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4026210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摘 要: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王权稳固,社会趋 于稳定,农业缓步上升,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在教育领域同样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对欧洲社会的前进起了 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半时和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 的则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本文将从产生途径及其特点来浅析析它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后 世的开创性意义关键词:欧洲中世纪大学 形成 特点意义一 •中世纪欧洲大学形成途径1.1政治格局多元化、政治势力多样化为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西方著名史学家汤普逊引述过一句评价小世纪欧洲教会地位的话:“中世纪的历史基本上 是中世纪教会的历史”⑴从某种意义上言,可以把中世纪的历史描绘成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 理解中世纪的政治面貌,既要从宏观上了解教会与国家的冲突,也要从微观上明了封建领主之 间的孑盾冲突四欧小世纪除了查理时期的短暂统一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式上统一外,从未真 正统一过小国林立,领主间的冲突不断。

      此种政治格局,有利于大学从政治“真空”地带破土 而生在一个农业社会里,土地的拥有量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万能的土地吸引教会封建主和 世俗封建主的贪焚的眼光,从而对半吋正在兴起的城市构成盲点同吋,十字军东征后,封建制 度在欧洲逐渐解体封建制度的崩溃,有助于城山的兴起12至13世纪,自治城市的数量增加 了 10倍自治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准备了最适宜的土壤市民阶级为了贸易上的安全与 利益,不得不自己成立“行会组织,这种由商人行会所带头的组织运动,很快为其它阶层人士所 效仿一些志同道合、孜孜不倦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聚于一-处,模仿商人行会组织,成立学术团 体此种团体一经形成,即是大学的雏形当然,学者之团体不称“基尔特,而称为大学校,公开授徒,学生可自由地远赴异地聆听名师讲课教会、国家、贵族是中世纪早期的主耍政治势力, 随着自治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四股政治势力 互相合作与斗争的格局,也直接影响了早期大学的发展大学亦成功地利用了这种多角矛盾冲 突的夹缝,不断地扩大自治权限如巴黎大学起初,巴黎圣母院大主教亨有发放教师许可证和 审核教师资格的权利,后经教皇一干预,教师资格审核权始得由教授负责,圣母院大主教只亨 有教师任命权。

      类似巴黎大学的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在许多大学都有发生,他们或从教皇、或从 国王、或从城市当局那里,取得了各种各样的特殊权利1.2经济的发展既是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客观需要,亦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 础从8世纪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就开始逐 步回升,8至13世纪生产力的发 展较快,14 世纪达到了顶峰⑵o其时,商品生产在发展,贸易在扩大,城市在兴起欧洲经济呈现出一派复兴 景象11至15世纪的大学运动,恰好在8至14世纪欧洲经济中兴的背景下展开经济的中兴, 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接触的渠道,扩大了西方对东方奢侈 品的需求这样,萎缩了几百年的商品活动又活跃兴旺起来,尤其在交通要冲、主教住地、自 治城市蓬勃兴起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富裕的城市为创办大学 提供了大笔经费14世纪小叶,欧洲己有32所大学,其小意大利有15所经费全部由市政当 局提供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1.3哲学研究活跃,社会由尚武向尚文转轨,使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成为现 实肖欧洲大陆于11世纪进入相对安定的时期后,几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出现了大致的均势如 同哲学史上其它吋期一样,各派政治力量都要寻求他们哲学的代言人。

      11至13世纪,经院哲学 内部发生的唯名论和唯实论Z争,反映的正是关系微妙的教权与王权Z争这个富有时代意义 的对立哲学Z争,促成了北欧大学的兴起十字军东征使拜占庭文化迅速传遍欧洲,使哲学研究 出现了新气象,代表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阿维洛伊哲学与代表正统的基督教神学的阿奎那哲 学展开了激烈论争,巴黎大学成为两派交锋的中心这场新的论战促进了北欧大学的进一步发 展欧洲中世纪早期,在新近侵入的蛮族部落里,尚武之风盛行,他们根本不关心文教事业,学校 被毁,学术不兴随着社会的稳定,尚武Z风开始向尚文“转向”,查理大帝和奥托大帝就是振 兴文教的有所作为的开明君主十字军东征,西方人接触到了灿烂的东方文化,更促成了社会时 尚的转变崇尚文化的风气为大学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社会心理背景肖时各国君主都以 有自己的大学为荣,竞相创办大学;自治城市也纷纷兴办大学;主公贵族、富商巨贾亦纷纷捐 资于大学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两类:(1)博洛尼亚大学称为“学生大学”,由学生主管校务 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如意 大利、法国(巴黎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

      2)巴黎大学称为“先 生大学”,由教师掌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徳国、瑞典和丹麦等地的 大学,多属此种类型除此之外,中世纪大学亨有种种特权1)许多大学有权设立特别法庭,有内部自治的权 利大学教授有裁判权,凡外人与大学生发生诉讼吋,均由大学审理2)大学师生还可以免 除赋税及服兵役的义务3)大学还有颁发任教特许证的权利和授予学位的权利(4)大学有权中 止讲课罢课和迁移校址最早的中世纪大学还具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课程内容不确定,以 实际需要为主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创了辩论的风气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般教学过程 为:①讲授主要思想;②叙述有关知识;③朗读原文;④学生复述;⑤释疑举例回答问题采 用辩论的方法等中世纪大学一般有文、法、医和神学等4科有的大学分设两个法科(教会法与民法) 宗教改革运动之后,有的大学分设两个神科(新教和旧教)文科属于大学的预备教育,学生 文科结业后升入其他某一学科继续学习大学的课程起初并不确定,至13世纪,课程内容渐 趋一致文科课程为七艺及亚里士多徳的逻辑学等;法科课程分民法与教会法两类;医学课程 有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和一些阿拉伯人的医学著作;神学课程主要是《圣经》及经院哲学 家的神学著作。

      然而自治性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威胁到教会对学校教育的独占权因此 教会千方百计企 图控制大学它一方面给大学以经济援助,派僧侣进入大学;一方面自己设立大学,培养高级 僧侣,以加强教会的影响从此,教会势力逐渐渗入大学大学的自治性也就逐渐消失教会 势力深入大学,大学教育便侵润着为教会服务的经院哲学气氛教学内容以研究、解释“圣经” 为主,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呆读死记,盛行体罚宗教教条、形式主义、“繁琐哲学”, 构成了中世纪后期大学的特征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一般分为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 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神学院地位最高修业年限一般为5—7年受教会控制的中世纪大学,尽管宗教气氛浓厚,繁琐哲学盛行,阻碍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 展,但它对当吋欧洲文化的普及,毕竟起了推进作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中世 纪“因为有了大学,所以一般教育,即使还很坏,却普及得多了”中世纪大学促进了市民阶 层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愚昧的状态在一定意义上 说,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三•中世纪大学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意义大学组织的形成,特别是教师大学的不断强盛,使得中世纪晚期从教士群体分化出来 的知识分子在教学、研究等高深、专门的学术劳动方面获得了固定且强有力的组织环境支撑, 并使得学术劳动实现了体制化变革、使学术生活实现了体制化提升。

      ⑷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改变了西方教育制度,形成了主宰西方文化的专业知识分子层对今天西方文化的影响及意义 是巨大的为今天的大学及文化的发展萸定了基础就象有人所说的:“西欧的中世纪就是一 个聚宋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在中世纪大学方面的研究,我们应大力的去研究、去 探索为我们今天的高教改革提供一定的支持及力所能及的帮助参考文献:[1] 菲利浦G •阿尔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2] 唐若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M],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3] 姜文闵.欧洲大学的兴起及其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1982[4]陈伟•大学如何产生[J] •现代大学教育.200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