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税会计课件:企业所得税扣除及相关业务纳税申报表 分析及填报.ppt
3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企业所得税扣除处理和会计比较及相关纳税申报表填报,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扣除处理和会计相关业务比较,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形成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业务的确认和计量,是企业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处理的重要内容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有关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等要素,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会计核算角度,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使企业会计利润减少的业务,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和各项损失性质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扣除业务的处理及扣除相关的纳税申报表附表的填报,必须在分析企业所得税法规中有关所得税扣除业务的基本规定,以及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对企业所得税扣除业务与会计相关业务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一、企业所得税扣除业务和会计相关业务的一般比较分析,(一)企业所得税扣除范围和减少会计利润业务范围的比较,1,企业所得税扣除的基本范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基本范围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同时,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做出了解释2,减少会计利润业务的基本内容,会计准则中没有专门设置成本费用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对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对比费用与损失两个项目,费用是日常活动发生的;损失是非日常活动发生的3.,企业所得税扣除范围和减少会计利润业务范围的比较,企业所得税确认的扣除项目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上确认的成本费用将减少企业会计利润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和会计减少收益的项目都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和会计减少当期利润的业务范围构成基本相同二)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计量与会计相关业务的基本比较,1.,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计量的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从体现企业所得税扣除合理性原则的角度,对部分准予扣除的项目规定了扣除的标准和限额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对扣除项目金额的确定,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的标准进行2.,会计对减少会计利润项目的计量,会计对减少会计利润的项目计量的业务处理没有给出限定性标准,对,“,企业在日常活动或者非日常经济业务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对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形成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原则下进行计量。
3.,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计量与会计相关业务的比较,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税前扣除项目的计量,在税法合理性原则之下,对特定项目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了扣除计量的标准;会计没有对特定项目的计量进行限制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和会计相关成本、费用及损失范围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由于税法对特定扣除项目的计量规定了标准,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特定项目的计量上将出现差异,差异一般为永久性的(广告宣传费和教育经费因超过限额的部分可以结转扣除,所以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金额时,必须对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进行调整二、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和会计相关业务的具体比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所得税扣除项目处理和会计相关业务表现出协调性的同时存在差异一)企业所得税成本与会计成本的比较分析,(二)企业所得税费用和会计费用的比较分析,(三)企业所得税损失和会计损失的比较分析,三、企业所得税分列举扣除项目处理和会计相关业务的比较,企业所得税法规对允许扣除的部分项目的具体处理进行了列举,并对其中部分项目的扣除进行了限定。
按照企业所得税列举项目对应的会计不同费用和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比较如下:,(一)工资薪金支出;(二)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三)各项社会保险;(四)借款费用;,(五)汇兑损失;(六)业务招待费;,(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八)企业提取的专项基金;,(九)租赁费;(十)财产保险支出;,(十一)手续费佣金;,(,十二,),公益性捐赠;,(十三)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十四)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四、企业所得税扣除及相关业务与会计差异分析的总结,(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确认上的差异,(二)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计量上的差异,(三)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和会计差异的调整方法,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扣除处理相关纳税申报表分析填报,一、,成本费用明细表,(,附表二,),分析填报,(一),成本费用明细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的构成,成本费用明细表,其基本构成详见表,9-1,成本费用明细表,的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营业外支出及期间费用三项;其中,销售成本包括会计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及营业外支出和税收口径的视同销售成本。
二),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依据和内容,1.,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依据,(,1,),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核算的,“,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2,),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所得税和会计在成本确认上出现的差异,应在当期确认所得税成本的,“,视同销售成本,”,3,),成本费用明细表,形成的数据,需要按不同项目分别填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纳税调整明细表,相关项目中2.,成本费用明细表,有关项目填报说明,第,1,行,“,销售(营业)成本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按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成本第,2,行,“,主营业务成本,”,: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成本第,7,行,“,其他业务成本,”,: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成本第,12,行,“,视同销售成本,”,: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成本。
本行数据填入附表三第,21,行第,4,列第,16,至,24,行,“,营业外支出,”,: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2,行第,25,至,28,行,“,期间费用,”,: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销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数额三),成本费用明细表,和主表及其他附表的关系,1.,成本费用明细表,和主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关系,第,2,行,“,主营业务成本,”,+7,行,“,其他业务成本,”,填列,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第,2,行,“,营业成本,”,第,16,“,营业外支出,”,填入主表第,12,行,“,营业外支出,”,第,26,行,“,销售(营业)费用,”,填入主表第,4,行,“,销售(营业)费用,”,第,27,行,“,管理费用,”,填入主表第,5,行,“,管理费用,”,第,28,行,“,财务费用,”,填入主表第,6,行,“,财务费用,”,2.,成本费用明细表,和,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的关系,第,12,行,“,视同销售成本,”,计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的,21,行相应项目四),成本费用明细表,主要业务填报的具体分析,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的重点为,“,视同销售成本,”,。
根据上述所得税和会计收入业务的比较,收入范围确认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在,收入明细表,中,“,视同销售收入,”,中填列,视同销售收入应配比的成本在,成本费用明细表,13,行、,14,行和,15,行中填列如果视同销售业务发生,同时伴随纳税人消费税等其他应配比的应税义务发生,形成应纳税款,因所得税视同销售收入应配比的税金未计入会计的,“,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所以应在,纳税调整明细表,40,行扣除类项目,“,其它,”,填列,做纳税调减处理企业需要设置台账(纳税调整备查账),序时记录所得税和会计在成本、费用确认及计量方面的差异,以供相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使用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附表七)分析填报,(一),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纳税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其一,本年发生的全部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有关情况;,其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按税收规定本年可扣除额;,其三,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形成的数据填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形成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的结果。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可做纳税调整台帐使用二)有关项目填报要求,第,1,行,“,本年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期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的金额第,2,行,“,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报税收规定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金额第,3,行,“,本年度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本行等于本表第,1,行,2,行第,4,行,“,本年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的销售(营业)收入,”,:一般工商企业:填报附表一(,1,)第,1,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数额;金融企业:填报附表一(,2,)第,1,行,“,营业收入,”,第,38,行,“,按税法规定视同销售的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第,5,行,“,税收规定的扣除率,”,: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纳税人适用的扣除率第,6,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金额等于本表第,45,行第,7,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当第,3,行第,6,行,本行本表第,2,行;当第,3,行第,6,行,本行本表第,1,6,行。
第,8,行,“,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当第,3,行第,6,行,本行,=,本表第,3-6,行;当第,3,行第,6,行,本行填,0,第,9,行,“,加: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以前年度允许税前扣除但超过扣除限额未扣除、结转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金额第,10,行,“,减: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当第,3,行第,6,行,本行填,0,;当第,3,行第,6,行,第,3,6,行差额如果小于或者等于第,9,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直接将差额填入本行;其差额如果大于第,9,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本行第,9,行第,11,行,“,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本行本表第,8,9,10,行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与其它附表的关系,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和,收入明细表,及,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存在逻辑关系1.,本表与,收入明细表,(附表一)的关系,第,4,行,“,本年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的销售(营业)收入,”,来源于,收入明细表,第,1,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数额2.,本表与,纳税调整明细表,的关系,第,7,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填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第,27,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第,3,列,“,调增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