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电设计野外工作安全学习(可修改).docx
19页送电设计野外工作安全学习 送电设计野外工作安全学习 为了切实加强野外作业管理,进一步提高送电设计人员处理和应对野外作业安全意识,公司举行了“提高输电线路勘测人员野外作业安全”探讨会 输电线路勘测一般指送电线路工程进入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对已选定的线路路径通道,采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将杆位、档距、高差、转角、跨越物位置、跨越物高度、跨越物与线路走向交叉角及杆塔基础高差等参数测量并记录下来要取得上述数据,测量人员必须途经每一个被测点位置,采用相关工器具和设备客观的进行测量 在身体状况方面,如:患有心脏病最好不要在山区参与测量工作,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另外患有癫痫、眩晕症、高血压、肺气肿的病人,也不宜参与测量工作 在准备工作方面,对较长的输电线路进行测量工作前,应准备好地形图、指南针、通讯设备、手电筒、雨衣和医用药箱(箱内配备云南白药、止血绑带和抗蛇毒血清等药物)等在春夏季节测量工作时,如:应注意蛇的攻击,蛇喜居荫蔽、潮湿、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中,在进入山林时,手上应随时拿上木棒,打动草木,将蛇赶走。
在地质情况较差的环境测量时,如:走入乱石成堆或容易坍塌且坡度较陡的地段,应缓慢行走,踩稳再走,防止掉入石夹或因脚下泥土坍塌摔倒摔伤;当走入草木较深地段,应砍出通道,看清地面再行走,切不能慌忙,以防掉入洞中在进行线路测量遇雷雨时,应采用雨衣躲雨,切不能在大树下或岩洞下躲雨,以防雷电或岩洞坍塌造成伤害 最后特别要求,进入林区时,小心用火,切勿乱扔烟头等,以防引发山火;测量中如果使用塔尺、花杆等测量器具,移动时应放倒,到测量点时再立起,以防触碰到架空电力线路而发生危险 一、送电线路设计野外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遇有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切勿贸然下跳,以防跌撞扎伤地面被积雪覆盖时,应用棍棒试探前进 (2)在农田中工作,注意保护农作物 (3)进入山区和草原工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攀登山岭,不要站在活动的石块或裂缝松动的土方边缘上 ②在一般山区要注意防火,不得点燃荒山野草工作时,禁止吸烟,休息时吸烟,要将烟头和火柴余火熄灭烤火、热饭前应铲除周围一切枯草肩挑火炉时,应将火炉放在前面,并注意勿使炭火落下,以免发生火灾在护林放火区内,应遵守当地政府规定,严禁烟火 ③必须熟悉工作地区的环境,向当地群众了解哪些地方生长有毒植物或毒蛇,以便引起注意。
必要时,应带防护手套、眼镜,并绑扎裹腿,以防止各种动植物的伤害 ④注意猎人设置的捕兽陷阱或器具,不要触碰或玩弄勿食不知名的果食或野菜,并不得喝生水,防止受伤和中毒 ⑤在已知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行走和住宿时,特别注意防止野兽的侵害夜晚查修线路障碍时,至少要有两人并携带防护用具,或请当地民兵协助 (4)在水田、泥沼中工作时及过一般河流小溪时注意下列要求: ①在水田和泥沼地带长时间工作时,须穿长统胶靴以防吸血动物,如蚂蝗咬伤 ②在未弄清河水的深浅时不得涉水过河因工作需要涉渡河流小溪时,应以竹杆探测前进不得任意下河洗澡、游泳 ③洪水暴发时,禁止游泳过河在冰的承载力不够或融冰季节禁止从冰上通过 ④在船只和木排上工作时,要有熟悉水性的工作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并备有救生用具遇到有风浪惊险或在急流、旋涡的水道上航行时,应听从管船人员的指挥 (5)在铁路沿线工作,注意下列要求: ①不许在铁轨、桥梁上休息、睡觉或吃饭 ②路基边有人行道时,不要在铁轨当中行走在双轨的路基上,应在面向火车进行方向的一侧行走,绝对不准在双轨中间行走火车走近时,应停止前进,并注意防止被列车及其所载运的货物挂伤或被火车掉下的东西砸伤。
等火车过去后再继续前进 ③携带较长的工具时,工具一定要与路轨平行 (6)野外工作应根据不同地区,携带防毒及解毒药品,以备应急使用 (7)架设帐篷时,应选择安全、合适的位置,注意山洪和泥石流的危害 二、常用的急救常识 1.一般原则 (1)急救是指威胁人体生命安全的意外损伤或急病所采取的一种现场紧急救护措施 (2)急救目的就是救命,即采取紧急有效的处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如病人大出血的止血等;急救的另一目的是改善病人状况,如止痛等,尽可能使病人少受痛苦并预防并发病,如骨折后很好固定,以免发生并发损伤等 (3)急救的工作只是暂时性使病人脱危,还需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 2.出血 出血的急救原则:对大出血病人首先要进行止血,如应用压迫垫或止血带等止血;对出血过多的病人要及时进行抢救,除止血外还可采用强心剂止痛药物,并尽快送到医院抢救 (1)血液是维持病人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血过多,容易造成病人死亡出血一般可以分三种:一种是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出如喷泉状,时间稍有延误就可造成病人死亡第二种是静脉出血,血色紫红,血流出较徐缓如能及时止血,危险性不大。
第三种是毛细血管出血,一般血流出如水珠状,会自己凝固止血以上三种为外出血,还有一种叫内出血,日胸腹或或头颅里面血管破裂出血,这种出血外表是看不见的,但病人会感觉有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和不安等现象,是比较危险的,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2)如病人是动脉出血,应使用手指压迫伤口与心脏间一定部位使其止血 ①颞颅、头皮或前额出血,应在耳前施用压力 ②在面部眼以下的部位出血,应沿下颌角处施用压力 ③喉部割破出血,应将两手指尖放在气管之旁,并将拇指放在头后,然后施用压力,将割破的血管压向脊柱 ④臂的最上部、腋窝或肩部出血,应在锁骨后面的空窝向第一根肋骨施用压力 ⑤手部、前臂及上臂出血,应用手握住上臂的肩与肘当中的部分,四指放在上臂里面,拇指放在外面,然后从四指到拇指施用压力,这样将动脉压向臂骨 ⑥大腿、小腿或足部出血,应将手掌或足踵放在鼠蹊之中间,并施用压力,这样将股动脉压缩 以上手指止血法,对未经救护训练的人,执行比较困难,故此法只能临时应用一下,应继续施行其他止血法并速请医生救治 (3)止血带止血法是应用一种特制或临时采用的带子,缠绕在股体上,使其强压血管,以中断血流。
这种办法,伤者痛苦大,而且紧绕太久,血流不通,容易造成肢体坏死,所以除非大出血,不宜滥用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止血带下面垫上平铺的衣服、毛巾、海绵或纱布等以免损伤皮肤; ②用止血带每半小时应放送一次,如进行出血外,立刻再缠绕; ③患者或陪送人员见到医生时,首先讲明何处有止血带,使用了多少时间; ④使用时太紧则容易伤皮肤,太松又不能止血,所以要使用恰当,则收效才大; ⑤使用止血带的位置,限于上、下肢,他处不宜使用; ⑥须将应用止血带的部位显露于外表,并记入卡片上,注明是止血带的时间 (4)特制的止血带是长约一公尺的橡皮管或橡皮带或打气止血带等,临时的止血带可使用手帕、袜子、布条等,但不可使用绳索或线条 (5)使用止血带的方法是:先用一卷纱布或海绵条垫在动脉上面,然后把止血带缠绕肢体,打一个半结,在外侧再用笔杆、短棒、竹筷等插入结内,并把它临时固定,此后如须紧或松,就旋转短棒,以达到止血和通血的目的 (6)上臂腋窝上约10公分,或大腿鼠蹊部之下方约10公分,是最便于缠绕止血带的地方 3.骨折 (1)骨折急救原则:主要是限制肢体活动,保持骨折局部的静止状态,避免骨折移位及骨折残端刺破组织及血管等。
可使用小夹板将局部骨折处固定使用小夹板时,应用棉花或海绵等软垫垫好夹板接触处,以免压坏皮肤对开放性骨折应先将局部做无菌处理,如用消毒液、高锰酸钾液、盐水或凉开水等冲洗后用消毒液纱布包好,再用夹板固定,不要将暴露在外边的骨头还纳过去,以免感染对有剧烈疼痛者,应给予止痛药处理,经上述处理后病人用担架平稳护送医院 (2)夹板的长短、宽窄,根据使用部位来决定,原则上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关节,以保证固定可靠紧急时,薄木板、竹筷、伞柄、木棍、铁皮、树皮等均可应用使用时,最好用棉花、海绵、布、纸张等垫好,特别在夹板两端,以免伤及皮肤 (3)四肢骨头长,容易骨折,处理的原则是“腿要直着绑,手臂要弯着绑”因为腿绑弯了,就不能走路,手臂绑直了,拿东西就不方便 (4)如系骨折,应先用手握住断骨两端,顺着肢体的方向,微微拉开或用砖头,木块等物垫住骨折两端,避免移位重迭,等着上夹板 (5)夹板固定要用带子在骨折上下两端缠起,不能直接绑在折断处,并且先绑下端,后绑上端固定后,要随时注意是否牢固,松紧是否适宜;如果看出伤肢的手指或足趾发紫色,或摸着发冷时,就是太紧了,要赶快放松一些 (6)脚断了,找不到夹板时,可以把未伤的腿与骨折的腿绑在一起,中间垫上棉花或海绵等软物,做临时固定,以利运送病人。
(7)如果骨折情况较重,发生大量出血、休克的症状时,一定要先行处理出血和休克,再处理骨折 (8)线路工人如由电杆摔下,或触电摔下,大多是臂部先着地,容易使脊椎骨折遇到这种病人,一定要把患者放在木板上平卧,或把患者的脚部及两腋下部轻轻用布带向两侧固定,以免发生脊椎骨折引起脊髓损伤,然后抬送医院 4.烫伤、烧伤 (1)烫伤烧伤急救原则:主要是止痛及用消毒纱布敷盖创面,保护创面避免感染沸水、沸油、蒸汽对人体发生的损伤是烫伤;火及烧红的金属,燃烧的药品及火器等对人体的损伤是烧伤,其症状大致相同 (2)症状一般按受伤的程度分为三度: 第一度:皮肤发红,有些痛,电脑未损害组织 第二度:真皮受伤,剧痛,发红起水泡 第三度:真皮受伤,皮下脂肪、肌膜、肌肉,甚至骨头等均有损伤,失去知觉,且险于坏死状态,十分危险 (3)躯干受伤,腹部受伤时,如果全身面积三分之二有一度伤,或三分之一有二度伤,均有一定危险性,如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 (4)一、二度伤可用硼酸水或食盐水以棉花球轻轻擦净创面,不要剪破水泡,可用鸡蛋白涂在创面上,几分钟再涂一次严重的烧伤应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加压绷带包扎,并急送医院救治。
5.冻伤 (1)冻伤是因外界过于寒冷,使得人体的体温无法调节而引起的病变处理冻伤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缩短身体组织受冻的时间,应在室内赶快加高温度到37度左右,严重者应有专人看护,或将受冻部位放在35—36度的水中,或将它用温湿布包裹,给病人喝些热水,必要时注射强心剂等 (2)冻伤发生水泡时,不要弄破,可以在上面盖有油的纱布或涂抹油剂没有油剂时用干纱布亦可,以后再缠上绷带轻的冻伤,局部可涂酒精,碘酒等物如法案上冻疮已化脓,可用3%硝酸银软膏或80%蜂蜜及20%猪油或獾油混合膏涂布包裹之 (3)疲劳过度、饥饿或身体很虚弱以及酒醉等人的身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会发生动僵或冻死病人感觉寒冷疲倦,四肢疼痛,口唇手指发青紫色,以后体温下降、呼吸微弱、脉搏细小、神志模糊、全身麻木、全身各器官机能渐失,变为僵硬,直至转入假死状态,若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便被冻死急救的方法是:搬运要绝对小心,不可上下颠簸,慢慢搬起病人,移到一间没有风而暖和的房间内,解送或剪开病人的衣服,在各个变硬的冻伤部分,用温湿布包裹之,逐渐增加温度,以达到摄氏30度为止当病人四肢能屈曲及体温恢复时,可用干布将全身擦干,用毯或被包裹,然后抬高患肢,任他安卧。
病人能够下咽时,可给予温茶或咖啡等饮剂有条件者,可内服温通血脉的中草药,如当归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