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5723186
  • 上传时间:2023-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eud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形象地比作鸡蛋,也可以分为三层,地球的最外层是最薄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最里层是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把它形象地比做鸡蛋是因为,它的薄厚也像鸡蛋一样,蛋皮最薄、蛋清其次、蛋黄最厚地球内部三层也由外向里依次增厚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2.根据水储藏空间,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____________,最多的淡水体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淡水约有2/3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地区思路解析: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水以咸水为主,其中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这些淡水中有2/3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巨大冰川中答案:海洋水 冰川水 南极 北极3.读“地球外部圈层图”(图1-4-1),图中代表大气圈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球外部圈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图1-4- 地球外部圈层图思路解析:从地球的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个圈层,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为外部圈层,在图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答案: A A B C4.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 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③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岩石圈概念的理解岩石圈指软流层之上的部分,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所以也可以说岩石圈是地壳加上地幔的顶部答案:D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科学家在划分固体地球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时,主要的根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科学家向地下打深井而得到的样本成分C.厄尔尼诺现象D.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岩层结构思路解析: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答案:A2.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思路解析: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答案:C3.下列各地的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渤海大陆架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最外层——地壳厚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陆壳均厚33千米,洋壳均厚6千米,青藏高原区厚度达60~70千米答案:C4.大气上界的高度大约为( )A.500—800 km B.1 000—2 000 kmC.2 000—3 000 km D.3 000—4 000 km思路解析:在2 000—3 000 km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答案:C5.下列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B.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C.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D.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关于水体的分类角度的有关知识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按水储存的状态可以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陆地水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下水又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所以选项C、D均是错误的答案:B6.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思路解析:地壳表层以外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生物圈因为具有生命,所以是地球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答案:D7.有关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存在于平流层 B.主要存在于暖层 C.能反射无线电波 D.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思路解析:大气中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它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而少量穿透大气到地面的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则是十分有益的。

      答案:A8.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 B.云雨现象分布在平流层C.中间层上冷下热,热层下热上冷 D.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思路解析:大气垂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云雨现象都分布在这一层,热量来自地面;平流层适宜高空飞行,其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中间层和热层都属于高空大气,中间层下热上冷,热层相反答案:A快乐时光号脉 “一切正常,你的身体好极了医生粗声粗气地说,“你的脉搏像时钟一样平稳可是……这……这……大夫,您刚才的手指是按在我的手表上了!”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答案:B2.岩石圈的下界在(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思路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内核、外核),岩石圈包括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答案:C3.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B.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洋地壳较厚,大陆地壳较薄C.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小D.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其主要由岩石构成思路解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急剧变化的两个面:一个在地面以下平均33 km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大陆部分)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 900 km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叫地壳,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其厚度地核>地幔>地壳;陆壳>洋壳,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球的外部圈层中最外层是大气圈答案:C4.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思路解析: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且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答案:C5.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

      一般认为岩浆的喷发地为软流层,而软流层分布在上地幔顶部,所以排除错误答案A、B但软流层只是上地幔的一部分,而非整个上地幔全部为软流层,所以最准确的答案是C项答案:C6.大气层中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 B.水汽C.水汽和固体尘埃 D.氮气和氧气思路解析:大气层中除了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外,固体尘埃物质可以作为成云致雨的凝结核答案:C7.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从平流层顶部到5 000千米的高空是高层大气,该层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对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思路解析:高层大气是指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的高空,而不是5 000千米高层大气的密度非常小,与星际空间相当接近,且能反射无线电波,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C8.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答案:B9.“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降落过程中( )A.所穿过的大气层温度越来越高B.由臭氧层进入平流层、对流层降落地面C.所穿过的大气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是先降—再升—再降—再升D.在平流层要穿过电离层思路解析:本题结合实际案例考查地球外部圈层中大气层的基本知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空大气,高空大气又细分为中间层、热层、外逸层,由下而上温度变化依次为先降—再升—再降—再升大气分层中,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中臭氧的存在,使得该层成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电离层存在于高空大气中答案:C10.海平面附近某地对流层顶气温为-50 ℃,近地面气温为11 ℃,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 )A.10.17千米 B.9.34千米 C.11.47千米 D.12.02千米思路解析:该题是道计算题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顶层为-50 ℃,近地面气温为11 ℃,共相差61 ℃,用61÷0.6≈10.17千米答案:A11.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