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水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任务书.pdf
8页- 196 - 沂水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任务书 根据关于公布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20 年试点及2021 年预试点名单的通知 (数鲁专组办发 2020 6 号) 精神,沂水县为 2020 年创建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目标 沂水县人民政府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负总责, 通过两年的试点建设, 符合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并在“优政、惠民、兴业、强基”领域中选择优势方向进行突破,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二、主要任务 (一)规定任务 1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落实数字山东建设任务,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2 全面对照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DB37/T 3890-2020) ,制定本县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3建立以沂水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的新型智慧城市 - 197 - 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召开一次启动动员会,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 4将本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行整体立项,提出具体项目清单 5按月报送工作进展和动态,明确工作责任人和工作联系人。
6组织开展试点建设阶段性检查(自查) ,配合数字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办公室开展中期考核、终期验收等工作 7 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参照地方标准DB37/T 3890.3-2020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 第 3 部分:智慧社区指标 ,智慧社区规定建设任务完成权重达到 80%以上,即可视为智慧社区 8试点终期验收时,依据省级地方标准,本县新型智慧城市规定建设任务完成权重不低于 70%,力争达到 80%以上 (二)地方特色 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四大领域,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个智慧城市大脑,夯实信息网络基础和数据资源基础两大基础,构筑大数据共享平台、时空地理信息平台、视频融合共享平台三个平台,建设个智慧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城市治理效能,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打造地方旅游特色力争通过 2 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新型智慧城市系统框架,提升城市感知能力、网络传输 - 198 - 环境及信息处理能力,打造政府治理高效透明、民生服务优质普惠、产业发展创新活跃的宜居、宜业、宜游智慧城市,创建“数字沂水”智慧城市品牌 1围绕围绕“优政优政、惠民惠民、兴业兴业、强基强基”目标目标,推进重点领域应推进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
用场景建设 (1) 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 以大数据、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整合各类指挥平台,建设集城市大数据运营、城市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决策论证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收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城市发展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城市运行开展态势预测和事件预警,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最强大脑” (2)搭建视频监控融合共享平台推动各类视频监控网络整合迁移和融合互联,显著强化政务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依托公安系统现有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平台和雪亮工程, 整合交通、 交警、综治、城管、应急、住建、水利等部门视频资源,建设全县统一的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支撑各级政务部门纵横联动和协同治理,为全县提供统一服务以视频图像共享为基础,通过对海量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分析,推动各部门在监控预警、应急准备、指挥调度、重点人员管控、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与业务 - 199 - 协同 (3)打造智慧政务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引领,围绕企业、群众办事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政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行高频事项网上全程办理,做到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逐步建成县级统筹、 部门协同、 多级联动、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体系完善“爱山东 APP”沂水分厅服务内容, 汇聚覆盖市民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 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 提供线上服务统一入口,打造“千人千面”服务模式 (4)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整合综治、信访、应急、城管、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以人口数据、地理数据、房屋数据以及法人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服务资源, 建设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社会稳定预测预警系统、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和视频监控共享应用系统,构建集社会稳定、化解矛盾、应急处置、服务民生于一体的社会治理“一线指挥部”,打造“乡呼县应,民呼我应”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5)建设智慧交通建设“营运车辆监控监管平台”,汇聚全县所有营运车辆信息,开发车辆筛查比对、从业人员管理、远程教育培训等功能, 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开通“掌通沂水”便民出行 APP,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公众提供叫车、购票、天气等全方位的交通资讯服务建设电子站牌,提供公交 - 200 - 到站信息、多媒体语音、站台监控等服务,方便群众出行构建交通信息大数据,实现区域热力图、城市运力分析、交通出行预测等功能,为公共出行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6)优化升级智慧城管升级现有数字城管系统,完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接入更多市政管理终端,承载融合指挥、可视化调度等功能,打造集移动办公、市容监管、市政监管、环卫监管、园林绿化监管、执法监管、公众服务、大数据决策分析于一体的城管大格局,实现由“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的升级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加强政府与市民互动交流,建立“群管共治”的工作格局 (7)打造智慧旅游深入实施“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战略,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打造以职能管理部门为中心、“协同高效”的智慧行业管理体系,以旅游企业为核心、“多位一体”的智慧旅游营销体系,以游客团队为重点、“以人为本”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力提升沂水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推进“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实现实时测算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和实时流量,便于景区流量控制,并对各种突发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和应急处理通过加强旅游舆情监控和大数据管理,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推动旅游行业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实现对游客的精准化服务 2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可复制、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可复制、 - 201 - 可推广的经验。
可推广的经验 (1)危化品运输全程“智慧监管”建设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 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危化品运输大数据资源库,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和人员、装卸作业、道路行驶、交通安全等环节进行系统治理,形成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综合研判和全过程管控 (2) 生态环境网格化治理 建设“一网络、 一中心、 一平台”、一流程”智慧监管体系,打造网格化生态环境治理平台,实现环境监管的系统、资源、制度和业务整合,推进网格化机制高效运作,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3创新开展殡葬改革,形成省级地方标准创新开展殡葬改革,形成省级地方标准 在殡葬改革智能化管理领域探索建立本地通用标准规范, 开发公墓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公益性公墓监控系统实现并网,实现管理的常态化、信息化、规范化,形成 1 项殡葬信息化管理省级地方标准 4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成立由国有公司控股、战略合作主体注资的第三方公司,承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强化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金融机 - 202 - 构和产业龙头企业参与智慧沂水建设, 引入社会资本不低于2000万加大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统筹使用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智慧应用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结合,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等多方参与、稳定增长、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 5形成运营模式形成运营模式,提升智慧城市提升智慧城市“造血能力造血能力” 遵循“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 社会参与”的发展原则, 采取“政府监管、 企业运营、 管运分离”模式, 运用市场化、 专业化手段,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投入有保障、建设可持续的新型智慧城市投融资体系,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发展,有效运营一是智慧交通运营 充分利用县城电子公交站牌功能, 通过广告宣传、信息发布等商业服务获取收益二是智慧社区运营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授予智慧社区运营公司社区运营特许经营权,开展养老服务、 居家购物、 远程医疗、 物业报修等社会惠民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与社区商业运营双赢, 不断提升智慧城市的造血功能三是视频资源运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 对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海量视频数据进行深入应用挖掘,探索开展视频资源开放服务, 将数据脱敏后对外提供监控视频社会化有偿应用,反哺智慧城市建设。
三、组织实施 - 203 - 沂水县人民政府作为创建工作责任主体, 负责落实相应的政策、制度、资金等保障条件,通过组建工作专班等方式,形成本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合力,推动跨部门应用场景落地,确保创建任务按期完成 沂水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具体任务牵头单位,负责做好组织协调、推进落实工作 数字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试点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2021 年 10 月底前开展中期考核,2022 年10 月底前开展终期验收工作,验收通过的授予相应星级,发放奖补资金未通过验收的予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建设要求的,取消星级认定,不再发放奖补资金 本任务书作为试点中期评估和考核验收工作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