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化学中考阅卷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doc
4页从化学中考阅卷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摘要:通过2013年化学中考阅卷发现,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书写化学符号、专有化学名词,规范计算题书写格式;细心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归纳并恰当表述; 合理结合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重视化学实验正常现象 和不正常现象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时在课 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习惯关键词:中考阅卷;学生;良好习惯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 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主倾向性,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 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学习行为 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 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 终身受益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和2013年常州中考阅卷信息, 本人认为九年级学生应该养成以下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一、规范书写的习惯 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化学专有名 词,正确书写化学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 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规范化学计算格式。
但在阅卷过程中 仍然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书写错误1. 专有名词错误,如椎形瓶、封液漏斗、铁夹台,石棉 网、堆坍钳、吸附等2. 元素符号、化学式错误,如CL、C1-1、cl-、C11-、 Clo2、C102、cl02、NaC03等;化学方程式缺少气体或沉淀 符号,条件缺少或写错如高猛酸钾制氧少“ f ”,甲烷燃 烧条件写成燃烧等3. 化学计算格式错误,解设物质质量时写成xg,关系式 或比例式缺失等因此建议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多练习巩固并严格要求,使 每一位学生能按照要求规范书写二、细心阅读和准确表述的习惯在中考阅卷和平时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读题不细心, 经常把一些答题要求看错如选择题中能和不能、有错误和 没有错误,填空题中填序号、名称、化学符号等今年中考 24题化学扑克(1)选项的“氢氧化钠”和“火碱”也符合 出牌规则,但许多人因漏选而填“三” ;(2)中牌面“盐酸” 因写成“HC1”而填错27题验证金属活动性时,题干给出 FeS04等选项,但有人却填FeC12o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和准确表达的能力较弱如26题(4)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A加热 高猛酸钾B加热二氧化硅C加热氯化钠,许多学生未将AC、 AB分别对比分析,因此出现诸如“含氧物质加热能产生氧 气”等不准确的表述。
同样29题,根据白色粉末A能溶于 水、使酚駄变红及加盐酸产生气体,学生也不能完整表述A 物质是“碱性可溶碳酸盐"的结论因此建议教学中要多注重细心阅读的习惯,如经常提醒 学生在做选择题时每一选项用“ 和“X”标记,填空题 用笔划出是填名称还是序号等同时对于提取信息和准确表 达,则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课堂完整准 确表述并加以评价,以此不断培养准确表述的习惯三、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有些学生学习比较呆板,在实际应用中把所学知识强搬 硬套,忽视客观事实例如12题防锈不合理的选项应是C (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而有人仅从理论上认为扶手涂防 锈油是正确的防锈方法31题,发现火柴不能直接将干燥的 木炭点燃,为顺利生火,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又有学生脱 离生活实际,很牵强地采用将木炭粉碎后用火柴点燃的方 法同样在化学实验学习中,部分学生只看到表面现象或标准现象,对于非正常现象有时视而不见,严重脱离客观事实 例如27 (3)将从青色溶液中取出的锌片表面附着的粉末检 测,有铁的理由除反应生成铁外,另一原因的表述中,部分 学生未能从实际考虑得出生成的铁被铜粉包裹的理由因此建议教学中,化学知识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创 设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和客观实际的情境。
重视实验过程 中的常规现象,同时不忽略异常现象,并进行研究,培养学 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精神除上述以外,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方面教师 要多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结 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因势利导,为学生良 好习惯的养成提供各种机会,从而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化 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参考文献:任宝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化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❷编辑司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