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11806165
  • 上传时间:2023-08-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2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籍测量学复习重点第_章绪论1. 地籍的定义和含义:定义:(1)国家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2)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 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2) 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4) 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土地清册:土地调查册、土地登记册、土地统计册地籍五要素: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2. 图、数、表:“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直接按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 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数”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表”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3. 地籍的类别:(1)按地籍的用途分,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特点和任务分,可分为初始地 籍、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分,可分为城镇地籍、农村地籍4. 地籍功能:⑴地理性功能;⑵经济功能;⑶产权保护功能;⑷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决策功能;⑹管理功能。

      5. 地籍测量的定义和内容: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 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能具体内容为:(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Q)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 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 等(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进行地籍变更测量(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6. 地籍测量的特点:(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 的行政性技术行为(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具有 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 强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 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7. 地籍调查的定义:定义: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在等基本情况进 行的调查。

      8. 地籍调查分类:⑴按时间、任务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⑵按调查区域的功能分: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 调查9. 地籍调查内容:⑴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⑵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⑶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 属;②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③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④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状况地籍调查的原则:(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4)符合多用途的原则10. 地籍测量学的概念、任务及内容:地籍测量学——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的管理、 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学科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空间分割、合并、 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地籍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 大小,具体指地块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地籍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籍测量的理论框架、地籍测绘技术体系及其标准化、土地的划分技术与方 法、土地信息采集与表达的技术集成及其可视化、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高新测绘技术 (3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等。

      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和勘测、内业工作、检查验收第二章土地权属调查1. 土地权属的定义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 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2.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1)文件确认2)惯用确认3)协商确认4)仲裁确认3. 土地划分:城镇地区土地划分: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街坊XX宗地(地块)农村地区土地划分:XX省XX县(县级市)XX乡镇XX行政村XX宗地(地块)XX图斑4. 地块与宗地: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地块的特征:1.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2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3 “同类属性”既可以是 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宗地:宗地是指权力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既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5. 土地权属界址: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界标界址线:指相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或称宗地的边界线界址点: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界标:指在界址点上设置的标志6. 边界类型:根据土地划分的方法,分为三种边界,分别为行政边界、宗地边界、地块边界。

      界标的种类:混凝土界址标桩、石灰界址标桩、带铝帽的钢钉界址标桩、带塑料套的钢棍界址标桩、喷漆 界址标志7. 土地编号:地籍编号同一自西向东、从北到南,从“001 ”开始顺序编号最后3位编号为3位数字,其他均为2 位数字城镇地区土地编号: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如03-05-012表示XX省XX市XX区第3街道、第 5街坊、第12宗地农村地区地籍编号:乡镇、宗地、地块三级编号,如02-04-005表示XX省XX县XX乡镇第2行政村、 第4宗地、第5地块(图斑)土地编号的原则:适用性、统一性、唯一性、可拓展性、可更新性、使用性每块宗地的编号为13为,宗地号为000-999,其他为00-998. 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1) 土地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土地 使用期限等2) 土地位置,包括土地的坐落、界址、四至关系等3) 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包括行政村界线、村民小组界线、乡镇界线、区界线及相关的地理名称等4) 对城镇国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益状况和土地级别9. 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①拟订调查计划;②物质方面的准确;③调查底图的选择;④街道和街坊的划分;⑤发放通知书;⑥ 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⑦实地调查;⑧资料整理。

      10. 对违约缺席指界的处理方法:(1)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2) 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一句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3) 确定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 结果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11. 地籍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宗地籍号及其所在图幅号,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所有制性质及 其主管部门,法人代表及其户主姓名,身份证明号码,号码,委托代理人姓名,身份证明号码, 号码,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界址调查记录,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 意见,地籍勘丈记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12. 宗地草图的特征:(1)它是宗地图的原始描述(2)图上的数据是实量的,精度高3)所绘的宗地草图是近似的,相邻宗地的草图不能拼接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检测1. 我国土地分类体系有哪几种:(1) 土地自然分类体系2) 土地评价分类体系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1) 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 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2) 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3)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4) 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 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全面调查的原则3) 一查多用的原则4)运用科学的原则5)以改 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6)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点:(1)保证精度2)经济实用3)效率更高4)直观实时6. 成果质量评价方法:单项合格率(%)=合格项数/检查总项数X100%总评合格率(%) =£?〖(单项合格率X比重)〗综合合格率(%) =£?(各总评合格率X比重)〗第四章土地等级调查概述1. 土地的质量与性状: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相对于特定用途所表现出的效果的优良程度土地性状:是指土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性质与状态,是判断土地质量水平的依据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主要有三种: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地价分区定级法第五章房屋调查1 .应分摊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1) 按文件或协议分摊2)按比例分摊。

      3)按功能分摊2. 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特点:(1)产权是共有的2)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相对性3)各权利人拥有的应分摊共有面积在空间上是 无界的4)从理论上讲,任何建筑物都有使用面积和共有面积,实际上无共有面积的建筑物是极 少的,仅限于只有一层的建筑物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1. 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第几分级控制的原则2地籍控制测量的分类: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3地籍控制网点和地形控制网点的区别:利用G地形控制网点一般只用于测绘地形图,而地籍控制网点不但要满足测绘地籍图的需要,还要以厘米 级的精度(城镇)用于土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测定和满足地籍变更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的主要特点:(1) 因地籍图比例尺一般较大(1: 500—1: 2000),故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高,以保证界址点和图面地籍要素的精度要求;(2) 地籍要素之间的相对误差限制较严,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的误差不超过0.3mm,应保证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精度;(3) 城镇地籍测量由于城区街巷纵横交错,房屋密集,视野不开阔,一般采用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4) 为了保证实地勘丈的需要,基本控制和图根控制点必须有足够的密度,以便满足细部测量的要求;(5) 规程中规定界址点的中误差为±5cm,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可忽略不计,但对房产测量不可忽略,当城市位于3°带的边缘时,可按城市测量规范采取适当的措施;(6) 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关,界址点坐标精度通常以实地具体的数值来标定,而与地籍图的精度无关;(7) 所有的地籍数据和图在大区域内能进行拼接而不发生矛盾,要求控制测量应有较高绝对定位精度和相对定位精度,同时其精度指标应有极高的可靠性。

      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关、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 超过土 0.05m地籍控制点的密度: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测图比例尺无直接关系每平方千米不少于10个点 图 根控制点密度会达到平方千米100个1)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2) 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3) 城镇郊区:400〜500m布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