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第9章 全球和区域贸易协定.ppt
49页第9章 全球和区域贸易协定 本章内容第1节 全球贸易协定第2节 区域贸易协定第3节 区域自由贸易和全球自由贸易第4节 讨论和总结背景全球贸易协定是世界各国通过谈判达成的共同降低贸易壁垒的协定 1947年成立的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组织了八轮全球贸易谈判,使世界平均的关税水平大大降低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贸易总协定成为150多个成员国讨论和协调贸易政策的国际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区域贸易协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至2007年7月,向该组织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380个,其中205个协定正在实施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到2010年区域贸易协定的总数将达到400个第1节 全球贸易协定假定中国和美国为贸易双方如果两个国家开展自由贸易,每个国家获得100亿美元的收益如果两个国家都实施贸易保护,每个国家损失50亿美元假定单方面的贸易保护可以获益200亿美元,而单方面的自由贸易会损失100亿美元下表列出了这个博弈,其中每组的第一个数字为美国的收益或损失,第二个数字为中国的收益或损失 全球贸易协定经济利益分析上面的分析表明,两国都实施贸易保护的均衡对双方都意味着损失,而如果双方都实施自由贸易则能带来共赢局面。
然而在缺乏谈判和沟通机制的不合作博弈条件下,两国理性选择的结果却是贸易保护带来的双输这种情况在博弈论中被称为囚徒困境通过贸易谈判达成贸易协定是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在单方面难以实施自由贸易的情况下,通过贸易谈判达成贸易协定是走出困境达到共赢的重要途径 全球贸易协定经济利益分析为什么全球贸易协定所议定的关税削减和一个国家单方面的关税削减相比是一项更容易被采纳的政策呢? 前者:赢家出口企业和国内消费者 输家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企业 后者:赢家国内消费者 输家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企业 根据集体行动理论,前者的政策更容易被采纳全球贸易协定政治可行性分析战后在GATT的框架下完成了八轮贸易谈判前五轮所涉及的国家较少,降税幅度也较小第六轮肯尼迪回合(19641967年)第七轮东京回合(19741979年)第八轮乌拉圭回合(19861994年)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乌拉圭回合结束后成立,取代GATT并拓展了其功能2001年WTO启动了多哈回合全球贸易协定全球贸易谈判第2节 区域贸易协定当前,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况据统计,截至2006.3向WTO及GATT通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计达340件,其中260件是1995年WTO成立后备案的。
WTO成立以后,平均每年向WTO备案20件左右,GATT的四十多年里,平均每年不足3件2004.1-2005.2有43件通知到WTO,成为历史上通知最多的时期目前,欧盟统一大市场(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三个最大的、已形成相对完善体系的区域经济组织三大区域经济组织GDP总值在占全球的85.8,进出口贸易占全球的90左右此外,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组织也发展迅速例如: 亚洲的“东盟”(1961年7月成立); 拉美地区的“南方共同市场”(1991年3月成立); “中美洲自由贸易区”(1993年2月成立); 非洲的“非洲联盟”( 2001年3月成立); 地中海地区的“泛阿自由贸易区”(2001年5月成立)2001年11月6日,中国总理朱镕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参加的东盟首脑会议上与东盟形成一致意见,将于10年内成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这将是拥有20亿消费者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东盟还考虑让日本和韩国也加入该自由贸易区2002年签署框架协议,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5年7月20日开始执行,中国与东盟双方互相开放市场2007年1月14日,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该协议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紧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日本、韩国分别与东盟加快建自贸区亚洲经济合作新动向亚洲经济合作新动向中国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已达成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协议正在谈判的: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中国-海合会等FTA谈判正在稳步推进中中国-冰岛FTA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中国-韩国FTA已经启动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启动10个自贸区谈判,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贸易协定的根本原则就是“非歧视”当一个国家对某个国家削减关税时,这个较低的关税必须同时授予所有其他成员国;这种做法被称为最惠国待遇 GATT/WTO要求成员国遵守非歧视原则,但可以有一个例外当部分成员国签订特惠贸易协定将它们之间的关税降至零时,GATT/WTO允许这类特惠贸易协定成为非歧视原则的例外由于大部分特惠贸易协定发生在地理上相近的国家之间,因此它们通常被称为区域贸易协定 区域贸易协定与全球贸易协定矛盾吗?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的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u 优惠贸易安排u 自由贸易区u 关税同盟u 共同市场u 经济联盟u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一)按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高低或贸易壁垒取消(一)按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高低或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6 6种种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是指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优先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是指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优先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式,对其全部贸易商品或部分贸易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式,对其全部贸易商品或部分贸易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一种区域经济安排一种区域经济安排如,英国与其自治领域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如,英国与其自治领域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19321932年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年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建立的东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国家联盟(ASEAN)(ASEAN)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含义: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如,1960年由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芬兰(1961)等国家建立的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 1994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2001年朱鎔基总理倡导十年内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主要特征:(1)成员内部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3)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含义: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1862年普鲁士等德国北部邦国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二战后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由西德、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组成的)、比卢荷关税同盟存在问题:(1)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2)成员国的国内限制措施仍然构成了相互之间自由贸易的障碍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如,70年代由西德、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建立的欧洲共同市场; 1981年安哥拉、布隆迪、科摩罗等19国成立的“东南非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如,经济互助委员会(1991年解散);欧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perfectly economic integration)含义:是指在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完全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两种: 邦联制各成员方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今后的欧盟) 联邦制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成员方的权利,类似于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小结:这六种一体化形式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程,也是成员国不断让渡国家主权的过程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共同对外关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超国家的权威机构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二)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二)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组成的,又称国家组成的,又称“ “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
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又称成的,又称“ “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三)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三)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部门一体化部门一体化(sectional integration)(sectional integration):区域: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商品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商品)的一体化的一体化全盘一体化全盘一体化(overall integration(overall integration):区域内):区域内各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各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区域贸易协定能否增进成员国的国民福利? 例子:英法美三个国家假设在小麦生产中美国的生产率最高,单位生产成本为4美元;法国次之,单位生产成本为6美元;英国最低,单位生产成本为8美元假定英国对每单位进口小麦收取5美元的关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从法国进口的小麦在英国的售价为生产成本和关税之和即11美元,而从美国进口的小麦在英国的售价为9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消费者会购买英国自己生产的小麦,因为它的价格最低。
区域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福利效应假定英法签订了区域贸易协定,英国对从法国进口的小麦免征关税,因此法国小麦在英国的售价等于它的生产成本6美元由于法国小麦价格最低,英国消费者购买法国小麦对于英国而言,获得1单位小麦的资源成本从区域贸易协定之前的8美元(自己生产)下降到了6美元(从法国进口),所以区域贸易协定使英国的国民福利上升了这个例子表明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现区域内自由贸易能够增进成员国的国民福利 区域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福利效应(增进福利的例子)假定上述例子中英国的关税不是5美元,而是3美元当这个关税对所有国家征收时,美国小麦最便宜,所以英国消费者会购买美国小麦在英国和法国签订了区域贸易协定之后,英国不再向法国小麦征收关税,因而法国小麦在英国的价格等于它的生产成本,即6美元由于法国小麦价格最低,英国消费者转而购买法国小麦虽然英国消费者只须支付6美元,但对于英国而言,获得1单位小麦的资源成本却从4美元(美国小麦)上升到了6美元(法国小麦)英国的国民福利在参加了区域贸易协定后下降了区域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福利效应(减少福利的例子)贸易创造指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创造出了新的贸易量贸易转移指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转移到了区域内。
如果贸易创造效应超过贸易转移效应,那么区域贸易协定会增进成员国的国民福利但是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那么区域贸易协定会降低成员国的国民福利 区域贸易协定(关税同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区域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