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亳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pdf
5页1 - 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以下变法改革在各国兴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B、兼并战争的需要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实现富国强兵2、商鞅变法法令规定: “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奴). ”其反应的直接思想是:A、重农抑商B、富国强兵C、稳定社会秩序D、维护地主利益3、商鞅强调 “ 轻罪重罚 ” ,主张 “ 以刑去刑 ” ,对此韩非子评论道:“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对“轻罪重罚”评价错误的是:A、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B、树立了变法的权威C、给了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借口D、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4、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是没落时期的奴隶主贵族为了振兴奴隶制度采取的“自救”“自强”的改革方案,但变法客观上促进了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过渡。
以下事件情况类似的是: A、戊戌变法B、明治维新C、洋务运动D、宗教改革5、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6、恩格斯说: “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的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罗马天主教会”恩格斯说这段话理由包括:①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③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④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马丁 · 路德说: “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据此,路德认为: A、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应反对宗教信仰C、主张政教合一D、主张君权神授8、欧洲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有: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②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③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马丁 · 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卡诺莎晋见- 2 - D、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10、资本输出是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演方式。
其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资本输出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A、主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11、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据此可推断出维新变法: A、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C、主张优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 “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困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危机日益严重B、儒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C、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D、维新变法拉开了序幕13、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清统治集团中帝党和后党的斗争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C、封建地主阶级中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斗争D、资产阶级上层与下层的斗争14、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而戊戌变法更是在诸多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下面没有完成超越的是: A、提出“兴西学、兴民权”等口号B、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C、发展近代工业D、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15、这些商人日日夜夜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 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倾笔难尽 ⋯⋯ 商人本来在社会的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中,甚至商人中已有了超越武士身份的大豪杰了。
材料直接反映了: A、武士阶层逐渐走向没落B、武士变成了反对幕府统治的重要力量C、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日本不再实行限制工商业的政策16、尊攘派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主要是因为 : A、当时日本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B、尊攘派领导人优柔寡断C、尊攘派寄希望于幕府进行改革D、幕府实力十分强大17、关于下图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B、出任日本第一任内阁首相C、负责起草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D、曾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18、在总战斗力上,清国的舰队处于劣势⋯⋯ 清国虽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但是耽误了对保持战争所必须进行的改造和改装,因此,几乎没有新式速射炮,以致被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压倒另外,因为装备不能浪而未能按规定速度行驶,弹药的储备也不充足,在海战时若于弹药的缺乏总而言之,新式的占优势的日本舰队打败了旧式的占优势的清国舰队——日本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对于这种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作者的观点比较客观B、过分夸大了日本的海军实力C、没有认识到洋务运动对海军的积极作用D、立场不同,不好评论谁对谁错19、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3 -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20、据《史记 .秦始皇本集》“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
以下反映的历史现象错误的是: A、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B、周王权威受到挑战C、诸侯之间总是互相争霸D、周初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21、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A、环境:大陆与海洋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D、基础:农业和商业22、此项制度使“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下列与 “ 此制 ” 直接相关的是: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D、妄说百代行秦制,军功授爵成黄粱23、小明爱好读史书,最近准备写一篇小论文,他找来了相关的资料,有《内阁发展史》《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 《“ 文字狱 ” 的研究》等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浅议明清中央机构的变迁D、明清的君主专制24、 某同学在复习了 “雅典民主政治” 后,制作了以下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25、罗马法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 命运 ” 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按律判决B、维护贵族利益C、主张重罪重罚D、主张不告不理二、非选择题(26 题 16 分, 27 题 16 分, 28 题 18 分,共 50 分。
)2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材料二: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材料三: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 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 万人,其中奴隶约 20 万人,自由民16 万 8 千人,其余为外邦人——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材料四: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4 - (1)指出材料一中“ 民主 ” 的含义2 分)(2)据材料二,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 东方君主专制 ” 是片面的6 分)(3)据材料三、四,概括说明材料二中“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 的观点6 分)(4)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愈僭兴矣——《通典·食货一》(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 分)(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6 分)(3)根据材料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8 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被侵略地区而言,, 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 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 年的 3000 人左右——(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兴其业,以遂其生者,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长其才艺又非学不可。
自为日常之用的语言、写作和计算,到为官、为农、为商、为匠、为工等各行各业必需之知识,,, 事实上对于人类所有的职业而言,无一业无需求学 ,, 为此,知识乃是立身之本——日本《教育法》(1872 年 9 月 5 日颁布 ) 材料四:对比中日两国维新的背景你会发现,“教育程度”似乎决定了维新的成败教育,在维新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到了江户时代末期,日本的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中国百日维新之时,梁启超曾经评论说,中国科举网尽举国上下之人才,专事空疏无用之学,使学生“悉已为功令所束缚,帖括所驱役,鬻身灭顶,不能自拔”——苏静主编《知日》(1)据材料一,指出19 世纪日本、中国改革的共同原因4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 分) (3)据材料三,明治维新时期人们对“知识”有何新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治政府在 “文明开化”方面的具体举措4 分) (4)据材料四,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中国维新变法中存在什么严重问题?(2 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有何建议?(2 分) - 5 - 历史答案26. (1)特点:经营方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耕作方式:精耕细作,以铁犁牛耕为主;经营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8 分)(2)变化: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8 分)政府放宽限制(或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 分)(3)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8 分)(4)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任答 3 点,共计6 分)27. (1)新航路的开辟 (2 分)主要方面: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