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痹心厥急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诊疗规范.ppt
37页胸痹心厥急症〔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诊疗标准 • 鸡西市中医院急症病名 •胸痹心厥即?灵枢·厥论?之真心痛,类似于?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胸痹心痛〞,取二者之义,统称为胸痹心厥它因、它证、它病、均不属本标准范围 诊断标准•〔一〕病名诊断 •1. 临床表现特点:•① 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出现持续性,压榨性及难以忍受的疼痛,休息及含服芳香温通药或硝酸甘油类不易缓解•② 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发热、纳呆、呕恶、自汗、烦躁、紫绀、肢沉严重者伴有倚息不得卧,咳唾粉红色泡沫状痰,濒死感;或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或心悸不宁,脉沉弱或脉微欲绝或促、结、代等诊断标准•2. 发病特点:•起病急骤,病势危重,变化较快,中老年人多见•3、 病因病机特点:• 其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本虚者,因年迈体衰,先天禀赋缺乏,情志所伤,劳逸失调引起的心之阴阳气血缺乏;标实者,情志刺激,膏粱厚味,寒邪引起气滞、血瘀、痰阻、寒凝阻塞心之脉络所致甚那么心阳阻遏,心气缺乏,煽动无力,〔胸痹心厥并心悸〕;或心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射肺〔胸痹心厥并心水〕;或正气大虚,心阳暴脱,煽动力锐减,心脉瘀阻,气血阴阳严重失调〔胸痹心厥并心脱〕。
诊断标准 •〔一〕病名诊断•4、 诱发因素:情绪冲动寒冷刺激,饱餐之后,劳累过度• 5、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示: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且心电图改变呈动态变化,出现急性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典型衍变过程• 心肌酶 〔CPK、CPK-MB、LDH、AST〕增高,有肯定性的心肌酶变化• 参考检查工程;白细胞总数,血沉• 具备以上第1、2、5项,参考3、4项,即可作出该急症的诊断• 诊断标准•类证诊断 1、 痰浊闭塞证:① 主证:心区痞痛,胀痛彻背,如物之塞,恶心② 兼证:脘腹胀满、纳呆、烦闷、头晕③ 舌脉:舌体肥胖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或诊断标准•类证诊断 2、 气滞血瘀证:① 主证:心前区刺痛,气促,口唇爪甲青暗② 兼证:心悸,胸闷,脘胀,易怒③ 舌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少或淡灰而腻,脉多沉涩,或结、促、代,或有雀啄之象诊断标准•类证诊断3、阴血虚证:•① 主证:心区烦闷而痛,头晕•② 兼证:口干,五心烦热•③ 舌脉:舌深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促、代。
诊断标准4、阳气虚证:① 主证:心前区闷痛,动那么尤甚,畏寒肢冷② 兼证:气短,自汗,疲乏③ 舌脉: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结、代 诊断标准•并病诊断 1、胸痹心厥并心水 ① 主证:喘促,倚息不得卧② 兼证:咳唾粉红色泡沫状痰,濒死感, 口唇青紫③ 舌脉:脉疾数诊断标准•并病诊断2、胸痹心厥并心悸 ① 主证:心中悸动不宁② 兼证:胸闷,头晕,气短,汗出③ 舌脉:促、结、代、迟、数、或雀啄,屋漏诊断标准•并病诊断•3、胸痹心厥并心脱 •① 主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情冷淡,重者神识昏迷•② 兼证: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遗尿•③ 舌脉:脉疾数无力或脉微欲绝诊断标准•类证、并病诊断标准 •① 主证两项加兼证一项以上;•② 舌脉象• 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诊断,如“胸痹• 心厥阳气虚兼痰浊闭塞证〞 鉴别诊断 •〔一〕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1、 两乳之中、鸠尾之间突发憋闷而痛,其痛持续时间较胸痹心厥短,多为2—15分钟,其痛轻,休息及含服芳香温通药大多缓解。
•2、 无胸痹心厥、心水、心脱并病•3、 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S—T段压低或虽有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无ST—T动态变化,无肯定性心肌酶变化 鉴别诊断•〔二〕 胃脘痛〔古医书常将胃脘痛与胸痹统称为心痛〕•1、 疼痛部位在上腹部,有压痛点,以胀痛为主,持续时间长•2、 纳呆,恶心,呕吐,泛酸,嘈杂,脘胀•3、 借助胃肠造影,纤维镜,心电检查可鉴别 鉴别诊断 •〔三〕 胸痛〔以胸膜、肺、气管疾患为主〕•1、 疼痛多在咳嗽、呼吸、转侧时加重•2、 咳嗽,咳痰或咳血,气短,喘息或喉鸣•3、 借助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可鉴别鉴别诊断•〔四〕 胁痛〔以肝胆、胰腺疾患为主〕•1、 肝胆疾患疼痛在右胁部,肋缘下压痛,胰腺病变疼痛在左胁部•2、 厌油腻,厌食,乏力,恶心,呕吐,黄疸,或发热•3、 肝胆、胰腺B超,心电图,肝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可鉴别治疗方案•〔一〕 治疗原那么•1、 急那么治标:标实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故以芳香温通,豁痰通络宣痹通阳为治法•2、 缓那么治本:本许虚指气血阴阳虚,故以益气养血滋阴补阳为治法•标本兼顾:即通补兼施,到达阴阳平衡,气血得生,气机畅通,痰瘀除而正气恢复。
治疗方案•〔二〕 急救处理•1、 立即进入病室•2、 24小时低流量吸氧•3、 实施胸痹心厥护理,如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褥疮发生,注意生命指征变化治疗方案•4、 止痛: 丹参滴丸、银丹心脑通:祛瘀生新,止悸镇痛,口服神昏者可鼻饲给药,疼痛不缓解,吗啡3毫克,肌注,或度冷丁50—100mg肌注•5、 速效救心丸 活血理气4粒,日3次,口服急发疼痛时10粒,舌下含,亦可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方案•〔二〕急救处理 •6、 生脉注射液:益气固脱,养阴生津,扩张血管与增进冠脉流量60—120ml参加5%或10%葡萄糖100ml中〔或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病情严重者,每日静点2次•7、 丹参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舒血宁 疏血通 红花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12ml参加5%或10%葡萄糖100ml中〔或等量生理盐水〕日1次静点治疗方案•8、 预防感染:穿琥宁注射液200毫克或 痰热清注射液20毫升,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参加5%或10%葡萄糖100ml中,〔或等量生理盐水中〕日1 次,静脉滴注合并感染者改为日2 次肌注•9、 预防便秘,麻子仁丸。
日3次口服每次1丸治疗方案•〔三〕辨证治疗 •1、 痰浊闭塞证•治法:温阳涤痰,活络止痛•方药:栝楼薤白半夏汤?金匱要略?•2、 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化瘀,导滞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疗方案•3、 阴血虚证•治法:滋阴补血,活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送服六味地黄丸•4、 阳气虚证•治法:补〔温〕阳益气,活络止痛•方药:十四味建中汤?和剂局方?•以上辨证治疗时,必须据证加减,提高疗效治疗方案•〔四〕并病治疗 •1、 胸痹心厥并心水•治法:温阳益气,宣肺利水•方药:1〕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或五苓散合真武汤•2〕头抬高,半卧位或坐位 •3〕吸氧:给经75%酒精湿化吸入•4〕吗啡10mg皮下注射,意识障碍、休克、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病人慎用•5治疗方案5〕速尿40mg静脉注射6〕硝普钠静滴从20μg/分开始,每分钟增加50μg/分,直到肺水肿缓解,此后逐步停用,此外可加多巴胺20mg同时静点7〕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参加5%或10%糖中静点8〕因中药治疗胸痹心厥心水疗效不佳,故现多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方案•〔四〕并病治疗•胸痹心厥并心悸:•治法:益气温阳,滋阴补血,安神止悸。
•方药:•① 天王补心丸,日3 次,口服•② 生脉注射液60ml参加5%或10%葡萄糖〔或等量生理盐水〕100ml中,日1 次,静点•上药无效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③ 可内服“人参芍药散〞?脾胃论?“炙甘草汤〞?伤寒论?治疗方案•〔四〕并病治疗•胸痹心厥并心脱•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1参附注射液40ml,不加稀释液直接推注,每15分钟1次,直至血压上升,四肢转暖,改用参附注射液100ml维持滴注〔不加稀释液〕,病情稳定后,参附注射液100ml参加5%或10%葡萄糖500ml中〔或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维持血压.治疗方案2〕生脉注射液20ml,不加液体稀释,直接静脉推注,每10分钟1次,直至血压上升,四肢转暖后,改用该药100ml参加5%或10%葡萄糖100ml中静滴,病情反复可重复使用,该药每日最少用量120ml,最大用量可达480ml3〕必要时加用西药升压药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病症按轻重程度不同以Ⅰ级〔﹣、±〕、Ⅱ级〔+〕、Ⅲ级壹〔++〕、Ⅳ级〔+++〕填表,用统一问句提问,主动说出的病症记4分〔+++〕,问出的病症按照病症显著或持续出现记3分〔++〕,病症重而间断出现记2分〔+〕,病症轻或偶尔出现记1分〔±〕,无病症记0分。
•问诊方式:先让病人主诉,可问您感到有哪些不适?或服药后感觉怎么样?按中医辨证依次询问临床病症,望诊和脉诊中任意一项者记6分,因这些反映较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病症消失或积分值下降≥2/3;•有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2/3—1/3之间;•无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不及1/3附表Ⅰ:临床病症及心电图定性暂行标准附表Ⅰ:临床病症及心电图定性暂行标准•舌脉符合本病改变记6分,心电图ST↑指R波为主的导联,其数值是与原心电图比照或动态变化附表Ⅱ:综合疗效计分评定表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分数〔 〕,治疗前分数〔 〕,•疗效评定:显效、有效、无效•① 显效;治疗后病症消失或积分值下降≥2/3;•② 有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2/3—1/3之间;•③ 无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不及1/3附表Ⅲ 并病体征及心电图定性标准 • •舌脉符合本病记6分 项目ⅠⅡⅢⅣ呼吸气短气急气促半卧位端坐呼吸口唇暗红紫暗青青紫面色黄白白青苍白汗额汗如油额汗如珠周身汗出如油周身汗出如珠心电图室早Ⅰ、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室性早搏分级按LOWN标准 级别 室性早搏〔24小时监护〕0 无Ⅰ级甲 偶尔发现〔每小时<30次,每分钟<1次〕Ⅰ级乙 偶尔发现〔每小时<30次,每分钟>1次〕Ⅱ级 经常发现〔每小时>30次〕Ⅲ级 多源性Ⅳ级甲 反复出现接连二次Ⅳ级乙 反复出现短阵成串,最长的7次连在一起Ⅴ级 提早出现的R波落在T波上,24小时中1小时 连续出现三次者 某些体征无法用定性衡量,凡具有临床意义体征均记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