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二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点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解析.pdf
15页1 考点 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 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正误判断(1)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 ) (2) 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性( ) 提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3)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 2. 跨膜转运与膜泡运输的正误判断(1) 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 提示易化扩散也需要载体蛋白2)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 提示低温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影响主动转运3)O2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线粒体( ) 提示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为扩散4) 物质通过易化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 提示物质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ATP 5) 如图所示物质P和 Q跨膜出细胞,则物质P和 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 ) (6)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其方式分别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 (7) 在如下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中,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 2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 植物细胞与渗透系统项目渗透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图解基本条件半透膜;浓度差原生质层选择透性膜;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的发生当 S1浓度 S2浓度时,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上升当 S1浓度 S2浓度时,由S1S2的水分子数多于S2S1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下降当 S1浓度 S2浓度时,由S1S2的水分子数与S2S1水分子数相等,漏斗液面不变2.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观察应用(1)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项目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0.3 g/mL蔗糖溶液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2) 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注意事项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本实验过程中,前后形成自身对照。
引起质壁分离的两种原因(3)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拓展应用3 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待测成熟植物细胞 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镜检发生质壁分离是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是死细胞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成熟植物细胞 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成熟植物细胞 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镜检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 KNO3和蔗糖溶液 ) 成熟植物细胞 不同种类溶液 镜检只发生质壁分离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KNO3溶液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比较2.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 物质浓度 ( 在一定的范围内) (2) 氧气浓度4 (3) 温度3. 有关物质跨膜转运的6 点提醒(1) 各种离子和脂溶性差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时,如果顺浓度梯度发生则为易化扩散,如果逆浓度梯度发生则为主动转运例如, K由组织液进入神经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2) 跨膜转运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动力来自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其与膜的选择透性有关,其不但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3) 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但不一定都会消耗能量,如易化扩散中载体蛋白形状的变化4) 胞吞和胞吐是借助膜的融合完成的,其动力来自ATP供能, 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 理解原理, 掌握影响因素: 氧气浓度是通过影响细胞需氧呼吸速率来影响物质转运中的能量供应,但氧气浓度为零时,厌氧呼吸也能为其提供能量;温度可影响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的转运速率6) 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转运实现的,都具有选择性题型一考查扩散和渗透的过程1. 植物体内有三个相邻的细胞a、b、c,已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 bc,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细胞液的浓度高,则吸水能力强,a的细胞液浓度最高,c 的细胞液浓度最低,b 介于5 a、c 之间,因此选C2. 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其原因是( ) 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答案B 解析水分子从低浓度区域( 水分子相对数目多) 渗透到高浓度区域( 水分子相对数目少) 。
干涩的感觉”是黏膜细胞失水所导致的题型二考查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及原因3.(2018 宁波十校9 月联考 ) 如图表示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b 的颜色逐渐加深B.c 的浓度比外界溶液浓度低C.b 的浓度逐渐减小D.原生质体体积变大答案A 解析质壁分离过程中,b细胞液不断失水,颜色加深,A正确;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可知 c 表示外界溶液,B错误; b 细胞液的浓度因为失水而逐渐增加,C错误;原生质体体积因为失水而变小,D错误4. 在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升高,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失水能力逐渐减弱;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失水能力增强题型三考查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6 5.(2017 浙江吴越联盟二模) 如图为质膜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中E、F、 G和 H表示膜的组分,和表示物质跨膜转运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 E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B.与 H分子一样, G分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C.过程中,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消耗能量D.甘油以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答案D 解析E是糖蛋白,对于细胞识别起重要作用,A正确; G是镶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 正确;表示主动转运,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消耗能量,C 正确;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不是易化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6.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 和 b 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膜结构的排列方式不同B.Na通过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ATP C.b 可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将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答案B 解析题图是磷脂分子,不同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相同,A项错误; Na内流通过进入细胞是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B 项正确;据糖蛋白可判断,为细胞膜外侧,氧气应从细胞外侧向细胞内侧扩散,C 项错误;将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是通过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项错误题型四考查代谢中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7. 观察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转运速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和K进入细胞的图像是( ) 7 A.和 B.和C.和 D.和答案C 解析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物质转运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都需要载体蛋白,主动转运还要消耗能量,据此可确定为扩散,为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为扩散或易化扩散,为主动转运,为扩散,为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扩散( 渗透 ) ,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综上所述,选择C项8.(2018 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 图 1、 2 为各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示意图,图 3 表示葡萄糖出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中 B代表膜上的载体蛋白,在转运过程中要变形B.甘油的跨膜方式可用图2 甲表示C.图 3中处葡萄糖的跨膜方式是主动转运D.图 3中处 Na的跨膜方式可用图2 中的乙表示答案C 解析图 1 中 B代表的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载体蛋白在转运A的过程中要变形, A项正确;图 2 中甲所示的物质转运速率与细胞外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运输方式是扩散,甘油跨膜方式为扩散,可用甲表示,B项正确;图3 中处葡萄糖的跨膜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8 为易化扩散,C 项错误;图3 中处Na的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可用图 2 中的乙表示,D项正确一、选择题1.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A 解析分析图解, 蔗糖水解成单糖后,单糖可以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进入薄壁细胞,A 项正确;从图中看出,筛管中单糖浓度高,薄壁细胞中单糖浓度低,即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 项错误;图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项错误; 图中显示, 蔗糖需要水解成单糖才可以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项错误。
2.(2018 温州测试) 如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被动转运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离子进入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转运3.(2018 浙江台州9 月模拟 ) 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 蔗糖溶液中的示9 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 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 蔗糖溶液中, b/a 值将变小C.b/a 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 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 解析图示为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植物细胞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故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 a 仍将保持不变;若在质量分数为40% 蔗糖溶液中,与图示相比,a 不变,但因失水更多而 b 变小,所以b/a 将变小,可见b/a 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图中a 表示的是细胞长度,但b 表示的并不是液泡的长度,而是失水后的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的长度4.(2017 杭州一模) 某种物质转运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转运方式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B.该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物质C.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后会发生形变,这种变化需要消耗能量D.根吸收土壤中的离子属于该转运方式,而海水鱼的鳃向体外排盐不属于该转运方式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物质进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且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协助, 其方式是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A、B正确;由题图可知,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后会发生形变,且需要消耗能量,C 正确;根吸收土壤中的离子和海水鱼的鳃向体外排盐都属于主动转运过程,D错误。
5.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10 答案B 解析选项 A、C、 D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