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LDFLOW详细操作手册.ppt
75页AMI操作手册 建立工程文件 输入CAD模型 1 点击File主菜单 选择Import项或点击箭头所示控件 然后选择要输入的CAD模型 输入格式有 点击File主菜单 选择NewProject项 在对话框中输入 Demo 建立工程文件 输入3D模型 建立工程文件 输入CAD模型 2 在对话框中有三个选项Midplane DualDomain Solid 3D 对于薄壁件可选前两项 对于厚壁件选最后一项 显示输入信息 采用MDL接口模块读入CAD模型 自动划分有限元网格 点击Mesh主菜单 选择Generatemesh项 在对话框中输入单元边长2 弦高0 1点合并公差0 01 选择Mesh控件自动划分网格 划分网格 输入3D模型 点击Mesh菜单下的Meshstatistics自动诊断网格问题 发现五个错误 如箭头所示 网格诊断 检查网格问题 自动划分有限元网格 网格放在激活层上 如模型已生成网格 需重划 网格质量控制 划分网格 网格诊断显示 AspectRatio 单元长边与其垂直高度之比 BeamL DRationDiagnostic Beam长径比 OverlappingElementsDiagnostic 重叠 OrientationDiagnostic 网格法向方向 ConnectivityDiagnostic 相连体 FreeEdgesDiagnostic 自由边 CollapsedFacesDiagnostic 破坏面 ThicknessDiagnostic 厚度 DimensionalDiagnostic 尺寸 OccurrenceNumberDiagnostic 出现次数 ZeroAreaElementsDiagnostic 微小单元 DualDomainMeshMatchDiagnostic 匹配性 BeamElementsCountDiagnostic Beam单元数 TrappedBeamDiagnosticCentroidClosenessDiagnostic 单元中心距 CoolingCircuitDiagnostic 循环水路诊断 Bubbler BaffleDiagnostic 隔水板 喷管诊断 MeshDiagnostic 网格诊断 AspectRatio AspectRatio 单元长边与其垂直高度之比 平均 3 1最大 6 1 点击该图标 点击Tools中MeshDiagnostic中的AspectRatio命令 点击Show 将大于12的结果显示在诊断层上 点击Expand并输入1 向四周扩展1个单元显示 检查AspectRatio 诊断层 检查OverlappingElements 显示重叠 交叉单元 点击MeshDiagnostic中的OverlappingElements显示重叠 交叉单元所在位置 并将结果显示在诊断层上 检查OverlappingElements 重叠单元如蓝色单元所示 交叉单元如红色单元所示 显示重叠 交叉单元 检查MeshOrientation 显示MeshOrientation 点击MeshDiagnostic中的Orientationdiagnostic项 显示Mesh方向 对于Fusion网格 所有的Mesh方向必须一致 对于冷却 翘曲变形 应力分析 Mesh方向必须正确 Top代表定模侧 Bottom代表动模侧 显示Connectivity 点击MeshDiagnostic中的Connectivity项 选取制品上的一个单元T159 显示诊断结果 蓝色单元与单元T159相连 红色单元与单元T159不相连 检查Connectivity 检查FreeEdges 显示FreeEdges 点击MeshDiagnostic中的FreeEdges项 将结果显示在诊断层中 对于Fusion 双层面 模型FreeedgesNon Manifoldedges必须为0 对于Midplane 单层面 模型FreeedgesNon Manifoldedges可不为0 检查DimensionalDiagnostic 显示DimensionalDiagnostic 适用于3D模型厚度的显示 点击DimensionalDiagnostic项 该结果显示制品的厚度 网格编辑工具 MeshTools MeshToolsAuto 自动修复 Globalmerge 合并小于一定公差的节点 Merge 合并节点 Swapedges 交换单元边 Remesharea 局部重新生成网格 Insert 插入节点 Move 移动节点 Alignnodes 排列节点成直线 Orient 单元方向 Fillhole 补洞 Createbeams 创建一维单元 Createtriangles 创建单元 Delete 删除单元 Purgenodes 清除无用节点 网格编辑 选取两节点N1944 N325 在两节点间插入一节点和单元 Insert 插入节点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选取需移动的节点N1938 点取相对或绝对坐标 输入坐标值 按Apply键 Move 移动节点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将多余的节点删除 Purgenodes 清除无用节点 MatchNodes 匹配节点 选取需匹配的节点N2327和对应的单元T2602 提高其匹配性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选取两个单元T3527 T3490 将其边交换 Swapedges 交换单元边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StitchEdge 缝边 选取需缝边的节点 输入缝的距离0 1mm 按Apply键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SmoothNodes 平滑节点 选取需平滑的节点 输入缝的距离0 1mm 按Apply键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选取要删除的单元 按Apply键 Delete 删除单元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输入公差0 1mm 按Apply键 可自动合并所有距离小于0 1mm的节点 Globalmerge 合并小于一定公差的节点 点击AutoRepair可自动修复Overlaps Intersectio AspectRatio等问题 AutoRepair 自动修复 网格编辑 网格编辑 可自动修改单元方向问题 OrientAll 自动修改方向 FixAspectRatio 自动修复纵横比 当前最大的纵横比是27 输入目标值10 可自动修复纵横比 几何图形编辑 1 点击Tools下NodesByCoordinate项 输入绝对坐标000 建立点 CreateNodes 创建点 2 NodeBetweenCoordinates 创建中点 选取点 点 并输入点的数量1 在两点之间建立点 几何图形编辑 2 CreateNodes 创建点 1 NodeByCoordinate 创建绝对点 几何图形编辑 3 CreateNodes 创建点 3 NodesByDividingCurve 上创建节点 选取线C1 输入点的数量5 按Apply键 C1上建立5点 4 NodeByOffset 创建偏离点 选取点 输入点的矢量0 200及数量1 生成点 几何图形编辑 4 CreateNodes 创建点 几何图形编辑 5 CreateNodes 创建点 5 NodeByIntersect 创建交叉点 选取线C1 C1 按Apply键 生成两线的交点 1 Line 直线 选取节点 可生成直线 几何图形编辑 6 CreateCurves 创建曲线 Filte为捕捉点的方式 Craeatas 可选取线的属性 几何图形编辑 7 2 ArcByPoint 点画弧 选取 点画圆弧 CreateCurves 创建曲线 3 ArcByAngle 按角度画 选取圆心点 输入半径和角度 画圆弧或圆 CreateCurves 创建曲线 几何图形编辑 8 几何图形编辑 9 4 Spline 拟合曲线 选取 点拟合直线 CreateCurves 创建曲线 几何图形编辑 10 5 ConnectCurves 连接曲线 选取线C70 线C71将两线光滑连接起来 CreateCurves 创建曲线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1 6 BreakCurve 曲线打断或裁剪 选取线C72 线C70将两线打断 CreateCurves 创建曲线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1 点击Tools下CreateByBoundary项1 RegionsByBoundary 按线建 依次选线C1 C2 C3 C4 或只选一条曲线 按Search搜索封闭区域 建立边界 注 点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生成网格 选取目标 按右键 选属性properties 指定中性面厚度2 5mm 生成网格 CreateRegions 创建边界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2 2 RegionsByNodes 按点建 依次选点 建立边界区域 CreateRegions 创建边界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3 3 RegionsByExtrusion 按拉伸建 选一曲线C1 输入矢量080 建立边界区域 CreateRegions 创建边界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4 4 RegionsByRuling依次选曲线C1 C2 建立边界区域 注 曲线要在同一平面上 CreateRegions 创建边界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5 5 HoleByBoundary 边界有洞 选一区域R1 再选区域内的圆C2 建立边界区域 CreateHoles 创建带孔的边界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 6 6 HoleByNodes选一区域R1 再选区域内的点N3172 N3171 N3174 建立边界区域 CreateHoles 创建带孔的边界 模型编辑 1 1 Translate 移动与复制 选取要移动的单元 输入移动矢量 选取要复制的单元 输入矢量 点击Tools下Translate项 Move Copy 移动 复制 模型编辑 2 2 Rotate 旋转与复制 选择Move项 选取要旋转的单元 选旋转轴 角度 参考点 进行旋转 选择Copy项 选取要复制的单元 选旋转轴 角度 参考点 进行复制 模型编辑 3 3 3PointsRotate 旋转与复制 选择Move项 选取要旋转的单元 选三旋转点 进行旋转 选择Copy项 选取要复制的单元 选三旋转点 进行复制 Move Copy 移动 复制 Move Copy 移动 复制 模型编辑 4 4 Scale 比例放大 选择Move项 选取要移动的目标 放大比例1 5 考点 进行放大后再移动 选择Copy项 选取要复制的单元 放大比例1 5 考点 进行放大后再复制 模型编辑 5 5 Reflect 镜像 选择Move项 选取要镜像的单元 镜像平面 参考点 进行镜像并删除以前的单元 选择Copy项 选取要镜像的单元 镜像平面 参考点 进行镜像复制 网格编辑 选取三节点 按Apply键 生成一个新单元 Createtriangles 创建三角形单元 网格编辑 Createbeams 创建一维单元 选取节点 与节点 输入单元数2 按Apply键 生成一维单元 其直径可在属性中修改 网格编辑 CreateTetras 创建四面体单元 选取四个节点 按Apply键 生成一个新单元 自动建立流道系统 1 确定浇口位置 双击位置 处 然后点击 处的节点 初步确定两个浇口位置 自动建立流道系统 2 点击Mesh主菜单下的RunnerSystemWizard命令 RunnerSystemWizard 自动建立流道系统 自动建立流道系统 4 RunnerSystemWizard 自动建立流道系统 输入浇口尺寸 起始直径 长度 点击完成 自动建立冷却系统系统 1 CoolingCircuitWizard 自动建立冷却系统 点击 处命令 自动建立冷却系统系统 2 CoolingCircuitWizard 自动建立冷却系统 输入相应的参数 包括水管直径 10 与型腔的距离 25 排向 x向 水管数量 4 间距 30 水管伸出长度 20 软管选项 预览 自动建立冷却系统系统 3 CoolingCircu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