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要点.docx

232页
  • 卖家[上传人]:通***
  • 文档编号:612430483
  • 上传时间:2025-07-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2.14KB
  • / 2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系 统 成 本 精 细 化 提 升 方 案 项目成本管控字典(安装工程) 2目 录序号管控内容序号管控内容1 通用1.1总体部署3 电气3.1配电柜1.2平面布置3.2配电箱1.3工期3.3母线1.4临时设施3.4电缆1.5管理费3.5线管、电线1.6BIM3.6桥架1.7机电精准预埋3.7开关插座面板1.8物资扫码超市化管理3.8灯具1.9制冷机房3.9防雷接地1.10机房逆作法4 暖通4.1制冷主机1.11焊接机器人4.2风机、空调器1.12劳务合同限价清单4.3空调末端2 给排水2.1水泵4.4风管2.2洁具4.5保温2.3阀门5 消防5.1火灾探测器2.4供水管5.2消防控制管线2.5排水管5.3喷淋2.6水箱5.4消火栓1.1 总体部署成本管控要点序号控制项管控点管控要素 特别关注牵头部门配合部门1目标成本成本测算1、测算时间:项目施工合同签订(项目开工)后,特大型项目 40 天以内,大型项目 30 天以内,中小型及以下项目 20 天以内;三边工程可分期测算,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超过 90 天2、测算分工:经理部商务部在市场部移交资料后,组建目标成本测算小组,对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和分配, 报商务分管领导审批。

      项目部负责编制施工图预算,经理部商务部提供测算所需依据资料并复核计算底稿3、测算评审:经理部商务部在收到成本测算依据资料后,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安监部、物资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召开测算评审会,评审确定项目的施工方案、资源配置、进度计划、分包分供模式等4、确定目标成本:4.1 、根据评审会确定的成本测算依据资料,相关部门完成询价和费用核定工作4.2 、商务部汇总各项费用核定表,确定目标成本并与项目签订目标责任状商务部物资部市场部项目部2深化部署深化设计1、深化内容:对业主方提供的图纸进行细化、固化和优化即业主方提供的图纸达不到直接施工深度(如节点不清晰、选用不符合工艺要求,不能反映专业、工序之间交叉协调部位、做法或空间关系;预留预埋定位不明确;专业设施参数不详等),专业承包商需要进行深化设计2、编制审批:2.1、项目自营:由项目部组织深化设计2.1、专业分包:由专业分包或厂家配合完成深化,项目部审核3、协调部署:3.1 、设计方:与业主和设计方沟通,了解设计意图、功能要求及设计标准,获取项目图纸供应计划并掌握供图动态3.2 、专业分包:协调各专业分包/厂家的深化设计工作,确保各专业深化设计进度、接口协调一致。

      4、进度安排:4.1 、项目深化设计出图计划和材料/设备报审计划应满足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施需求,原则上深化设计图纸应在对应部位施工前 60~90 天前完成、材料/设备报审应在该项采购前 90~120 天前完成4.2 、经项目部审核批准的深化设计出图计划和材料/设备报审计划,随工程总进度计划完成深化设计工作, 根据总进度计划定期组织检查,重点控制关键线路上深化设计进度5、深化质量:5.1、项目部需对项目设计文件、材料/设备报审文件的内容、格式、技术标准等进行统一规定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565.2 、专业分包商对自行深化设计的图纸、材料/设备报审文件内容进行审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之间的交叉接口审核;5.3 、深化设计出图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各相关方交底、学习,明确交叉环节的配合措施3综合排布部署BIM流程安排:1、图纸会审:向各专业下发施工图,制定统一的制图标准,清理建筑图、结构图,对各专业负责人进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核对各专业平面图及系统图2、初步深化:根据项目规模及人员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专业初步深化及机电综合管线图叠加及排布, 组织第一次协调会,拟定综合排布方案3、综合排布:按照排布方案完成机电综合管线图平面及剖面的绘制,组织第二次深化协调会,各专业会签后完成机电综合管线图整理、出图、报审。

      4、出图:深化排布图送审会签后,完成结构预留洞图、建筑砌体留洞图、各设备机房布置图、设备基础图、精装修末端器具综合配合图(含天花检修孔)出图工作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部门岗位工作安排:1、公司设计院:为项目设计、深化设计提供咨询与技术指导,并派设计师驻场协助项目设计工作2、项目总工:组织协调各部门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深化设计管理制度及出图细则;制定深化设计方案;协调解决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项目总工是本工程深化设计的总负责人3、设计部经理:负责设计部的管理职责;组织深化设计图的制作;审核深化设计图负责按程序向业主提交报审图纸方案,文件的签认与组织传递;参与业主的设计审核4、设计部:按出图要求绘制深化设计图纸;参与会审、交底,并根据交底记录调整深化设计图;按时提供符合要求的深化设计图;根据业主批复意见修改深化设计图5、工程部:参与图纸会审,并将问题及解决方案报送项目总工审批;协助设计部的设计工作6、物资部:向设计部提供准确、有效的设备、材料参数7、技术部:编制审核各种施工方案,协调方案与设计的配合问题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项目岗位工作安排:1、暖通设计工程师:负责暖通专业系统优化、参数复核计算及专业施工图、管线综合图的绘制工作。

      2、给排水设计工程师:负责给排水专业系统优化、参数复核计算及专业施工图、管线综合图的绘制工作3、电气设计工程师:负责电气专业系统优化、参数复核计算及专业施工图、管线综合图的绘制工作4、弱电设计工程师:负责建筑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深化设计,专业施工图、管线综合图的绘制工作5、钢结构设计工程师:负责机电系统和系统内设备的结构和支架的二次钢结构、各类支架、固定系统、维护通道护栏和通道安全系统、悬吊平台等的计算及图纸的绘制工作6、公司设计院设计师:项目开工后即随项目设计人员一起进驻现场,与项目设计部成员一起开展设计、深化设计工作完成专业平面图设计和管线综合图后撤场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评审原则:1、主干管线集中布置的原则:机电主干管线的布置在满足使用功能、路由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下宜集中布置系统主干管原则上应布置在公共区域,不允许布置在户内2、确定标高的优先排序原则:①排水管 ②电缆桥架③线槽 ④暖通管道 ⑤通风管道3、电缆桥架、线槽尽量高位安装,桥架(线槽)安装后预留放线的操作空间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 15 倍强弱电桥架之间宜有一定间距(参见桥架间距表),以免互相干扰,有条件时,可分别布置在走廊两侧。

      4、水管与电缆桥架、线槽应尽量错位安装,保证水管与电缆桥架平面不在同一路由5、遇管线交叉时,应本着“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原则避让,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护及更换管件6、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需考虑到以后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高度及位置7、风管布置在上方,带风口风管尽量在最下方,方便与吊顶风口衔接,如只能在上需预留出衔接吊顶风口的风管空间8、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原则上桥架距水管保温外壁≥400mm,如与电缆(动力、自控、通讯等)一起敷设,电缆应考虑设套管等保护措施;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电缆造成事故;当成排水管在桥架下方时,需为桥架预留出维修空间在管道密集的地方,尽量采用共用支吊架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9、压力流管道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介质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给水管道、消火栓管道、走廊喷水灭火管、热水管道、空调水管道等均为压力流管道压力流管道区别于重力流管道的主要特征是可以爬升重力流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流污水、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管道属于重力流管道。

      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且排放水流杂质多,容易堵塞,因此尽量水平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建筑空间及排水畅通管线交叉时,应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给予满足10、冷水管避让热水管,因热水管往往需要保温且造价较高11、平面与剖面对应:每个区域,最终出图时,管线位置、规格、标高,机电管线剖面图平面图保持一致综合协调过程中,剖面图作出调整时,平面图也作出相应调整12、在水平空间允许时,管线应尽量在同一高度的一个平面内展开,以利管线支架等的安装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设备机房排布原则:1、考虑最终所订设备尺寸,考虑其重量并预留安装基础;2、考虑设备在机房内的安装空间及美观性;3、设备管线及各种阀门的日常操作及日后维护方便4、方便施工的原则:充分考虑安装工序的条件,机电设备、管线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合理性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距离5、方便系统调试、检测、维修的原则:充分考虑系统调试、检测、维修各方面对空间的要求,合理确定各种机电设备、管线及各种阀门、开关的位置和距离,以及日常维护操作照明、通风如注意考虑日常操作与技术部商务部项目部使用的灯具要维护方便;各种水阀、风阀安装位置要操作方便;诱导风机安装后要使其出风不受遮挡,保证使用功能;水系统排空气时便于水流的组织排放等。

      预留洞排布原则:1、在绘制建筑结构预留洞图时应秉承结构安全的原则,机电管线穿越结构构件,其预留洞口或套管的位置、大小须保证结构安全2、框架柱身、剪力墙暗柱区域严禁开洞其他部位的结构梁、板、墙上开设洞口或套管原则上应预留3、穿过框架梁、连梁管线宜预埋套管,洞口宜在跨中 1/3 范围内,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宜小于梁高的 1/3, 且不宜小于 2004、楼板上预留洞口小于 300mm 时,板内钢筋不需截断绕过洞口即可;当预留洞口大于 300mm 时,需征得设计同意5、当结构梁上的预留洞口大于 100mm、结构墙(剪力墙)上预留洞口大于 800mm 时,需征得设计同意, 由设计单位出具结构补强方案方能确定6、剪力墙上的洞口宜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在端部或紧靠柱边7、二次结构墙上开设洞口大于 400 时须设置钢筋混凝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