表面除外)滑动速度、接触表面温度的影响“stick-slip”粘滑运动过程滑动速度 摩擦力(接触时间 ,运动平滑)摩擦机械能 热能 接触表面温度物料接触表面物理特性发生变化摩擦力低速下,v fk 高速下,v fk 或保持不变水膜对摩擦的影响Tad -粘附张力 Ts -表面张力Tad =2Ts cos=1 完全浸润Ts Tad 2Ts 0cos1 浸润表面Tad Ts cos0 不能浸润表面粘附系数 v=粘附力/垂直载荷p 一个表面在另一个表面上开始移动时,剪切力和粘附力均有所上升。

      p 干燥表面间粘附力小,但有液膜存在时,粘附力急剧增大p 一定条件下,表面含水率的增大导致粘附力增加,摩擦力增大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的影响 物料滑动上浮 物料滑动剪切 在较大粗糙度范围内,摩擦系数与表面粗糙度无关摩擦特性参数滑动摩擦角、滚动稳定角物料与接触表面间的摩擦特性休止角、内摩擦角物料间的内在摩擦特性 滑动摩擦角:表示散粒物料与接触固体相对滑动时,散粒物料与接触面间的摩擦特性滑动摩擦系数:滑动摩擦角的正切值测定方法:1)物料相对于给定摩擦表面移动 2)给定摩擦表面相对于物料移动 压力对摩擦特性的影响滑动速度对摩擦特性的影响物料含水率对摩擦特性的影响环境湿度对摩擦特性的影响静滑动摩擦系数:玉米茎秆含水率25%77% 静滑动摩擦系数 30%(钢板)、15%(橡胶)动滑动摩擦系数:玉米茎秆含水率13%88% 动滑动摩擦系数0.32 0.54(钢板)有些实验表明:当谷物含水率超过13%时,在钢板和木板表面的静滑动摩擦系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但对动滑动摩擦系数影响不大物料在各种表面上的滑动摩擦系数出现急剧变化 必须控制环境参数 非平衡含水率下的摩擦实验滚动稳定角滚动稳定角:反映物料与接触表面间的滚动摩擦特性F滚动阻力e滚动阻力系数滚动的静态稳定角滚动的动态稳定角斜面滚动阻力平面滚动阻力滚动稳定角与物料形状、尺寸、质量、表面特性、接触表面性质等有关休止角休止角:散粒物料由一定高度自然连续下落到平面上所堆积形成的圆锥母线与底平面间的夹角 反映散粒物料的内摩擦特性、散落性能 主要用于粮仓、料仓等的设计 休止角 ,内摩擦力,散落性能休止角与物料形状、尺寸、质量、表面特性、含水率、堆积密度等有关休止角崩塌角物料含水率、密度对休止角的影响 颗粒在堆积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多种复杂的运动状态,是由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颗粒问可能存在4种相对运动:相对静止(颗粒间切向接触力小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且颗粒间力矩小于最大静滚动摩擦力矩)相对滑动(颗粒间切向接触力大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且颗粒问力矩小于最大静滚动摩擦力矩)相对滚动(颗粒间切向接触力小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且颗粒间力矩大于最大静滚动摩擦力矩)相对滑动及相对滚动同时存在(颗粒问切向接触力大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且颗粒间力矩大于最大静滚动摩擦力矩) 计算颗粒力学(computational granular dynamics,CGD):硬球模型、软球模型。

      常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A.B. Yu 等的研究A, 2002(a)卸料前;(b) 卸料后A.B. Yu 等的研究B, 2002左侧为实验结果,右侧为模拟结果 (a) w=4d (b) w=12d (c) w=20d( d=2mm)A.B. Yu 等的研究C, 2002左侧为实验结果,右侧为模拟结果 (a) w=4d (b) w=12d (c) w=20d (d=5mm)5种不同尺寸分布颗粒体系的初始松散堆积结构5种不同尺寸分布颗粒体系的密实堆积结构E组颗粒体系在容器移除后的塌落及砂堆形成过程中的三个瞬间5组不同尺寸分布颗粒体系形成的堆积体堆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牵引式崩塌、推移式崩塌现象颗粒密度和粒度对堆积休止角也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颗粒的静态堆积休止角随着颗粒的摩擦系数增加而增大随颗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同一组均匀颗粒,最疏松、最密实状态几乎相同均匀颗粒堆积体内部组构比较单一,同态结构,稳定态同一 同一组非均匀度大的颗粒,在初始孔隙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最小孔隙率及孔隙率的变化率相当离散 非均匀散粒体:颗粒混杂、相互充填,空间宏观均匀而细观不均。

      颗粒空间分布、堆积方式非常复杂,具有多种差异较大的稳定状态与破坏状态 大小颗粒在坡面并非均匀间隔分布,一些区域较细颗粒居多,而一些区域仅为大颗粒,因而坡面不同区域的稳定程度不同在相同扰动下,大颗粒稳定性大于细颗粒,非均匀度越大,稳定程度的多样化、复杂性越明显 颗粒堆积过程中,临界角(休止角)由坡面最不稳定的颗粒所控制,还取决于未达到临界态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局部稳定性的总和构成了总体稳定性堆积稳定性宏观稳定性与微观稳定性 微观上看,颗粒滑动时,滑动面不可能穿过颗粒本身,颗粒在外力作用下沿接触面翻转这种沿不规则波动面的转移,必然牵动附近所有颗粒,很难形成一个单一的剪切面,而是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剪切扰动带这表明,即使宏观上各处的剪切力相等,微观上颗粒的受力也大不相同,坡面各部分潜在滑动能力(失稳程度)也不一样 若坡脚颗粒失稳,则会引起坡面的牵引式滑动;若坡脚颗粒稳定不动,则坡面的崩塌流动多会在坡脚附近停住 推移式滑动与坡脚边界条件关系较大,而牵引式滑动由于有运动惯性的作用,边界影响降低因此,宏观稳定概率似乎处处相同的坡面,局部稳定性不同,有的地方已近滑动,有些地方受力却不大 散粒体与连续固体介质的最大差异在于其丝毫不能承受拉应力Luding,2000 堆积 (Hard Sphere) 等粒径,规则排列不等粒径,随机排列应力链Goldenberg描述的有序对称排列颗粒介质集合中荷载力传递的路径Luding,2000 堆积 不等粒径,随机排列,反映形成历史自组织临界性的提出及含义广延耗散动力系统:兼具时间和空间自由度的系统。

      临界状态:在外界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的驱动下,开放的动力学系统能自发演化到一个局域动力学不稳定而在宏观统计上动力学稳定的临界状态自组织:不需要对系统的外部控制参量进行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在外界作用下系统能够自发地演化到这个宏观统计上动力学性质的临界状态 短时间内,微小的扰动将触发连锁反应并导致灾变,向外界输出物质和能量; 在较长时间尺度内,系统总的势能的平均值将保持不变,并且这个自组织临界状态是动力学稳定,具有鲁棒性(Robustness),即系统对外界干扰及系统内部的涨落是稳定的,对初始条件的变化也是不敏感的向临界状态的演化无须对系统的初始状态作特殊规定,即临界状态对扰动是稳健的,当系统偏离临界状态后将自动回归临界态系统永远不会达到平衡态,而是从一个亚稳态向下一个亚稳态进化内摩擦角内摩擦角:反映散粒物料间摩擦特性和抗剪强度 主要用于确定料仓仓壁压力、设计重力流料仓、料斗等的设计1最大主应力3最小主应力 破坏平面与最大主应力平面间夹角莫尔包络线(屈服轨迹):剪切强度散粒体抗剪强度破坏平面的正应力 内摩擦角c 散粒体粘聚力内摩擦角、粘聚力的计算压力比直接剪切试验By Zhang & Thornton, 2002内摩擦角与物料粒径、表面状态、含水率、孔隙率等有关休止角内摩擦角二、散粒物料的流动特性散粒物料在料仓、料斗内的流动流动中断、扰动流、死区、离析等影响因素:物料粒度、密度、摩擦特性、粘聚性等 料仓尺寸、形状、锥顶角等重力流:整体流料仓内不同高度上的物料同时均匀地向下流动,先进先出 漏斗流料仓中心部分形成漏斗状的局部流动,周围其它区域的物料停滞不动,易形成死区,流动不稳定,速度不均匀,易结拱,后进先出料斗锥顶半角 90-一般, =15-20二、散粒物料的流动特性流动函数: 流动函数仅与物料内摩擦角、粘聚力、含水率、压实程度等物料特性有关,反映散粒物料的流动能力流动因数:cc临界 结拱结拱原因:物料间及物料与器壁间的摩擦、粘聚、粘附作用消除结拱措施: 加大排料口尺寸 改变排料口位置 减小料斗锥顶角 使料斗光滑,减小料斗摩擦力 料斗设计为非对称形状 加装锥体结构,减小排料口承重压力 加装排料装置颗粒流料仓, Mason,2000软-粗糙颗粒硬-粗糙颗粒(a) 料仓卸料(Yong Xu et al) (a) 简图与几何 (b) 分层断面图 (c) 接触力线 (b) 57%卸料颗粒层断面 SOFT HARD ADHE-HARD (c) 卸料流量沙漏:利用沙粒从孔中流出的流速不像水流那样随压强改变的特性,比水漏更简便和准确(d) 散体料床主动-被动的转变:动态结拱-破坏 (HARD) 卸料前(主动态)接触力线与立壁垂直卸料开始瞬间的结拱(上图)与破坏(下图),立壁垂向作用加强产生动态摩擦稳定卸料过程(被动状态) 仓壁作用力锐减 颗粒物体系与流体的重要区别:其底面积受力大小与体系的应力分布相关。

      颗粒物体系的应力分布与系统的形成情况紧密相关,系统的形成条件决定了颗粒排列状态及其排列的紧密度因此,颗粒排列的紧密度也影响着其体系的应力分布当颗粒体系受纵向压力时,其应力易于改向,倾向于横向分布,这是颗粒体系与均匀相固体不同的特性颗粒体系的这种倾向是造成颗粒成拱及被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 形成拱的条件取决于输送颗粒物的管子直径与颗粒大小的比值、颗粒间及颗粒与管壁间摩擦力的大小以及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 料堆内颗粒成拱会造成休止角增大,料堆高度越高越不易成拱,休止角减小 不同物料混合堆积时,如管道出口流速不等,则可能出现不均匀混合堆积现象;不同物料出口流速相同,但风阻不同,也会出现不均匀分布现象 若沙漏出口直径为1mm,颗粒直径300m时为连续流振动引起的颗粒对流和斑图的形成外界输入能量超过颗粒间碰撞耗散能量时,颗粒就开始运动竖直振动振幅和频率很小时,颗粒的表面基本不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局部失稳 振动加速度超过临界值时,颗粒表面呈现倾斜或起伏等形状颗粒与器壁的摩擦对于对流和振动成堆起决定作用对流方向及对流圈的多少与振动加速度密切相关,与颗粒的性质和形态、颗粒层的厚度、倾斜度、气压等很多因数有关当振动加速度较大时,对流会发生反向运动。

      斑图类型与颗粒尺寸、厚度及容器大小等很多因素有关 器壁粗糙器壁光滑容器中颗粒对流情况振动加速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