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docx
9页CRTVU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本)_ 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 目:论《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姓名:学号:专业:汉语言文学(本)入学时间:2010年春指导教师及职称: 所在 电大: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渭南分校2011 年 10 月 30 日目录一、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首先是他们的性格悲剧 1(一)高加林和刘巧珍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1(二)巧珍对加林不是非常了解,对其存有幻想 4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5(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特殊环境的造就 5(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悲剧 6参考文献: 7《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冯春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10春汉语言文学本科•渭南电大分校)[摘要]:爱情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文人墨客最是偏爱,作家路遥也是一样1983 年发表的小说《人生》是他的成名作,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高中毕业回 家的青年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之间的爱情悲剧,深入思索了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农 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人生选择的问题。
本文试着从两个人性格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来 分析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重温那段飘零的爱情[关键词]:《人生》性格悲剧时代悲剧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小说开始:傍晚的阴云密布,沉寂的等 待和低沉、连续不断的嗡嗡声,已经预示了这段爱情的不寻常高加林高中毕业 当了乡村里的民办教师,好景不长就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去了职务他的 希望破灭了,又不得不走父辈的老路,当土地的主人正是这段时间造就了他与 刘巧珍的爱情刘巧珍无私的爱占据了他对生命不屈的心理空间他一度泄愤般 地拼命干活,思想情绪抑郁低沉,是巧珍的爱情才使他开始振作后来,高加林 进城当上了县里的宣传干事,工作积极,才华横溢,又博得高中同学、县广播员 黄亚萍的爱慕在城市生活,个人前途与新的情感诱惑下,高加林狠心地断绝了 与巧珍的关系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一系列复杂 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甜美的爱情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不同性格、思想 的人演绎的络绎缤纷 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首先是他们的性格悲剧美好的爱情不仅建立在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而且也应该建立在相互了 解,共同追求,彼此爱慕的基础之上一)高加林和刘巧珍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追求高加林的父母 都是农民,老两口靠四只手在地里刨挖,供养儿子上学“求功名”加林从小娇 生惯养,没受过苦,一直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所以自然有了知识青年的清高和 不同于农民的向往和追求高加林向往城市文明,渴望摆脱农村,追求现代的生 活高中毕业后,民办教师的工作成了他实现崇高理想的唯一希望他勤恳工作, 坚持学习,深入钻研,三年的苦熬已使他小有名气:在地区报上发表了两三篇诗 歌和散文工作被顶替后,他攀越理想之路的一线希望破灭了,是巧珍的可爱于 纯情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体贴他虽然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可现在却 不得和像父亲一样开始的农民生涯了他闹了近一个月的情绪每天睡的很早, 起的很迟,整晚整晚在黑暗中大睁着眼睛但是,终于还是醒了母亲佝偻着的 身影和自觉使得他振作起来他同意父亲的提议,愿意提着一篮子馍头去县城 事情的开始往往都是很难的他提着蒸馍篮子,头尽量低着,匆匆地走在去县城 的路上叫卖、吆喝对于他就好像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到了县城又担心碰 上在县城的同学太强的自尊心使他与现实,与他生长的农村天然的有了一段距 离赶这回集,他连一分钱的买卖都没做。
回去的路上,篮子被爱慕他的、漂亮的象花朵一样的巧珍夺了过去他介之 间的爱情就象已经有了火星的柴草堆,火苗逐渐跳动,向着燎原迈进但他对巧 珍的爱情更多的是被动的接收因为他不仅从自身而且更多的是从巧珍对他的态 度上,体全到了他的优越性他有知识,巧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爱好文学、 艺术,而巧珍更多的时候是提着猪草篮子或在家里干活;他知道生活中除了爱情, 还有事业和理想,而巧珍的希望就是嫁一个他这样的“好男人”青春的躁动渐 生渐长听到巧珍真诚的话语,高加林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巧珍突如其来的爱情 表白和倾诉,是他感到恐慌,又感到新奇他被巧珍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内心 躁动的潮水在他的胸中澎湃起来甜蜜的爱情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洒落在焦躁的 心田上他感到无比幸福,觉得土地上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农民的他更地道了 俨然像个过光景的庄稼人了但甜美的爱情不能代替他的向往和追求他感到自己不觉间便接受了一个人 的感情,似乎匆忙的犯了一个错误,一种懊悔的情绪涌上心头在主动、有目的 的劳动中,他感到一种无法言语的愉快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也是痛苦的一方 面,他贫瘠的生活确需要刘巧珍的爱情来滋润,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勇气来承担这 份爱情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因为事实上他内心 里那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从来都没有熄灭过。
不久,高加林的叔父转 业当了地区劳动局长,加林的工作随之也就安排好了,他成了县城中的一员,他 认识到这次进县城,再也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了,现在他已全心满意足了,他想着, 最后回忆的风帆在黄亚萍身边停下来,加林站在窑檐下听到黄亚萍的播音,心咚 咚直跳,高加林对黄亚萍的好感起于读高中的时候,黄亚萍出身于高干家庭,聪 明大方,超凡脱俗,高加林飘洒,眼界开阔,他们喜欢在一起相处,有事讨论共 同开过的一本小说,有时是音乐、绘画,或者国际问题这时期高加林有着强烈 的自卑心理,但是在精神上,在内心深处,他是渴望这份感情的在黄亚萍又一 次猛烈攻击下,高加林对黄亚萍的感情又复燃了黄亚萍给了他浪漫的激情和开 拓新生活的一片天地,巧珍给他的只是有一颗单纯的心而已,尽管这颗心像“金 子”一般,当高加林在事业上走上坡路时,巧珍的爱情再也不是他的精神支柱了, 生活环境的优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到大城市发展的梦想,造成了他对黄亚萍的 情感倾斜当朴素的爱与理性的爱发生冲突时,高加林倒向了后者高加林对爱情的追求,是和事业、前途一起追求的在爱情与理想发生冲突 时,他首先选择的是理想,感情和道德已不是那样的重要了而爱情对于善良、 执着的巧珍来说是第一位的。
她勇敢而热情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在青春的岁月里 唱起了美妙的绝响加林民办教师被人顶下后,回到了村里巧珍那长期压抑的感情剧烈的复活 了当巧珍刚刚懂得人世间还有爱情的时候,就在心里爱上了加林她爱他飘洒 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处处都表现出的大丈夫气质她想她如果跟了加林这样的 男人,就是跟他跳了悬崖也值得她内心一直都在为他的心上人高加林发狂发痴 接着高加林去县城卖馍的机会,她买了一条“芸香”烟,准备好卖馍的钱数,表 白了燃烧许久的爱意:“加林哥!你如果不嫌弃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朴实的 语言,直率的性情,由上而下的献身式的贤妻良母式的爱情追求,给处在人生最 失意,最需要外人安慰的高加林莫大的温暖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以忍受, 爱加林是她唯一想做和追求的事情她爱的是那么的强烈,她可以站在老槐树背 后不报什么希望地等待加林的出现,她可以把煮鸡蛋和从家里偷出来的蛋糕给这 个“陌生人”,她为了爱情不怕人们的风言风语,更不怕刘立本的打骂、尽管她 不愿意让加林离开高家庄,离开她,但当她看见亲爱的人苦闷的样子,又很想叫 他出去工作,“加林哥,我知道你的心思,看把你愁成啥了!我很想叫你出去!” 可怜的巧珍为了心爱的人儿,什么都愿意!高加林在县上有了工作,离开村子的 时候,一往情深的巧珍伴着他出了村子,一直把加林送到了河湾里的岔路口。
这 时,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离去的亲爱的人不就以后就会抛弃她她到县城看加林, 说家常、主动套近乎,而加林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亲热了加林提出分手后,巧珍 的脸上泪水刷刷地淌着,一串串掉在了大马河里巧珍以爱情对象为中心,希望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其爱情目标是温暖的小家庭,做一个贤妻良母,爱情 是她的全部巧珍没有也几乎不可能认清自己在爱情中所处的地位,她把自己爱 加林当做一种伟大的行为方式,在爱情突变的背后,实际上早已隐藏着导致爱河 崩溃的暗流二)巧珍对加林不是非常了解,对其存有幻想 刘巧珍选定高加林为心上人,并在痴情的追求中把他理想化、升华了事实 上她并不完全理解高加林加林是被动的,以自己为中心加林看到的是城乡差 别和等级差别,他的生活理想就是摆脱农村和农民,强烈追求城市文明,到城市 里去施展才华,而巧珍看到的只是她和加林的文化差别她在爱情面前感受到的 差别是感性的加林思考的差别相比较而言是更趋理性和现实的在爱情的马车 上,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力,只因高加林是因为生活和工作处在低谷,与巧珍发生 了偶然的碰撞而有了一段单纯的感情之路因此他们的爱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处在 不稳定中,巧珍只能得到和她同样是农民的高加林的爱情,却无法得到和她有差 别的知识分子的高加林的爱情。
高加林把自己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和农民的位置、养育他的黄土地相对立,而 以为摆脱农村,进入城市才是唯一的出路高加林在满腔热情的追求中,渴望中,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去思考如何改变落后贫穷的现状,这就是他的追 求没有建立的坚实的基础之上,环境又没能委托的追求创造条件,甚至合理的追 求都受到压抑,他只是凭借一个年轻人地热情去寻找和建设自己的生活,就必然 会造成他存在着较强的虚荣心、个人主义、脱离群众等致命的弱点,决定了他的 悲剧命运1.人性的缺陷膨胀了他个人的私欲,使他最终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 方向爱情和野心从来碰不到一起当高加林的思想完全被野心所占据的时候, 爱情变得是那么微乎其微和脆弱加林把“金子”像土疙瘩一样扔掉了值得敬 佩的是巧珍坚强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即使在遭到沉重的打击的时候,也没有轻 易的消沉、寻死觅活但迎接她的又是一个悲剧,爱人抽身离去的巧珍的心,让 让越发自卑,她终于接受了现实给她安排的只是丈夫没有爱人的命运刘巧珍虽 然有现代女性的那种个性解放,对爱情大胆、狂热的追求和“我是我自己的” 2.他始终没有脱离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思想枷锁,即嫁一个好男人,做个贤妻良 母的追求,她知道用“金子”般的心去爱,却没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改 变自己的地位,乃至命运。
所以,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首先是个人的性格悲剧二、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如果高加林没有被顶去民办教师的工作,他和巧珍之间会产生这样的恋情 吗?我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会因为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都是屈从于特定的历史 条件和现实基础路遥曾说:我的作品的题材范围,大都是我称之为“城乡交叉 地带”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人生》正式以文革结 束后的社会转型期为背景,描述陕北高原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年轻灵魂骚动的小 说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特殊环境的造就高加林和刘巧珍就是生活在一个能够呼吸到城市文明的气息,却又保留着落 后习俗的农村—高家庄在高加林身上集中着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落后,乡村由 城市以及乡村和城市内部的种种矛盾他的悲剧就是出于这种矛盾的人生追求的 悲剧,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而构成的悲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 体制改革逐渐开展,但是在这片“城乡交叉地带”,改革的春风还只是微微吹拂 到这里,农村中的投机分子也趁机谋取私利高明楼的儿子高中毕业,高加林就 只好回家当农民,加林进城工作,如鱼得水,大展才华,却因“走后门”一事被 解雇回乡这片改革刚刚起步的“交叉地带”不完备的改革体制,选用人才的落 后标准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