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如何运用《指南》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docx
5页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如何运用《指南》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孤山镇中心幼儿园 贾宇艳《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以下简称《指南》) 的“ 说明”部分明确指出,制定《指南》的一个目的是“ 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位“ 教师”,家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然而,现在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正确的理念背道而驰如为了“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的教育内容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引领家庭教育是幼儿园不可推 卸的责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以下简称《指南》 ) 为幼 儿园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工具来引导家长 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一、让家长真正理解《指南》( 一) 开设《指南》系列讲座系统的讲座能帮助家长全面深入的认识《指南》,为应用《指南》打好基础关于《指南》的讲座,可由幼儿园教师主讲,也可邀请相关专家讲座的重点应该放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上, 以便帮助家长理解幼儿认知特征、 学习方式和不同年龄段末期的发展水平 在讲座前,可先调查家长对《指南》存在的疑惑( 比如“ 归属感” 等专业名词) ,再有针对性的设计讲座的内容和形式。
讲座可采取讲授和答 疑并重的形式,加强案例法的应用每次讲座结束后,及时获取家长 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后续调整,提高讲座的实效性 ( 二) 成立《指南》学习小组 《指南》的学习和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个文本的发放、一次专家的解读,它需要家长长期的自觉与合作 《指南》学习小组能促进家长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增加家长的参与机会 小组的规模以 4 人~6 人为宜,组内尽量包含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学历、不同教 养方式的家长 小组的学习由家长自行组织, 可围绕家庭教育存在的 问题,学习《指南》上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学习结束后,提供书 面或口头上的报告与教师交流学习情况二、组织家长共同讨论《指南》( 一) 组织家庭教育案例辩论会 组织家庭教育案例辩论会, 主要为了引导家长在观念的冲突中自主选择更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师要深入了解家长的困惑, 搜集家长感兴趣的且可以辩论的案例, 还要建 议家长仔细阅读《指南》 、搜集相关资料首先,以视频、录像等形 式呈现筛选的教育案例其次,要营造自由的辩论环境,引导家长进 行辩论如要不要报兴趣班, 《指南》上的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应发 展幼儿的哪些方面。
最后,教师和专家在辩论结束后,利用《指南》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 ( 二) 组织父亲讨论《爸爸去哪儿》父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父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不同程度的缺位状态 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节目 《爸爸去哪儿》蕴含着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如父亲应该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什么作用,作为一个父亲是否需要学习,父亲如何和孩子交流等教师可 组织父亲们以此作为切人点结合《指南》进行讨论,探讨节目中爸爸 们的教育行为是否正确 教师还可组织父亲们讨论父亲在子女教养中 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承担教育责任等通过这样的讨论,让父亲 在思想的碰撞中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度 三) 组织祖辈家长沙龙 由于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 有些爷爷奶奶承担着孩子大部分的教养责任因此, 改变祖辈家长的观念与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组织祖 辈家长沙龙,为他们提供分享隔代教育经验和交流教养困惑的途径,向他们宣传《指南》,以便与孩子父母取得家庭教育共识教师可选 择他们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还可选择隔代教育与亲代教育、 幼儿园 教育相矛盾的案例作为论题 教师要让这些家长自由的、 充分的讨论,引导他们比较自己与《指南》理念不一致的的方,促进他们反思自己 认为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当祖辈家长理念与《指南》理 念明显冲突时,教师要采用尊重的、商量的口吻,通过大量的例子慢 慢的渗透改变 三、与家长共同践行《指南》 ( 一) 观摩、研讨师幼互动 家长开放日,也是家长学习如何教子的途径在开放日活动中,教师给每一位家长发一份师幼互动的观察记录表, 确定观察内容, 以 重点观察教师什么情况下介人、 怎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么与幼儿沟通、怎么引导幼儿、怎么帮助幼儿(可参考下表 ) 在开始观察前,教师需要向家长介绍活动流程及幼儿可能遇到的困难, 还需 要向家长解释如何使用观察记录表,也可视情况给予一些观察建议,比如在观察时不督促、不提醒等观摩之后,组织家长围绕以下两个 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成人的介入和帮助以及 成人怎么促进幼儿的活动 ( 二) 组织亲子活动优化亲子互动 目前亲子互动中,家长掌握着互动的主动权, 孩子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的位针对这样的问题,幼儿园有必要组织亲子活动,优化亲 子互动生态 由于家长的类型和层次呈现多样化, 进行亲子活动时要 分类进行亲子活动既要有幼儿的学习目标也要关注家长的学习目标:认识和了解孩子,学会与孩子进行互动。
三)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家长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课程建设, 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开放与和谐, 有利于家长切实优化教育行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设有不同的方式第一,家长作为志愿者协助教师组织与记录各种活动,如帮教师组织运动会, 在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拍照等,以期能够增强家长对孩子的认识第二,在某方面 有特长的家长作为“ 实习教师”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活动的教学,在教与学中能够更深的体会《指南》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第三,家长作为幼儿经验奠基者和拓展者参与到家园合作中去, 引导家长体 会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中通过直接感知进行的四、为家长提供《指南》配套服务 ( 一) 建立家庭教育网络服务平台 幼儿园可建立家庭教育网络服务平台,为家长、幼儿园教师、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行动奠定物质基础第一,为家庭教育提供专家指导网络服务平台能呈现专家关于《指南》的讲座、家庭教育建议 等,还可实现家长、教师与专家一对一直接交流家庭教育问题 第二,为家长提供教师咨询和指导服务网络服务平台能展示教师应用 《指南》的经验,能让家长得到教师的个性化建议以及自主学习《指南》的指导第三, 共享家长社群的经验和资源。
网络服务平台能让家长 们自由交流教育问题,分享教子经验,共享教育资源第四,为家长 提供各种家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家庭教育案例库、家长课 程其中家长家庭教育案例库的呈现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 如家庭教 育电子书、电影、录像、音频、图片等,既有名人的教育案例,也要 有草根阶层的教育案例家长课程主要有儿童心理类、学前教育类、幼儿保育类、亲子互动类等 ( 二) 引导家长运用博客记录、反思家庭教育 家长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水平 家长教育能力结构 由一些基本的要素所组成: 认识孩子的能力、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 发展孩子的能力 博客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记录自身 和孩子成长、研究与反思家庭教育的工具 幼儿园教师引导家长将 《指 南》与博客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博客,家 长以文字、照片、录像、录音等形式记录孩子的各种表现,能够真正 了解孩子的个体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并可以根据《指南》指标对孩 子发展有个基本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根据《指南》精神进 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特别是博客的记录, 有助于家长在记录的同 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