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深度学习.docx
6页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深度学习一、深度学习概论(一) 深度学习的内涵1976年,美国学者费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发表了《学习 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的 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两个概念深度学习是 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能够 深度分析和加工知识内容,并将已有认知经验迁移到新的学习之 中,建构知识并解决问题本文中,幼儿的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 环境的作用下,通过自己与环境的互动,利用特有的学习方式探 索新的知识,发现周围世界的变化,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结 构,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二) 深度学习的特点深度学习不是超出儿童学习能力的学习,而是建立在幼儿现 有能力的基础之上,让幼儿在环境中进行探索,发展思维的学习, 具有以下特点:1. 从学习性质看,深度学习是幼儿利用高阶思维能力探索大 千世界和未知事物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不断的加 工和理解,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 从学习目标的角度来看,儿童的深度学习旨在培养他们的思^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解决复杂问题3. 从学习过程看,幼儿深度学习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批判与内化。
4. 从学习态度看,幼儿深度学习是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学 习5. 从学习效果看,幼儿深度学习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形成比 较复杂的认知结构的、能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的学习方式二、创设幼儿深度学习环境的原则(一) 在真实场景和真实任务中学习深度学习是幼儿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深化的过程,老师更 像是活动的一个“主持人”,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如:幼 儿园的孩子们都很爱爬树,但是在幼儿园的操场上没有适宜幼儿 的梯子,所以孩子们必须自己思考如何找到一种安全的方法老 师不能限制孩子爬哪棵树,也不能帮助他们爬多高的树只能在 孩子有安全需要的时候帮忙,其实孩子们在这个过程都懂得没有 太多的救援,需要自己格外的小心二) 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操作、回顾、重复深度学习是一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复操作的复杂过程3— 6岁的幼儿认知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深度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 发展都是一个长时期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奢 求一段时间环境的营造,幼儿就能达到深度学习层次,应该把时 间留给孩子,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在自由的探索中不断搜集 资料,思考、协商,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达成教育目标,发展 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深度学习能力。
三)环境创设过程中的评价与反思在结果中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分析,其中涉及对幼儿思维发 展水平进行定期的评价,对环境发挥的作用进行定期的评价,对 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定期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再建构, 是引导幼儿深度学习,促进思维发展最重要内容三、创设幼儿深度学习环境的策略(一) 主题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以主题内容创造环境,使 环境成为儿童思维发展的空间助推器在教学活动与环境的碰撞 中,激发灵感,培养思维能力在创建主题环境时,通过多种资 源,创设灵活的环境;资源获取方面,要充分发挥幼儿喜欢收集、 探索的兴趣,让幼儿自行收集主题相关的材料;同时发挥家园共 育的作用,让家长在主题材料的收集中发挥作用;鼓励幼儿和教 师参与主题环境的创造,尊重儿童表达的意愿;在每一次的主题 环境创设中,给孩子留出一个板块,让他们思考还有哪些是在主 题中没有涉及的,或者除了现有的表现方式以外,还有哪些是可 以替换或删减的二) 区域环境的创设环境中材料的投放要追随幼儿的脚步,投放符合幼儿意愿、 数量适宜、结构开放的材料,同时注重材料的真实与安全充分 发挥各个区域的价值,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1. 提供开放式的游戏材料材料投放最重要的原则是以开放式材料为主,封闭式材料为 辅。
开放式材料也就是“低结构材料”,它有着多种玩法与用途,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封闭式材料也就是“高结构材料”, 它的玩法单一,用途较少,幼儿的探索空间不足故在材料的投 放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特点2. 注重材料的数量很多教师认为,大量的游戏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多种多样的游 戏需求,实则不然通过笔者的实践观察发现,丰富的游戏材料 会让幼儿无从选择,每一个都想要尝试,结果每一种都难以发挥 最大效用反之,如果投放的材料不足,可以想象,儿童会发生 纠纷,这将影响活动或游戏的效果难以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探 索未知,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要学会观 察本班幼儿的活动需要与活动水平,根据需要适时的添加或减少 游戏材料,定期更换游戏材料3. 讲求游戏材料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如何在区域投放材料中引导幼儿深入学习呢?这就要求保 证游戏材料的安全性的基础上,投放丰富多样和可操作性强的材 料,更能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保证 材料的真实性即提供真实的材料,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兴趣能 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及时根据教育目标,不断丰富环境三)户外环境的创设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游戏材料脱离教师的固定投放,往往取 于原地。
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必然会衍生出形式多样的游戏内容, 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游戏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研究者, 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让教育自然发生,支 持幼儿走到户外,大胆探险户外游戏必然涉及幼儿对大自然存在的各种自然事物及自 然现象的接触,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幼儿对自然中存 在的事物与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在户 外游戏中丰富幼儿关于自然的认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一次晨间活动时,幼儿意外的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螳 螂,惊呼道:“哇!好大的虫子孩子们情绪高涨,全挤到虫子 的面前,一只浑身碧绿的大螳螂孩子们的双眼紧紧地盯着螳螂, 生怕一不留神它就从自己的眼前逃走,有些大胆的孩子找来了小 木棍、树叶小心翼翼地去逗一逗它借着这个机会我问:“孩子们 知道这是什么虫子吗? ”顿时出现了各种回答,有螳螂、蚱蜢、岫 岫,不知道等,在告诉孩子答案后,我又问:“孩子看看螳螂身上 有什么? ”瞬间出现了孩子们的各种回答有孩子想把螳螂带回 教室饲养,这时孩子们发起了关于螳螂适合生活在哪里的争论, 为了不打扰幼儿的观察,我默默地退到一边,把时间空间留给了 孩子们和螳螂幼儿园环境创造作为一门潜在的课程,在幼儿发展的各个方 面,特别是思维的发展中起着微妙的作用。
教师应创造和利用环 境,激发幼儿的深度学习,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