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音乐教案5篇.doc
11页小班音乐教案5篇小班音乐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倾听《船歌》 表演:《噢!苏珊娜》 教学目标: 倾听《船歌》,能听辨合唱局部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流畅的唱好《噢!苏珊娜》,为歌曲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区分二声部的音调,并画图形谱 教学预备: 琴,录音机、歌词图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表演《原谅我》 三、倾听船歌 1、初听全歌: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听的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吗?学生试着将自己听到的描述出来 2、师出示歌词图片,让学生看着歌词复听全歌 3、师生沟通争论歌曲表达的情景—突出伙伴们真诚的友情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4、再复听全歌,重点倾听合唱,并答复书上问题: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学生答复) 5、再听,教师向学生讲解合唱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歌曲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6、随音乐用手的划动来表示曲调的起伏流淌,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四、学习表演歌曲《噢!苏珊娜》 1、倾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感 2、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弱拍的附点节奏 3、跟音乐哼唱歌曲,留意唱准音调 4、教师再次范唱,让学生明白歌曲虽然很熟识,但是要唱准并不简单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曲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添加伴奏,分步进展 6、教师随音乐跳邀请舞,邀请学生一起来表演歌曲让学生感受:无论是唱还是伴奏、伴舞,都必需以对朋友的友情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来表演,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心情 7、编邀请舞,教师给根本舞步—跑跳步,其他的舞步学生小组设计创作,师作指导 8、小组展现自己组内编的邀请舞,可以以邀请其他组的同学参与的形式展现出来师生作评价) 9、师生齐跳邀请舞,在音乐声中出教室 小班音乐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活泼、有力的心情,会用欢快、跳动唱法唱歌 2. 开心运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喜爱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嬉戏的欢乐 5. 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熟识歌曲内容 1. 教师做熬炼动作,请幼儿猜搓手、跳、跑步等) 2. 在教师语言提示下,幼儿仿照教师动作 3. 教师与幼儿边说歌词,边做相应动作 二. 理解歌词内容 1. 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2. 教师用问答方式说上半句,幼儿说下半句 3. 师幼完整朗读歌词 三. 学唱歌曲 1. 教师与幼儿速度较慢完整跟唱 2. 引导幼儿唱时应跳动些 四. 依据歌词表现动作 1. 鼓舞幼儿边唱边即兴做动作 2. 教师留意了解幼儿表演愿望 3. 带着幼儿跟着音乐磁带边唱边表演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力量 2、能遵守嬉戏规章,开心地参加嬉戏 3、在进展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表演 4、仔细倾听并积极参加唱歌活动 活动预备: 1、音乐盒、沙锤、铃鼓 2、头饰(小动物、大树、河流、石头) 3、小仙女(助教教师),老狼(助教教师)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有一天,小动物在森林里玩的快乐极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就在这时,小动物们遇上了可怕的老狼,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特别焦急幸好,有个好心的小仙女消失了她用爱心的音乐盒帮忙小动物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2、熟悉“小仙女”和“老狼” 分别消失“小仙女”和“老狼”两个角色让幼儿熟悉 3、角色扮演 让幼儿自选角色,并带上头饰教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表演 (1)“现在这就是大森林了,让我们尽情的和朋友们玩吧!” (2)幼儿依据自己的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看到老狼消失的时候,“小动物们”就将自己的头饰向下拉,遮住眼睛 (3)小仙女来帮忙大家了小动物们跟随“小仙女”音乐盒里的音乐,渐渐地向前走幼儿听辨声音的来源,跟随“小仙女”前进,查找安全的出路 (4)音乐停顿,幼儿摘下头饰,快乐的欢呼,一起说:“感谢小仙女!” (5)嬉戏重复几次后,可请一幼儿拿一种乐器学扮小仙女请小动物们分成两组,一组跟随音乐盒的音乐走,另一组跟随乐器的声音走,加深难度 4、幼儿同小仙女制服了老狼,欢乐的在森林里玩 活动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乐盒》这次活动中,我采纳了情景化的嬉戏方式,由于我班孩子人数太多,因此我设计了多个角色,如大树、小动物、河流、小石头,孩子们在活动时自由选择角色进展表演,喜爱动的孩子和喜爱静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释放,参加到其中。
通过这次感官训练,我发觉嬉戏化、情景化的表演的确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喜爱演绎不同的角色,仿照不同的声像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根据嬉戏规章参加进来,并能够较精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凹凸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还可依据幼儿状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小百科:音乐盒是机械发音乐器,1796年由瑞士钟表匠安托·法布尔创造,转动盒内的链环,可自动演奏音乐目前这项古董保藏于上海八音盒珍品陈设馆 小班音乐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 较娴熟地演唱歌曲 2 初步能依据歌曲内容学跳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大家一起跳舞的欢乐 3 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嬉戏 4 能依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预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 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按节拍走进活动室 2、 问答对唱 《在哪里?》,幼儿依据教师唱的内容,用歌声唱出半度上升) 1 2 3 4 5 6 5 | 3 2 1— || 我的朋友 在哪里?在 这里。
3、 新授舞蹈《 找朋友》 (1) 听前奏回忆名称 (2) 复习歌曲 (3) 教师边唱边表演两遍,让幼儿把握舞蹈的挨次 教师问:唱到哪一句时要找到朋友?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办?(介绍自己)教师依据答复的内容出示图片,边讲解指图片唱一遍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到达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育了幼儿的审美力量和制造力量通过胜利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力量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念 小班音乐教案 篇五 音乐教案《数鸭子》 教学目标: 1、完整地倾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精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熬炼学生的制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能完整、精确地演唱歌曲,精确视唱休止符。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预备: 录音机、磁带、钢琴、自制图片(红绿灯、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节奏引趣 以“11111”来引起学生的留意,还有“111111111111” 2、熟悉休止符 出示红绿灯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看到红灯该怎么办? 3、出示节奏图片,让学生试着打击节奏,并说一说试一试该怎么将这里的红灯停下来? 大鸭子“111110”小鸭子“1111111111110” gagagagagagagagagaga?? 4、指导仿照小鸭子的叫声读出节奏,发挥想象,仔细思索 师:除了小鸭子,小朋友们平常还喜爱哪种小动物呢,能不能像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二、学唱歌曲《数鸭子》 1、导入今日教师带来了不仅是一大一小两只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2、初听歌曲《数鸭子》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师在学生倾听音乐时表演与歌词相符的舞蹈动作,加深学生对唱词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学生自编动作做好铺垫 学生答复后集体学一学。
3、复听歌曲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在哪里数鸭子以及歌中唱了那些话听后学生答复,然后出示儿歌集体学一学 4、教师范唱感受心情 5、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 6、学生学唱先跟琴唱,后跟录音唱,简洁参加表演 7、歌曲表演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不同要求的听,可使学生在无重复感的状况下熟识歌曲并逐步培育良好的观赏习惯也就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形式,可使学生积极参加表演,主动地去感知、体验音乐 三、创编歌词 1、导入你还喜爱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去饲养场看看,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依据学生报出来的喜爱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争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只有个别学生喜爱的少数动物,也可集中在一组,各唱各自喜爱的动物)唱后让学生互评和自评该得几“星”让学生体会到创编的无限乐趣,在他们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通过互评和自评,促进创作的热忱和体验合作的胜利感 四、课堂小结 1、小结师:“今日,我们在见到了很多小动物,小朋友们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 2、律动出教室。
对学生的成绩赐予鼓舞,为他们的再学习、再制造注入了活力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