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5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左推A,直到把A推动,在A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的弹力FN大小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FN保持不变,f始终减小B.FN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C.FN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D.FN先不变后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2、若恒定合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为s.则2F的恒定合力使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2t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为A.2s B.4sC.8s D.16s3、下列表达式中,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如下表。
请你利用单位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达式不合理的是符号FρValtmv物理量力密度体积加速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A.加速度B.位移C.力F=ρa VD.功4、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4N、5N、7N B.3N、4N、8NC.2N、9N、5N D.5N、7N、1N5、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t=0时两车经过同一地点,则10s时两车相遇B.若t=0时乙在甲的前方10m处,10s时两车间距最小C.若t=0时甲在乙的前方20m处,两车将有两次相遇D.若t=0时乙在甲的前方30m处,甲车一定追不上乙车7、以v0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当它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为.设小球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3:5B.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1:3C.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与无阻力情况下的最大高度之比为3:4D.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无阻力情况下的最大高度之比为5:88、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B,质量为M.物体A质量为m,弹簧对物体A施加一个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力,调整A在B上的位置,A始终能和B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B.弹簧弹力越大,A、B之间的摩擦力越大C.A、B之间的摩擦力为0时,弹簧弹力为mgD.弹簧弹力为mg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9、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10、如图所示,逆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在传送带顶端静止释放小物块,小物块以加速度a1加速下滑,当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后,以加速度a2加速下滑,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a2 B.a1=a2C.μ=tanθ D.μ 17、(12分)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N时,质量为m=10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N,求: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和铁块的质量M.(取g=10m/s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B【解析】在A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未发生改变,所以弹力保持不变,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静摩擦力水平向右,随着水平向左的外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摩擦力先减小至0,然后反向增大,直至推动物块A,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B【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求出位移【详解】质量为m的物体的加速度为,位移为,可得;2F的恒定合力使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可得;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应用,属于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的运动的类型,按照规范化的步骤解题即可3、B【解析】A.加速度,对应的单位是m/s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位移,对应的单位是不是位移的单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力F=ρa V对应的单位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功,对应的单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4、A【解析】A.5N和7N的合力范围是2N≤F合≤12N,第三个力4N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三个力的合力可以为零,能够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3N和4N合力范围是1N≤F合≤7N,第三个力8N不在其范围之内,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以为零,不能够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2N和9N的合力范围是7N≤F合≤11N,第三个力5N在不其范围之内,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以为零,不能够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5N和7N的合力范围是2N≤F合≤12N,第三个力1N不在其范围之内,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以为零,能够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5、C【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性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根据以上可以判断出来C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以合成(因为作用在两个物体上)B错,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受到的摩擦力,D错6、C【解析】t=0时刻两车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点,根据速度大小关系分析两车之间距离如何变化.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判断位移关系,即可分析是否相遇【详解】由图知,0-10s内乙比甲多走了25m,若t=0时两车同地出发,则t=10s时,乙车在甲前方,且距离最大,t=20s时甲追上与乙相遇,A错误;若t=0时乙车在前,则t=10s时,乙车在甲前方,且距离最大,之后经相等时间甲都比乙走得多,甲一定能追上乙,B、D错误;若t=0时甲车在乙前方20m<25m,则t=10s前的某时刻乙能追上并超过甲,t=10s后相等时间甲都比乙走得多,甲会追上并超过乙,出现与乙第二次相遇,C正确.故选C.【点睛】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从同一位置出发的解追及问题,主要是抓住以下几点:①当两者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②当两者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相同时两者位移相同,即再次相遇;③当图象相交时两者速度相同7、AD【解析】选择上升过程和全程根据动能定理表达式即可求解【详解】设初速度为v0,返回出发点为,阻力大小为f,上升高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知:,从抛出点到最高点,应用动能定理知:﹣fh﹣mgh=0﹣,解得:f:mg=3:5,故A正确,B错误;无阻力时高度为H,则有:﹣mgH=,结合AB项的分析知h:H=5:8,故C错误,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应用,注意阻力一直做负功,全过程重力不做功8、CD【解析】设弹簧弹力为F,当时,即时,A所受摩擦力为0;若,A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若,A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可见AB错误C正确;当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D正确9、BC【解析】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相互接触的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能产生弹力。 A错误;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发生形变,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B正确;C.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会产生弹力所以产生了弹力就一定有形变C正确;D.相互接触的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D错误故选BC10、AD【解析】AB.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前,小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1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后,小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2对比可得,a1>a2,故A正确,B错误CD.当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后,以加速度a2加速下滑,说明mgsinθ>μmgcosθ,则得μ<tanθ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1、BD【解析】AB.由题可知,运动员在第3s末速度大小为6m/s,则运动员前3s在斜面上,则加速度大小为:m/s2又第6s末速度大小也为6m/s,第8s末速度大小为4m/s,说明运动员此过程在水平面上,则加速度大小为: m/s2设在AB面上的时间为,B点的最大速度为,则在斜面上有:水平面上有:联立解得:m/s,s由上可知,3.5s 故选BD12、BC【解析】AB.若A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