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生物学复习:真菌总论.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17906940
  • 上传时间:2023-1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真菌总论一、真菌的分类相对保守的真菌分类系统(常选用保守、多拷贝、不编码蛋白无进化压力的核糖体基因分类):真菌界分为6个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球囊菌门;微孢子菌门;接合菌门二、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基本特点:•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菌体通常为分支繁茂的菌丝体,菌丝呈顶端生长;•具有坚硬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和葡聚糖;•通过胞壁吸收营养物质,异养型生物;•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产生孢子1、真菌的形态类别:(1)蕈类(2)酵母菌yeasts:单细胞性的真菌,通过芽植和裂植的方法进行繁殖,产生芽孢(3)丝状真菌(霉菌) filamentous fungi:菌体的基本结构为单一的丝状或管状结构,称为菌丝,多数菌丝分枝延伸、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4)双相真菌 dimorphic fungi:在特定条件下既能以菌丝形式又能以酵母形式生存,是重要的致病菌37C酵母相,27C菌丝相)2、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可借生殖方式鉴别菌种,而形态学鉴定仍然发挥主要作用真菌的孢子发生、菌丝特点,孢子形态,色素、大小、分隔等,均可作为参考依据1)细胞壁的组成——多糖为主:α-葡聚糖;几丁质;β(1,3)葡聚糖;β(1,6)葡聚糖;其他多糖(胞外基质,如甘露糖蛋白)。

      2)真菌菌落形态菌落(colony):真菌孢子和菌丝经大量生长繁殖后形成的真菌集团 ·酵母型菌落:大而厚,圆形,柔软光滑湿润,粘性似奶酪光镜可见单细胞性的芽生孢子,无菌丝·类酵母型菌落yeast-like type colony:外观与酵母型相同,但有假菌丝·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type colony:(霉样菌落)呈绒毛状,棉毛状,粉末状等,在光镜下可见有或无隔,分支或不分支,有色或无色的各种类型的菌丝[注]:假菌丝——酵母菌出芽生殖时,子母细胞不立即分离而以狭小的面积相连,称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为假菌丝假菌丝没有横隔各细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在分隔处缢缩假菌丝与真菌丝明显不同处在于其两细胞间有一细腰,而不象真正菌丝横隔处两细胞宽度一致3)菌丝类型·按形态:1)营养菌丝(Vegetatilehypha): 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行吸收养料之功能2)气生菌丝(Aerial hypha): 向空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孕育(繁殖)菌丝(Reproductive hypha)3)繁殖菌丝·按分化程度:1)无隔菌丝 aseptate hyphae: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

      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增多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e: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由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隔膜上有单孔或多孔,细胞质和细胞核可自由流通,每个细胞功能相同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类型三、真菌的无性繁殖·酵母繁殖主要包括芽殖budding和裂殖fission两个类型·菌丝繁殖包括孢子囊孢子、发芽形成分生孢子、隔膜断离形成节孢子三种类型 ·许多真菌繁殖不止一种方式,如毛孢子菌有发芽和节孢子两种繁殖方式1、孢囊孢子: 形成于菌丝的特化结构——孢子囊内形态近圆形Eg. 接合菌:根霉、毛霉2、分生孢子:由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特化而成的单个或簇生孢子形态极多样Eg. 曲霉、青霉1)丝裂型孢子(向顶性:顶部为新生孢子)① 节孢子(粉孢子):横隔断离或关节孢子断离由菌丝断裂而成常呈成串短柱状Eg. 白地霉② 厚壁孢子部分菌丝细胞质浓缩、变圆,周围生出厚壁而成形态为圆形、柱形等Eg. 总状毛霉2)芽殖型孢子(向基性:基部为新生孢子)四、真菌的鉴定1、基于分生孢子的鉴定2、其它:·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是固醇、萜、类硷、香豆素等,某些是真菌毒素。

      直接进行层析色谱法检查·泛醌系统:即辅酶Q,呼吸系统电子传播链的携带者·细胞壁组成子囊菌和担子菌含有几丁质和葡聚糖;接合菌含有脱乙酰几丁质(chitosen)和葡聚糖醛酸 ·蛋白质组成用同工酶可将真菌鉴定到属或种蛋白质分析等可解决种间特性·生理学试验 ——碳源同化API 20C AUX试剂盒,酵母菌自动分析鉴定系统五、真菌感染现状:1、临床常见的真菌病: 2、侵袭性真菌病不断增多(可致死)•侵袭性念珠菌病(IC):最常见,院内血源感染第4位,死亡率第1•侵袭性 IA):第2常见侵袭真菌病,死忘率高干细胞&器官移植、大剂量化疗•隐球菌病:正常及免疫受损患者,艾滋病人患病率为10-20% •毛霉病:重症糖尿病、烧伤病及器官移植病人3、宿主防御问题:细胞毒药物、有创操作、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4、主要致病的双相真菌:•马尔尼菲青霉••申克孢子丝菌••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5、临床新现或增多的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其他透明丝孢霉病、暗色真菌感染、其他非白念念珠菌感染、毛孢子菌病、地霉感染、马拉色菌感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