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一个包一座山.pdf
4页一个人,一个包,没有预期,无需计划,只是一念之间,突然想离开一会儿,于是买了一张去往华山的火车票,开始了这次的旅行我是一个不太爱计划的人,一切行为都似乎是心情的摆布,这次的独自出行也不例外下班回家,匆忙的收拾好行装,避开熙攘的人群,独自来到火车站或许是因为清明小长假,偌大的车站广场上人海茫茫,跌宕起伏的城市喧嚣如空气般四处弥漫,让人无从躲避在候车厅寻得一个角落坐下,离上车还有一个小时掏出,信号被嘈杂的人浪淹没的无影无踪于是无聊的翻开通讯录,却无意中发现很多人都已是恍若隔世的记忆,还有些人,是你想删除, 却永远也遗忘不去的身影,记忆就这样在偶尔传来的车站广播中时断时续离开,不需要理由,出行,也不用借口,只是偶尔泛滥的情绪,会将一切翻天覆地一个小时,也说不清短暂还是漫长,只是不紧不慢的走过了一些人,经过了一些事,然后就漫随着人潮踏上了黑夜里的火车每次旅行, 我的第一选择必定是火车除了价格的便宜, 最重要的是它能放慢你的节奏,淡化旅行的目的性,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静观、思考和感悟旅行于我而言,从来只是在路上的过经,而抵达不过只是给了我一个前行的方向,仅此而已十点三十,列车准时出发,望着窗外缓缓退却的城市灯影,心情慢慢的没入了夜色的空寂。
车厢里悄无声息,除了列车与铁轨摩擦碰撞的节拍,便再也寻不到一丝的生气,就如沉沉睡去的无觉状态,让人感觉不到时间与空间的转移恍惚之间,阳光已经透过车窗的玻璃刺穿了迷蒙的双眼梦醒时分,静静的躺在床上细数着光阴交织的线条,没有很快的起来,因为我得蓄积足够的能量,以为晚上登顶华山做好充足的准备翻过秦岭、通过宝鸡、历经西安、走过渭南,火车终于在下午四点抵达了华山站跨上登山包,双脚落在了阳光明媚的黄土大地上,沿着站台一路前行,火车没等到我走出车站就已经启程, 望着渐行渐远的列车,似乎是另一种方式的告别人生路上, 谁都只是谁的过客,只是有的人陪着你走的久一点,有的人瞬息就背影远逝,再美的邂逅,一旦到站,都只是如梦泡影的怀念走出车站,很快就被一群伺机而动的野的司机重重包围无序、混乱和欺骗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肆意蔓延在几经周折之后我被告知这里并没有直接前往华山登山口(玉泉院)的正规车, 万般无奈之下我也只好上了贼船,花了 10 块钱和另外两个旅客一起拼车抵达了玉泉院此刻的玉泉广场业已人海潮汐,黄昏的余光在一张张陌生的脸颊上拓印生辉,人们正焦急的等待着暮色的降临时间尚早, 我来到广场前的小街,吃了一碗biangbiang面、买了三瓶水、一副白线手套和一张地图,做好登山前的准备工作之后,便坐在广场的喷泉池边休息。
随着夕阳慢慢的沉落山脊,凉风也开始徐徐的迎面袭来本来是打算晚上十点开始登山的,却临时改变了主意,至于原因,我也是糊涂的穿过玉泉广场的道观,华山门前此刻已经聚集了数以百计的登山者,有的席地而坐、有的抖擞精神, 都在为夜战做准备在这里, 我遇见了一个北京的IT 小伙, 或许因为我们都是万千人海中的独行客吧,所以聊得比较投缘,于是决定一起上山踏着渐渐深沉的暮色,我们开始一路前行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进间,夜色越来越浓,气温也越来越低,而登山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两人携手、当然还有如我之类的独行侠前面的路都还算平静,倾斜的坡道不过是给了登山者们一个小小的热身,当然也消耗掉了不少的体力和补给真正的考验是从你望见那星星点灯的景象开始的,蜿蜒萦绕的晶莹路灯如漫天星河,在浓墨的黑夜里勾勒出山峰的巍峨与险峻,仿若直插云霄的利剑,让人不经汗颜在一盏盏路灯的指引下,地图已经不再重要,深吸一口气,长啸一声,就此开始一级一级的攀登上山的道路开始还算顺畅,不过越往上走,情形就迥然不同了山势变得越来越陡,攀登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凛冽的山风席卷肆掠,让人不得不越加的困顿和谨慎其实,晚上登山是看不到什么景色的,除了那些如星空撒落的路灯勾勒出的蜿蜒银蛇之外,就只剩下内心的独白和脚下的台阶了。
不过,随着夜的深沉和海拔的攀升,蜿蜒盘旋的山路石梯上呈现了另外的一派壮观一溜一溜的登山队伍如多米诺骨牌般渐序倒下,然后整个山谷都回荡起鬼哭狼嚎般的哀鸣之声,其景之壮,实在震撼人心当然,越往上行,其景就越是惨不忍睹了,本就狭窄陡峭的山道几近堆尸堵路,让人寸步难行至于我也没能坚持多久,先还能靠着铁链借力攀登,到后来干脆就手脚并用了这办法效果还算不错,一来安全性增加了,二来身上的负重因为受力面积的增大减轻不少只是在一段没有路灯的山道上,爬行的双手无意间趴到了前面的横尸之上,黑暗之中一双瞪大的眼睛顿时雪亮,差点没把我吓得魂不附体这样的意外也记不清发生了多少,反正不是脚踩到尸体,就是手摸到尸体最难爬的要算是千尺嶂那一段了,只能容下半个脚掌的石阶仿佛永远也走不完的天梯,唯一的寄托就是两手紧握的铁链,要是上面有一个人体力不支,或者不小心,那这多米诺骨牌就真的成生死游戏了好不容易上到北峰,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时分此刻,疯狂的山风在北峰的平台上正疯狂的肆掠,海水一般的人潮直被吹得人浪翻涌,四处寻觅着避风的港湾抵不过这西北粗狂的我简短休息之后只好继续攀登,前往更高的东峰守候日出休息之后这山就更不好爬,两腿如同被灌了铅似的,走不了多久,就要坐下来休息,就这样反反复复,花了两个多小时才算上到了东峰。
一上到东峰我就后悔了,真可谓是会当凌绝顶,包揽四面风啊七八级的山风如冰刀般在裸露的肌肤上锯来刮去,直至麻木的不知是冷,还是疼了此刻凌晨三点,离天亮还有三四个小时,好不容易在观日台上攻占了一席之地,就这样在冰凉的岩石上蜷缩一团,坐等日出东方在这 2000 多米的山峰之上孤独坚守三个小时,只为那朝霞划破天际的一瞬,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是否值得,只是以为人这一生,终归是要有所期盼和守候,才有意味于是我选择了坚持,无论明天的天际是否被一抹嫣红划亮,有过这样的一次历经已足够回味一分一秒,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深邃的天空依旧不着一丝光的痕迹直到凌晨的五点四十左右,一抹微亮的云际才缓缓地舒展,直把一双双期许的目光无限的延伸又是一分一秒,随着天际从墨黑到墨蓝、深蓝、蔚蓝、湛蓝,直到天空全部的放亮,太阳始终都是那云带幕后羞涩的若隐若现,直把一双双布满血丝却无限期许的双眸望眼欲穿虽然有一点遗憾,但并不怎么失落,因为那份等待和守候已经丰富了生命的光彩,至于最终的结果呈现,已经无关紧要放下心中的那份执念,其实人生会开阔很多走下观日平台,沿着山路开始向其余的四个山峰前进其实,当天空把光亮投到华山之上,一切的神秘和想象就全然散去了。
除了间隙零落的苍松之外,这光秃秃的山峦叠嶂之间几近荒凉,清明之季,竟也是一派萧瑟之景,让人多少有一些失落之感想当年,若不是金大侠的一笔《笑傲江湖》,华山又何谈论剑之誉,又怎有今日盛况华山,真可谓是托了金老先生的大福了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东南西北中五个峰依次走了个遍,除了狂荡的北风和突兀的岩石,我也着实没能找到更多奇异的风光或许是见惯了长江流域的青山碧水,对于黄河两岸的西北粗狂有些不适应吧在峰回路转中随意徐行,看见蜂拥的人潮前赴后继的攻占着道旁刻字的岩石,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鸣 熙来攘往中, 有多少人认清了上面的字迹,又有多少人悟会了其中的玄妙,只为那千姿百态的一闪,终不解其意义造化之所在伤感之余,唯化用老子的一段描述聊以自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中午的时候我已走在下山的路上,相比晚间的迷蒙,阳光下的透彻又呈现了一番别样的风貌至于那样的光彩,是否是你心中所期许的风景,已不重要我忽然想起了静安的一段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化于我此刻的体悟即是山只是山,以我观山,故山皆著我之色彩,有无之境,全在心界之间下午回到旅客中心,一个通宵的疲惫顿时席卷全身在大厅的角落里,我放下背包,坐着就睡着了等我再次醒来,透亮的落地窗外已是落日熔金调整了一下状态,便乘车到了火车站和来时一样,这里依旧充斥着混乱、无序和欺骗离晚上十一点上车还有五六个小时,我到对面的小超市买了方便面凑合了一顿晚饭,然后就坐在石阶上默数着时间的节拍天色渐渐地暗沉下来,车站的人也开始越积越多,几个找不到席地的年轻小伙向我这边走了过来反正也无事,于是就和他们坐在一起交谈起来他们都是来自襄阳的学生,一路从西安玩到华山,然后晚上转车到洛阳看牡丹看着这些青春正茂的面孔,不经感到了一丝岁月的沧桑再不走走,我们就老了天色完全的黑了下来,和他们告别之后,我继续在车站广场等待不一会儿天空就飘起了零星小雨,在我来之前天气预报就说华山清明有雨,还好是到我临走的时候才下,算是给足了面子在候车室外的屋檐下躲雨,一个约莫40 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和我聊起了关于旅行的话题,其实大多时候我都是在聆听他自己的故事在外旅行,我一般是很乐意去倾听和分享别人的传奇和历经的直到他也上了火车,我才进到候车室。
此时,不足200 平米的候车厅里已经挤了几百人,混浊的空气和着噪杂的人声几乎让人晕厥还好在角落里找到一个位置,然后疲惫不堪的目送着人流一波一波的离开也许这一走,我也再不回来,每一处风景,无非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站点就像这擦肩而过的人群,谁都只是谁的过客,我在心里这样的念叨着,也不知是在对谁讲终于挨到上车的时间,黑夜里寂静的站台上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行经的火车呼啸而过,留下的只有那刺耳的长鸣回荡站台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在静默中点滴着时间的节拍返程的火车终于停靠了站台,车厢里早已熄灯,我悄无声息的找到自己的床位,醒来时阳光已在窗外灿烂从床位上翻身起来,一身的筋骨仿佛都错了位,意料之中的生理反应此时,我对面的一个中年男子正在一张成都地图上圈圈画画,看见我起来,便打了个招呼,然后我们同样聊起了旅行这个来自黑龙江的东北汉子是一个常年旅行的背包客,见识也颇为广博,我们一直从地域风情聊到文化、宗教和历史尤其在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机锋相对的讨论旅行的途中,总是不乏这样的卧虎藏龙之辈起点和终点,最终都只是一个原点无论你走的再远,最终都要回到那个开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