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教学分析.doc
12页1第三单元单元计划单元教材分析第三组是一些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之类的内容,比较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每篇课文都独立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 《成语故事》主要将这两个成语还原成故事的形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本篇课文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一个成语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 《推敲》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诗人贾岛对诗歌语言的考究上,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比如官权思想,等等这里,教师少引导学生去考察这样一些内容,教师倒可以引导学生多掌握这样几个关于推敲词语的典故 《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故事,对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教材使用这个版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神话传说的美丽,体会乡亲们对嫦娥思念的原因本课语言训练的点是课后作业第四题,体会重叠词语的用处 《读书莫放“拦路虎” 》不知道这篇课文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很是突兀这篇课文可以放在讲勤查工具书的地方讲解 两篇《伊索寓言》比较简单,引导学生体会伊索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 《我读书我快乐》给学生推荐的是伊索寓言,其实,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几大寓言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克雷洛夫寓言,等等 《习作三》写“秋天的树叶” ,可以让学生写树叶贴树叶画树叶,让全班学生一起写一部不树叶宝典,激发学生作文训练的乐趣。
《练习三》中是关于京剧《红灯记》 ,让学生体会红灯记的语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也学学这个京剧的唱腔 成语故事 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4.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5.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3、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准备:图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教学时间:15 课时28、成语故事三则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7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 3.生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3.会用“总是” 、 “不要……而要……”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重点词语的意思3.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4.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 (三)精读《滥竽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 “竽” “充” “数”这四个字的意思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3.讨论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4.指名用“总是” “不要……而是……”造句 5.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四) 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五)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2、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夸口 矛 ---------- 盾 张口结舌戳穿 戳不穿滥竽充数:总是 一样的俸禄 装不要……而要…… 溜画龙点睛:奇怪——不信——佩服9、推敲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2、学会 14 个生字绿线中的 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即使……也……”造句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媒体设计:投影片、录音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读好句子,读通课文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诗句,导入 新课41、映示图画2、引出诗句和作者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5、简介贾岛6、揭题,板书课题,齐读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四、检查自读效果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作业 :1、见习字册2、抄写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2、读课文,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4、理解重点句第三自然段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3、学生交流4、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第四至六自然段1、默读思考2、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第七自然段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3、 “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5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5、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2、指导用“即使……也……”造句教学重点: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二、指导讲故事1、熟读课文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3、学生练讲:(1)各自练讲2)分小小组练讲3)各组推派代表讲4)评选“故事大王” 四、作业 1、造句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9、 推 敲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10.嫦娥奔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堂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自为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6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堂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设疑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三)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意思相似的归纳为一段,着给课文分段。
2.讨论后交流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文字,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讨论4.后羿是怎样的人? 5.练读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的语句 2.讨论 3.引读第五自然段 4.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子的词语 2.朗读体会后羿的心情 3.乡亲们以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给家人和朋友讲讲这个故事2、采记“吴刚伐桂” 、 “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板书设计嫦娥奔月后羿:神勇无比7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逢蒙:奸诈贪婪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 2.指导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研究写法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第三部分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2 按“自由练习——同桌互述——小组尝试复述——指名复述”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
11.读书莫放“拦路虎”学习目标:知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策略: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准备:有关课外知识 一、导入揭题 二、点拨自读课文 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3、讨论、交流,读课文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四、总结延伸 作业:与朋友分享你读书时打到“拦路虎”的故事板书设计:11、读书莫放“拦路虎”迎难而上面对“拦路虎”勇于战胜12、伊索寓言8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4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语言故事的特点和《伊索寓言》2.细读课文《狐狸和葡萄》,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当,并引导领会寓意教学过程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介绍寓言故事特点 2、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 板课题,齐读课题 2、 提出初读要求3、 汇报初读情况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 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 自读每自然段3、 小组合作讨论4、 “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 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 、 “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狐狸和葡萄想尽各种办法 (吃)9狐狸葡萄(酸的)? 吃不到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细读课文《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当,并引导领会寓意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着两则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 自读寓言 2、 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