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音乐史问答题(带答案的).doc

32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0971938
  • 上传时间:2019-09-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音乐史 思考题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1. 古希腊时期主要有哪几件乐器?这些乐器有哪些特点?古希腊时期的主要乐器有阿夫洛斯、里拉琴、基萨拉琴、潘管阿夫洛斯是希腊最早的木管乐器里拉琴是希腊最早出现也是最常使用的弦乐器,基萨拉琴是发展的更丰富表现的乐器里拉琴和基萨拉琴都是弹拨乐器潘管是由一组管子组成的排箫,是阿夫洛斯的进一步发展2. 古希腊音乐主要有哪些艺术特点?古希腊音乐的调式结构是怎样的?这些调式名称的来源是什么?古希腊音乐的主要特点:(1)希腊人对音乐的理解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音乐有更宽广的意思2)希腊人认为音乐有一种神奇和强大的力量,它能够纯净人的思想和灵魂,治疗人们的身体3)音乐与其他艺术不分离4)音乐是单音音乐,音域不宽5)存在着多样的音乐体裁和音阶调式6)有了文字记谱法古希腊音乐的调式是以4音列为基础,音阶中各音的排列是由上往下调式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的部落名称3. 古希腊时期哪些人讨论了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他们最基本的音乐美学观点是什么?赫拉克利特论述了音乐的辩证自然属性,他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毕达哥拉斯从弦长比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音乐和谐的物理学原理。

      他认为音乐是个小宇宙,与天体运行时发出的和谐相一致还认为数的比例是判断音乐是否和谐的标准柏拉图和其弟子亚里士多德论述了音乐的道德和影响作用柏拉图认为“最好的音乐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音乐应该“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的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亚里斯多德认为音乐有三种目的:“教育、消遣和精神需要”他认为音乐的美对人的心灵、性格的完善有显著影响4. 古罗马音乐与古希腊音乐有何联系?它自身具有哪些特点?古罗马音乐主要是从古希腊音乐中借鉴来的,但古罗马人没有把古希腊音乐的全民、健康的东西继承下来,而是发展了娱乐、消遣、外观宏大的特性古罗马音乐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提比亚乐器(古希腊阿夫洛斯的拉丁别名)伴奏的诸多歌曲,如凯旋歌、婚礼歌、饮酒歌等,这些歌曲具有节奏准确、鲜明的特点古罗马音乐注重豪华、外在、喧闹的特征在这些音乐体裁中也有鲜明的体现5. 早期基督教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多种圣咏的使用现象? 早期基督教音乐大部分都是基督教仪式上所用的音乐,所以称仪式音乐主要有赞美诗和赞美歌 早期基督教时代,由于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又都与本地的宗教活动有关,因此各地的教堂就选择与自己的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基督教音乐以适应并符合自己本地的宗教仪式活动,因此出现了多种圣咏的使用现象。

      第二章 西方中世纪音乐1. 什么是格里高利圣咏?它是怎样形成的?圣咏具有哪些艺术特征?格里高利圣咏是基督教仪式上所用的音乐相传公元六世纪左右,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最终统一了基督教的礼拜仪式,同时为了适应这一规范的基督教仪式活动,对各地教堂礼拜仪式中使用的不同圣歌进行了收集、选择,整理成了一套《对唱圣歌集》,实际上最终统一基督教仪式并完成这项编订圣咏任务的不是格里高利教皇本人,而是在他一百多年之后的法兰克人完成的这套《对唱圣歌集》被后人称为“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具有如下艺术特征:格里高利圣咏所有的调式为八种自然音调式(即教会调式),圣咏的词来源于《圣经》,它的旋律音域不宽,是多为级进成弧形的单音音乐圣咏在节奏上自由而灵活,演唱形式为无伴奏的男生齐唱或对唱,表情上追求超脱、宁静的气氛,是一种专为宗教仪式所用的实用性、功能性音乐2. 格里高利圣咏是审美性音乐还是功能性音乐?它被使用在什么地方?圣咏对西方音乐有怎样的影响?格里高利圣咏是功能性音乐它主要被使用在基督教两种祈祷的仪式上这两种仪式分别为日课和弥撒弥撒仪式虽然发展的比较晚,但音乐的因素更重要格里高利圣咏,摆脱了早期西方音乐口传心授的方式,成为有乐谱记载的第一部音乐文献。

      它促使了音乐记谱法和唱名法的产生到十六世纪为止,它成为西方艺术音乐发展的基本源泉3. 继叙咏、附加段和宗教剧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为什么说附加段是西方戏剧艺术的前身?宗教剧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典型的格里高利圣咏,从九世纪开始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法国圣·加尔修道院的两位僧侣受当地音乐和拜占庭音乐的影响,对圣咏进行修改成了继叙咏和附加段僧侣诺特克看到没有歌词的圣咏很难记忆,于是编写了散文诗填在花腔旋律下面,一个音符对一个音节如旋律与散文诗音节不一致的地方,就对旋律进行改变这样就与格里高利圣咏有了区别,形成了新的圣咏风格,即继叙咏附加段与继叙咏有些类似,只是花腔旋律下填上的是韵文诗它被增加在进后台经后面,叙述基督、天使与上帝的对话,这无疑丰富了圣咏的内容,成了戏剧艺术的前身宗教剧大约在十世纪出现,它源于带对话性质的附加段它的内容取自圣经,主要是表现关于耶稣复活和再现肉身这两个事件很快宗教剧的内容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商人、魔鬼、妇女等人物4.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中世纪,教会是歧视、排斥世俗音乐的,尽管如此,世俗音乐仍然在教会以外的广大地区得以流传特别是从11世纪后半叶开始,反映中世纪城市的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在文学上,人们已不再受教会官方拉丁语的限制,许多文人用地方语与拉丁语相混合的各种罗曼语言,写出了骑士诗歌作品,形成了最早的世俗文化传统用这些诗歌创作的骑士歌曲,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主要形式5. 什么是骑士歌曲?创作骑士歌曲的作曲家当时被怎样称呼?骑士歌曲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骑士歌曲是随着西欧十字军的东征,西欧封建社会盛行骑士制度而兴起的它是由骑士们自己填词、创作的单声部抒情歌曲,它所表现的主题是爱情、道德、及与十字军相关的政治题材由于骑士们的人生哲学史荣誉和忠诚,所以创作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禁欲主义和忍让精神,爱情虽然高尚但也要服从荣誉和忠诚创作这些骑士歌曲的人法国南部称之为特罗巴杜尔,北部称为特罗威尔12世纪下半叶,骑士歌曲传入德国,德国称游吟诗人为恋诗歌手骑士歌曲和格里高利圣咏完全不同,它的旋律比较富有感情色彩,曲式上常用AAB结构,用琉特琴和维埃尔琴等乐器伴奏德国的骑士歌曲是在法国骑士歌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内容上较为丰富,但有神秘的宗教色彩6. 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大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是奥尔加农?它具有怎样的特征?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大约在9世纪末出现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被称为奥尔加农,其特点是在单声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音对音的增加一个对应的纯4度或纯5度的平行声部。

      到了11世纪,新增加的声部被移至圣咏的上方,并与圣咏声部形成除平行进行以外的斜向、反向的声部进行12世纪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西北部出现了花腔奥尔加农,它的特点是与低声部相对的上方声部的音符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圣咏音符对多个甚至是一组音符的二声部装饰性花唱歌调7. “古艺术”是指西方音乐的哪一时期?“巴黎圣母院”乐派是什么?它的两个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创作了哪些复调音乐体裁?其特点是什么?“巴黎圣母院”乐派有哪些贡献?音乐史称1150-1300年为音乐上的“古艺术”时期,它的特征是在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下,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复调音乐学派——巴黎圣母院乐派两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莱奥南和佩罗坦巴黎圣母院”乐派的主要贡献是:高度装饰性的花腔奥尔加农;三个和四个独立声部的复调音乐;用有量节奏式控制声部的创作方式在他们的创作中,发展了狄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三种复调音乐体裁狄斯康特的特征是上方的旋律声部不仅可以和低声部斜向或反向进行,而且两个声部的进行由有量节奏式来进行控制狄斯康特的织体写作基本上是音对音的,节奏比较快,多以协和音为主孔杜克图斯的定旋律声部不用格里高利圣咏,它完全是作曲家新创作的。

      在织体上它采用狄斯康特的手法,形成几个声部同时在同样节奏中运动的和弦效果经文歌的特点是圣咏声部用拉丁语演唱教义,而在它上方的两个或三个声部,是用法语或意大利演唱的世俗内容宗教和世俗的内容并置在一起,这种情况说明了宗教和世俗音乐间的相互影响8. “新艺术”的含义是什么?维特里在他的关于新的作曲法的书中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新艺术”原是法国诗人、音乐理论家维特里写的一本关于新的作曲法的书名后来用以指十四世纪法国、意大利新的复调艺术风格而有别于巴黎圣母院的“古艺术”维特里在这本书中主要讨论了新的记谱方法和对音乐更为有效的组织方法在记谱上,维特里将中世纪以来的音符三分法转换成二分法,以及在创作上使用更短、更长的音符同时他将等节奏的手法使用在支撑声部,以作为对作品的结构手段这种新的创作特征,说到底是音乐艺术相世俗方面转化的重要标志9. “新艺术”时期法国和意大利最主要的作曲家是谁?马绍创作的主要音乐体裁有哪些?这些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何谓“兰迪尼终止式”?兰迪尼创作的主要音乐体裁是什么?“新艺术”时期最有影响的作曲家是法国的马绍和意大利的兰迪尼 马绍创作的主要音乐体裁有经文歌、弥撒曲、叙事歌等。

      这些作品的艺术特征是世俗音乐的艺术性、专业性,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这既是马绍音乐的艺术特征,也是“新艺术”的一大特征兰迪尼创作的主要音乐体裁是叙事歌,他很注重音乐的纵横结构,他所惯用的高音Ⅵ-Ⅰ及低音Ⅱ-Ⅰ的反向终止式(下三度终止式)被称为“兰迪尼终止式”10. 音乐理论家圭多有哪些主要的贡献?发明有量音符记谱的理论家是谁?圭多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音乐理论家中世纪初期的乐谱被成为“纽姆谱”,到了公元10世纪,进入线谱阶段到了11世纪,意大利的僧侣圭多又增加了两条线,形成了四线谱圭多的另一个理论上的贡献是首创了六声音阶的唱名体系发明有量音符记谱的理论家是弗朗科,13世纪后半叶德国音乐理论家、教士弗郎科写了一本《有量歌曲艺术》,自此后开始了有量记谱的历史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什么是尼德兰乐派?到尼德兰乐派为止,复调音乐经历了哪三次发展高峰?十五世纪上半叶至十六世纪下半叶,在尼德兰形成了一个音乐学派,史称“尼德兰乐派”,这个乐派经过三代作曲家的共同努力,形成了继“古艺术”和“新艺术”之后的复调音乐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尼德兰的音乐文化,是在吸收了“新艺术”时期的法国、意大利、英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尼德兰乐派有哪三代作曲家?他们创作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尼德兰乐派第一代代表人物:杜费创作特点:(1) 杜费创作的经文歌统一了歌词(拉丁文)2) 他是第一个用世俗歌调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声部的人尼德兰乐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奥克冈创作特点:(1) 主要集中在宗教音乐上2) 横线条和长气息的运用3) 探索过最复杂的复调音乐形式尼德兰乐派第人物:若斯坎和拉索若斯坎音乐创作特点:(1)“模仿弥撒”:借用现有作品素材,加以个性化的发展2) 经文歌的创作:音乐要为歌词服务拉索是尼德兰音乐文化发展的完成者,达到最高峰在宗教、世俗音乐体裁的创作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世俗作品色彩鲜明,充满了活力3. 新教圣咏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它在音乐上有哪些艺术特点?文艺复兴运动在德国的具体表现,是十六世纪初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马丁·路德,他既是神学教授,也是颇有素养的音乐家因此对“旧教”的音乐进行改革,使之适应于新教的仪式需要,也是他宗教改革的一部分经其改革后的圣咏称为“新教圣咏”,具有如下艺术特点:(1) 用德文作为圣咏的歌词2) 选用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