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规范指标单项表.pdf
7页1、试验项目单位PC-1 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 (+) T 0653 筛上残留物 (1.18mm 筛) 不大于% 0.1 T 0652 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2-10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 10-25 T 0621 蒸 发残 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针入度 (25 ℃) dmm 50-300 T 0604 延度 (15 ℃), 不小于cm 40 T 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 T 0654 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5d 不大于% 1 5 T 0655 2、试验项目单位PC-2 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 (+) T 0653 筛上残留物 (1.18mm 筛) 不大于% 0.1 T 0652 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 8-20 T 0621 蒸 发残 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针入度 (25 ℃) dmm 50-300 T 0604 延度 (15 ℃), 不小于cm 40 T 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 T 0654 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5d 不大于% 1 5 T 0655 2、试验项目单位PC-3 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 (+) T 0653 筛上残留物 (1.18mm 筛) 不大于% 0.1 T 0652 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 8-20 T 0621 蒸 发残 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针入度 (25 ℃) dmm 45-150T 0604 延度 (15 ℃), 不小于cm 40 T 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 T 0654 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5d 不大于% 1 5 T 0655 3 试验项目单位BC-1 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或中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 (+) T 0653 筛上残留物 (1.18mm 筛) 不大于% 0.1 T 0652 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2-30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 10-60 T 0621 蒸 发残 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5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针入度 (25 ℃) dmm 45-150T 0604 延度 (15 ℃), 不小于cm 40 T 0605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 0654 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5d 不大于% 1 5 T 0655 5、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及代号 试验方法 PCR BCR 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慢裂T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 ( +) 阳离子 ( +) T0653 筛上剩余量(1.18mm )不大于%0.1 0.1 T0652 粘度恩格拉粘度 E25 1~10 3~30 T0622 沥青标准粘度C25 ,3s 8~25 12~60 T0621 蒸 发 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 60 T0651 针入度( 100g,25℃ ,5s )dmm 40~120 40~100 T0604 软化点不小于℃50 53 T0606 延度(5℃)不小于cm 20 20 T0605 溶解度 ( 三氯乙烯 ) 不小于% 97.5 97.5 T0607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 —T0654 贮 存 稳定性1 天不大于% 1 1 T0655 5 天不大于% 5 5 T0655 表注: [1] 破乳速度、与集料粘附性、拌和试验,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
工程上施工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试验,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2] 当用于填补车辙时,BCR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宜提高至不低于55℃;[3]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 5 天,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用 1 天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5 天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存放在附有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并不断地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4]当改性乳化沥青或特种改性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0656进行- 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液体沥青AL(M)-1 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单位AL(M)-1 试验方法粘度C25.5S 60 T 0605 闪点( TOC法)℃>65 T 0633 含水量不大于%0.2 T 0612 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4.4.1 试验项目单位快凝中凝慢凝试验方法[1]AL(R) -1 AL(R) -2 AL(M) -1 AL(M) -2 AL(M) -3 AL(M) -4 AL(M) -5 AL(M) -6 AL(S) -1 AL(S) -2 AL(S) -3 AL(S) -4 AL(S) -5 AL(S) -6 粘度C25.520 >15 35 >30 45 >35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T 0605 浮漂度( 5℃)S 30 >30 >65 >65 >65 >65 >65 >65 >70 >70 >100 >100 >120 >120 T 0633 含水量不大于%0.2 0.2 0.2 0.2 0.2 0.2 0.2 0.2 2.0 2.0 2.0 2.0 2.0 2.0 T 0612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 4.6.2 指标单位SBS 类(I 类) SBR 类(II类) EVA 、PE类(III类) 试验方法[1]I-A I-B I-C I-D II-A II-B II-C III-A III-B III-C III-D 针入度 25 ℃,100g,5s dmm >100 80-100 60-80 30-60 >100 80-100 60-80 >80 60-80 40-60 30-40 T 0604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1.2 -0.8 -0.4 0 -1.0 -0.8 -0.6 -1.0 -0.8 -0.6 -0.4 T 0604 延度 5 ℃,5cm/min 不小于cm 50 40 30 20 60 50 40 -T 0605 软化点 TR&B 不小于℃ 45 50 55 60 45 48 50 48 52 56 60 T 0606 运动粘度[1]135℃ , 不大于Pas 3 T 0625 T 0619 闪点不小于℃230 230 230 T 0611 溶解度不小于%99 99 -T 0607 弹性恢复 25℃不小于%55 60 65 75 --T 0662 粘韧性不小于N·m -5 -T 0624 韧性不小于N·m -2.5 -T 0624 贮存稳定性[2]离析 ,48h 软化 点差 , 不大于℃2.5 -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 0661 TFOT(或 RTFOT) 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 T 0610 或T 0609 针入度比 25℃不小于%50 55 60 65 50 55 60 50 55 58 60 T 0604 延度 5 ℃不小于cm 30 25 20 15 30 20 10 -T 0605 注: [1] 表中 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中的“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
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2] 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4.6.3 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其质量宜符合表4.2.1-1中 A级或 B 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 4.8.2 指标单位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 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 28 30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 30 35 T 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0 2.50 2.45 T 0304 吸水率不大于%2.0 3.0 3.0 T 0304 坚固性不大于%12 12 -T 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 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 不大于%%%15 12 18 18 15 20 20 --T 0312 水洗法 1000 1000~500 500~250 0.3mm 部分 ) 不小于%12 -T 0340 含泥量 ( 小于 0.075mm的含量 ) 不大于%3 5 T 0333 砂当量不小于%60 50 T 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 25 -T 0346 棱角性 ( 流动时间 ) 不小于s 30 -T 0345 注: ①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表 4.9.3 筛孔尺寸(mm) 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中砂细砂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0~100 65~95 35~65 15~30 5~20 0~10 0~5 100 90~100 75~90 50~90 30~60 8~30 0~10 0~5 100 90~100 85~100 75~100 60~ 84 15~ 45 0~10 0~ 5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表 4.9.4 规格公称粒径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 (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5 0~5 100 90~100 60 ~ 90 40~75 20~55 7~40 2~20 0~10 S16 0~3 100 80~100 50 ~80 25~60 8~45 0~25 0~15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 4.10.1 项目单 位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t/m32.50 2.45 T 0352 含水量不大于%1 1 T 0103 烘干法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100 90~100 70~100 T 0351 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 T 0353 塑性指数<4 T 0354 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 03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