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ppt
42页骨科抗菌药物的骨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 药学部临床药学室:胡宝荣药学部临床药学室:胡宝荣((5440) 内内 容容Ø抗微生物药物概述抗微生物药物概述Ø抗菌机制与细菌耐药抗菌机制与细菌耐药Ø卫生部卫生部4848号文件介绍号文件介绍Ø骨和关节感染概述骨和关节感染概述Ø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1.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antibiotics):): Ø微生物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等)微生物(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等)Ø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 Ø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抗菌素一词现已不用抗菌素一词现已不用常用抗生素举例常用抗生素举例 (1)β-(1)β-内酰胺类:内酰胺类:①①青霉素青霉素②②头孢菌素等头孢菌素等 (2) (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 (3)(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4)(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5)(5)氯霉素类:氯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6)(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7)其他类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利福平等其他类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利福平等 (8)(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 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等 (9)(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2.抗菌药物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antibacterial drugs):):是指对是指对细菌细菌具有抑制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属于化疗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属于化疗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
和抗生素3.3.化学治疗药物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drugs)chemotherapeutic drugs)::用于治疗用于治疗病原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真菌、病毒)寄生虫寄生虫以及以及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简称化疗药Ø根据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根据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一)(一) -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类(二)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类 (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五)人工合成抗菌药(五)人工合成抗菌药 (六)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六)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七)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七)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抗生素抗生素抗菌药抗菌药胞质颗粒胞质颗粒胞质颗粒胞质颗粒核糖体核糖体核糖体核糖体菌毛菌毛菌毛菌毛核质核质核质核质细胞壁细胞壁细胞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膜质粒质粒质粒质粒鞭毛鞭毛鞭毛鞭毛荚膜荚膜荚膜荚膜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荚膜荚膜:保护层:保护层 增强致病增强致病力,抵抗吞噬。
力,抵抗吞噬细胞壁细胞壁:特殊保护层:特殊保护层鞭毛鞭毛:细胞运动器官:细胞运动器官菌毛和质粒菌毛和质粒:是形成遗传:是形成遗传耐药和变异的部分耐药和变异的部分核糖体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耐药机制耐药机制 有关抗菌药物有关抗菌药物 产生的主要菌产生的主要菌产生各种灭活酶产生各种灭活酶 β-β-内酰胺酶内酰胺酶 β-β-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GNRGNR、、葡萄球菌属、淋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属、淋球菌、流感杆菌 氨基糖苷钝化酶氨基糖苷钝化酶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GNRGNR、、葡萄球菌属、肠球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氯霉素氯霉素 GNRGNR、、葡萄球菌属等葡萄球菌属等 靶位改变靶位改变 PBPsPBPs改变改变 β-β-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MRSMRS、、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DNADNA旋转酶改变旋转酶改变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GNR GNR RNARNA多聚酶改变多聚酶改变 利福平利福平 GNRGNR、、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奈瑟菌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奈瑟菌属 合成合成D D丙氨酸丙氨酸- -D D乳乳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VRE VRE 酸,万古霉素不能与酸,万古霉素不能与其结合其结合泵出系统增多、增强泵出系统增多、增强 四环素、喹诺酮类四环素、喹诺酮类 GNRGNR、、葡萄球菌属、链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膜通透性减少膜通透性减少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GNR GNR 少数少数少数少数细菌总有致病细菌总有致病细菌总有致病细菌总有致病性性性性许多细菌具有潜在致病许多细菌具有潜在致病许多细菌具有潜在致病许多细菌具有潜在致病性性性性大多细菌不具有致病性大多细菌不具有致病性大多细菌不具有致病性大多细菌不具有致病性 v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 细菌方面细菌方面细菌方面细菌方面机体方面机体方面机体方面机体方面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正常菌群/ / / /非致病菌非致病菌非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寄生部位改变寄生部位改变寄生部位改变寄生部位改变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微生态失衡微生态失衡微生态失衡微生态失衡 临床常见病原菌种类v球菌球菌v肠杆菌科肠杆菌科v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属v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v医学相关的其他细菌医学相关的其他细菌v支原体支原体v衣原体衣原体常见的肠杆菌常见的肠杆菌v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E.coli)v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v阴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E.cloacae)v粘质沙雷菌粘质沙雷菌((S.marcescens)v变形杆菌变形杆菌((Proteus)v枸橼酸杆菌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v葡萄糖非发酵杆菌葡萄糖非发酵杆菌 不动杆菌(不动杆菌(Acinebacter)产产ESBLsESBLs产诱导酶产诱导酶PRSP PRSP MRSAMRSA((E E)) VREVRE VRSA VRSA ESBLsESBLs( (超广谱超广谱 - -内酰胺酶内酰胺酶) ) AmpC AmpC 酶酶( (高产头孢菌素酶高产头孢菌素酶) ) 金属酶金属酶 9090年代后面临的耐药性问题年代后面临的耐药性问题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 多重耐药多重耐药G G- -杆菌杆菌第三代头孢耐药第三代头孢耐药第三代头孢耐药第三代头孢耐药G G- -杆菌杆菌 耐碳青酶烯类部分耐碳青酶烯类部分G G- -杆菌杆菌 骨和关节感染骨和关节感染 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慢性) 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 植入物相关感染植入物相关感染Ø特异性:结核感染特异性:结核感染Ø非特异性非特异性病原菌侵入途径:病原菌侵入途径:1.1.血行感染血行感染2.2.临近部位感染蔓延临近部位感染蔓延3.3.直接种植直接种植不同类型骨髓炎常见致病菌不同类型骨髓炎常见致病菌 骨髓炎类型骨髓炎类型 常见致病菌常见致病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一般人群一般人群 金葡菌、链球菌金葡菌、链球菌 廉状细胞贫血廉状细胞贫血 沙门菌属沙门菌属 静脉吸毒、血透者静脉吸毒、血透者 金葡菌、绿脓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不伴有血供不足的不伴有血供不足的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 肠道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肠道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临近部位骨髓炎临近部位骨髓炎 足底钉刺创伤后足底钉刺创伤后 绿脓杆菌绿脓杆菌伴有血供不足的伴有血供不足的 神经系统损害和褥疮,神经系统损害和褥疮, 病原菌多样:病原菌多样:临近部位骨髓炎临近部位骨髓炎 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病 球菌:球菌:G-、、G+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 杆菌:杆菌:G-、、G+ 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 肠道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肠道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 不同类型关节炎常见致病菌不同类型关节炎常见致病菌Ø类风湿性关节炎:金葡菌类风湿性关节炎:金葡菌Ø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B B型链球菌型链球菌Ø成人化脓性关节炎:金葡菌(成人化脓性关节炎:金葡菌(6060~~70%70%))Ø关节穿刺、关节镜检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关节穿刺、关节镜检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Ø老年人、慢性疾病:革兰阴性菌老年人、慢性疾病:革兰阴性菌 不同类型骨科植入物感染常见致病菌不同类型骨科植入物感染常见致病菌 感染类型感染类型 常见致病菌常见致病菌 早期感染早期感染 金葡菌,需氧革兰阴性菌,金葡菌,需氧革兰阴性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迟发感染迟发感染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它皮肤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它皮肤菌群 晚期感染晚期感染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 需氧革兰阴性菌、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特点选择用药Ø药效学(药效学(PD):抗菌作用独特,对患者安全,:抗菌作用独特,对患者安全,最好还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最好还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Ø药动学药动学(PK):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足够高: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足够高“理想理想”品种品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PK/PDPK/PD用药方案的临床意义用药方案的临床意义Ø最有效地清除细菌最有效地清除细菌Ø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Ø避免细菌发生耐药性避免细菌发生耐药性Ø方便用药方便用药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菌药物v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v骨髓炎骨髓炎: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
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v脑膜炎脑膜炎: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呋辛、异: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呋辛、异烟肼等v肝胆道肝胆道: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等克林霉素等v泌尿道泌尿道:磺胺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PK/PDPK/PD分类分类Ø 浓度依赖性(浓度依赖性(Concentration-dependentConcentration-dependent)) 浓浓度度与与杀杀菌菌活活性性正正相相关关,,随随着着药药物物血血药药浓浓度度的的增增高高,,杀杀菌菌效果增加效果增加Ø 时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Time-dependentTime-dependent)) 杀杀菌菌率率在在低低倍倍MICMIC时时即即已已饱饱和和( (通通常常4 4~~5×5×MICMIC) ),,在在此此浓浓度度以上杀菌速度及强度不再增加以上杀菌速度及强度不再增加v 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PK/PDPK/PD分类分类抗菌药分类抗菌药分类PK/PD PK/PD 参数参数 药药 物物时间依赖型时间依赖型(短(短PAEPAE、、t t1/21/2))T>MICT>MIC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时间依赖型时间依赖型(长(长PAEPAE))AUC24/MICAUC24/MIC链阳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链阳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齐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齐霉素浓度依赖型浓度依赖型AUC24/MIC or AUC24/MIC or Cmax/MICCmax/MIC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 Bv昆柏(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1.时间依赖性.2.在粉末溶解时,含药溶液会出现一过性粉红色,但在5分钟内溶液会变成淡黄色,此种情况属正常现象。
3.抗菌谱:G- G+4.过敏反应较常见(皮疹、药物热、哮喘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v第一代:头孢唑啉钠(先锋第一代:头孢唑啉钠(先锋ⅤⅤ))0.5g0.5g、五水头孢唑啉、五水头孢唑啉钠(新泰林)钠(新泰林)1.0g1.0g、头孢替唑钠、头孢替唑钠( (益替欣益替欣 ) 1.0g() 1.0g(特特子社复子社复) 1.0g) 1.0gv第二代:盐酸头孢替安(锋替新)第二代:盐酸头孢替安(锋替新)2.0g2.0g(替他欣)(替他欣)0.5g0.5g、头孢呋辛钠(达力新)、头孢呋辛钠(达力新)1g1g(新福欣)(新福欣)0.75g0.75g头头孢克洛(希刻劳干混)孢克洛(希刻劳干混)125mg*6125mg*6、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希刻劳)(希刻劳)375mg*8375mg*8、、头孢尼西钠(诺特欣)头孢尼西钠(诺特欣)0.5g0.5gv第三代:头孢地秦(高德)第三代:头孢地秦(高德) 1.0g1.0g、头孢唑肟(塞兰欣)、头孢唑肟(塞兰欣)1.0g1.0g、、头孢曲松钠(罗氏芬)头孢曲松钠(罗氏芬)1g1g、头孢匹胺钠(抗力欣)、头孢匹胺钠(抗力欣)1g1g、、罗航罗航0.5g0.5g、头孢泊肟酯(施博)、头孢泊肟酯(施博)100mg*6100mg*6(施博)干(施博)干混混60ml60ml(博拿)(博拿)100mg*6100mg*6v第四代:硫酸头孢噻利(丰迪)第四代:硫酸头孢噻利(丰迪)0.5g0.5g、头孢吡肟(马斯平)、头孢吡肟(马斯平)1g1g(达力能)(达力能)0.5g0.5g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1.1.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哮喘、血清病样反如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哮喘、血清病样反 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偶见过敏性休克;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偶见过敏性休克;2.2.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泻等;如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泻等;3.3.肠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维生素肠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维生素B B族和族和K K族缺乏族缺乏,严重时,严重时 可引起伪膜性肠炎;可引起伪膜性肠炎;4.4.肝毒性:肝毒性:使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指标的测定值使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指标的测定值 升高,程度较轻,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正常;升高,程度较轻,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正常;5.5.肾毒性:肾毒性:偶见蛋白尿和偶见蛋白尿和BUNBUN、、CrCr升高;升高;6.6.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7.7.造血系统毒性:造血系统毒性:偶可引起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偶可引起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8.8.““醉酒样醉酒样””反应: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抑制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抑制 乙醇脱氢酶的功能。
当患者饮用或使用含有乙醇的食乙醇脱氢酶的功能当患者饮用或使用含有乙醇的食 ( (药药) )物时,易于使乙醇在体内积聚,出现物时,易于使乙醇在体内积聚,出现““醉酒样醉酒样””反反应头霉素类v代表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立健诺)代表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立健诺)0.5g0.5gv作用特点: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素相作用特点: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素相似,最突出的特点,抗厌氧菌作用强于第三代头似,最突出的特点,抗厌氧菌作用强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脆弱类杆菌)孢菌素(脆弱类杆菌)v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肝肾损害、肝肾损害v注意事项:如欲使用,应进行皮试注意事项:如欲使用,应进行皮试ß-内酰胺酶抑制药v代表药物: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代表药物: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v作用特点:本类药物本身仅有很弱的抗菌作用特点:本类药物本身仅有很弱的抗菌作用,但与作用,但与ß-ß-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增强抗菌作用增强抗菌作用临床现使用品种临床现使用品种v半合成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 哌拉西林钠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新克君)舒巴坦钠(新克君)3.0g3.0g、哌拉西林钠、哌拉西林钠/ /他他唑巴坦钠(特治星)唑巴坦钠(特治星)4.5g4.5g、(、(他唑仙他唑仙))2.25g2.25g、(海他欣)、(海他欣)2.25g2.25g、、 阿莫西林钠阿莫西林钠/ /舒巴坦钠(威奇达)舒巴坦钠(威奇达)0.75g0.75g、阿莫西林钠、阿莫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强力阿莫仙)克拉维酸钾(强力阿莫仙)1.2g1.2g、(安灭菌)、(安灭菌)1.2g1.2gv三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 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舒普深)舒巴坦钠(舒普深)1g1g、(、(铃兰欣铃兰欣))0.5g0.5g 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钠/ /他唑巴坦钠他唑巴坦钠( (凯斯凯斯)2.0g)2.0g、、( (新朗欧新朗欧)1.0g)1.0g抗菌活性抗菌活性v哌拉西林哌拉西林/ /舒巴坦与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他唑巴坦: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链球菌、肠不动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v头孢哌酮头孢哌酮/ /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 /他唑巴坦:他唑巴坦: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粪肠球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喹诺酮类喹诺酮类PD特性与给药方案特性与给药方案喹诺酮类简介喹诺酮类简介v我院临床使用的喹诺酮药物均为氟喹诺酮类我院临床使用的喹诺酮药物均为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帕(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帕株沙星、莫西沙星等)株沙星、莫西沙星等)v呼吸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呼吸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氟喹诺酮类药效学氟喹诺酮类药效学v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v革兰氏阴性菌:大肠艾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革兰氏阴性菌:大肠艾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不动杆菌属、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流感嗜血杆菌等v非典型病原体: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非典型病原体: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v大部分对大部分对厌氧菌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差和肠球菌的作用差环丙沙环丙沙星星莫西沙莫西沙星星氟罗沙氟罗沙星星莫西沙莫西沙星星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1.1.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一般不严重,患者可耐受一般不严重,患者可耐受2.2. CNSCNS毒性:毒性:轻症者表现失眠、头昏、头痛,重症者出现精神异常、抽搐、轻症者表现失眠、头昏、头痛,重症者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惊厥等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慎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慎用3.3.皮肤反应和光敏反应皮肤反应和光敏反应:停药后恢复司帕沙星、洛美沙星和氟罗沙星反应:停药后恢复司帕沙星、洛美沙星和氟罗沙星反应最为常见,左氧氟沙星的光毒性最低最为常见,左氧氟沙星的光毒性最低4.4.心脏毒性心脏毒性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可引起心脏病患者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可引起心脏病患者Q-TQ-T间期延长,应间期延长,应避免与能使避免与能使Q-T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如胺碘酮等。
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如胺碘酮等5.5.对肝肾的损害:对肝肾的损害: 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6.6.对肌骨骼系统影响对肌骨骼系统影响 少数患者有肌无力、肌疼痛以及严重的关节疼痛和炎少数患者有肌无力、肌疼痛以及严重的关节疼痛和炎症等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症等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1818岁以下患者禁忌使用培氟沙星、氟罗岁以下患者禁忌使用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可引起肌腱炎甚至肌腱破裂沙星可引起肌腱炎甚至肌腱破裂临床药师临床药师临床医师临床医师医医疗疗质质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