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茶叶贸易.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45550904
  • 上传时间:2024-0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2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茶叶贸易摘要: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这五个通商口岸,即开启了著名的“五口通商”时代在五口通商当中,最初以广州作为出口茶叶的主要城市,继而上海作为通商口岸之一,以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取代了广州的地位后期一些外国人在我国开设茶叶贸易机构,国内相当数量的茶庄、茶肆等成为茶叶出口贸易的中介,基于以上发展情况,我国的茶叶贸易获得较快的发展在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进程中,曾一度出现“繁荣期”,同时也出现过“瓶颈期”但最终在历史上创造了对外茶叶贸易的黄金发展时期,其对现今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五口通商;对外茶叶贸易 历史上有名的“五口通商时期”,主要分布在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几个地方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茶叶的出口对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英国获利最大[[] 胡乐伟.一口通商后广州港茶叶贸易的盛衰变迁及其影响[J],农业考古,2011(4).]在五口通商口岸中,广州由于在地理位置、运费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一、广州由胜而衰的茶叶经商之路 继而上海成为茶叶发展的新高地 当时广州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缔结经商茶叶的一个重要枢纽,茶叶产地主要是以华东为主,但是华东与其他地区的辐射距离比较远,不能满足茶商们多样化的经营需求,因此上海就成为我国对外茶叶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

      时下,上海具有卓越的地理优势,它与江苏、浙江等地方相邻,从上海向其他地区运送茶叶到国外,具有一定的运输成本优势比如说宁波靠近上海,在该地生盛产的茶叶就成为不少外商的首选货源[[] 俞其坤,宿迷菊.清代茶叶贸易兴衰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7(2),P43-47.]而相比较来说,厦门和武夷山虽然盛产茶叶,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局限,导致交通不便,在很多商户看来在此进行茶叶交易,会大大增加成本,降低自身的经营效益所以很多茶商会选择经过上海进行茶叶交易从广州的由胜而衰再到上海的盛极一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外贸易的过程当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它是后期茶商获得利润创收的关键所在在当时我国的茶叶对外贸易当中,与上海相邻的一些城市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创收,相继通过上海进行茶叶交易,可见地理位置优势在对外贸易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口通商时期,再进行对外茶叶贸易时,还需要考虑海关的问题鸦片战争之后,道光二十二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其余四口只征收华商民船货物关税而在重新通关之后,五处海关开始普遍收取贸易的各种关税,比如说各类商税、华税、常税,对外征收的夷税,或者洋税。

      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五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茶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成为时下茶叶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此时清朝的海关有新关与旧关的称谓,新关是指洋关,指海关中由税务司管理,随后进行管理出口税务的机构而旧关则是由海关监督管理民国国内贸易的机构 二、 外国人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的茶叶发展情况当时由于我国的茶叶纷纷进入国外市场,国外茶商大佬们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语言交流障碍、饮食水土问题、茶叶经营贸易制度等[[] 胡刚.近代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盛衰[J],中国经济问题,1985(1),P89-93.]由于当时两国在茶叶经营贸易制度上的不同,在交易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分歧,加上语言交流障碍的问题,使得彼此的沟通交流陷入了僵局,这些因素成为制约当时我国茶叶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一个发展形势之下,国内的茶行成为外国机构的中介,主要负责翻译,在茶叶经营贸易制度上逐步改良,对于各项贸易制度进行修改以符合当时的茶叶贸易方式,满足当时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性需求国内一些中介机构为外国人提供各种技能服务时,还包括在茶叶的经营管理、对茶农技能的培训,茶叶的分拣与加工等多个方面,从而满足外国机构在我国进行茶叶经商的需求[[] 曹英.论五口通商时期香港与内地贸易制度[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3),P32-36.]。

      三、五口通商时期的一些发展的优点与不足3.1 五口通商时期发展性优势在五口通商时期,由于茶叶的销量逐步增加,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五个通商贸易口的销量逐年递增,对当时国内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茶叶创收收入成为我国经济创收的重要来源,一些茶商大佬们搭上茶叶对外贸易的经济快车,不断地增加自身的创收,因此这些茶商们成为当时第一批先进的民族创业者[[] 林日杖 .五口通商时期外商在华经营策略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P114-118.],对我国民族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在开辟了五口通商贸易之后,我国的茶叶给国外茶佬们创造了一条有效的致富之路,当时的茶叶销售到世界各个国家,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茶叶出产国[[] 刘少明.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福州港茶叶贸易变迁与启示 优先出版 [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6(5),P65-73.]这样的一个茶叶对外贸易证明了我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互惠互利的,这是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基本准则而这一重要基本贸易准则,成为现今贸易准则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2 五口通商时期的发展性不足在五口通商时期,虽然茶叶的销量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因素:一是我国茶叶对外贸易是在国内进行,但是遭到了美国、英国等茶商机构的垄断[[] 郑乃辉,杨江帆.论五口通商至清末福建茶叶的发展与进步[J],2006(5),P89-93.]。

      英国、美国从中赚取的利润降低了我国从事茶叶贸易的利润来源;二是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整个茶叶市场不够完善,故而部分茶叶的收入跟不上茶叶价格的上涨空间,很多茶农、茶商创收效益每况愈下;三是虽然茶叶对外贸易收益不断上涨,但是当时清政府施加了各种赋税,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茶农的经营负担,导致了茶叶销路开始下滑 3.3 外国商户进入中国的一些利弊分析外国商户进入中国,促进了当时国内贸易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不仅在经济上相互促进,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是就当时国内的贸易形势而言,无法为茶叶的贸易之路开创一个更为繁荣的发展环境,很多进入国内的茶商们开始撤回,一些茶商们在“赚得一笔”之后开始观望其他的创富机会[[] 戴一峰.五口通商时期的福建对外贸易[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1),P54-60.]茶叶的规格化、批量化发展并未形成一个发展热潮,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经济贸易体制是分不开的 四、五口通商贸易时期对外茶叶贸易对现今我国贸易发展的启示4.1 对外贸易需要从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层面考虑不管是从广州兴起的茶叶销量提升亦或是到后来上海盛极一时的茶叶对外贸易,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地理位置优势,地理位置在我国对外贸易当中起到了独特的发展性作用。

      站在茶商的角度来看,减少交通运输方面的成本支出,能够更好地增加茶商的创收效益;站在外国贸易商户的角度来看,交通便捷可以更好地提升彼此沟通的顺畅度,减少各类交通运输带来的成本支出;站在彼此合作的层面来看,交通位置便捷,能够有效地完善彼此的合作关系,为彼此经济创收效益的提升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4.2 贸易体制的独立是确保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政策在五口通商贸易时期,由于当时美国、英国对我国茶叶市场的垄断,使得我国在茶叶经营方面的创收效益逐步降低当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言,其必须要保持自身贸易体制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尽快进入全球对外贸易发展的行列中,获得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贸易发展进程中,要加强政策发挥的作用,提升贸易环境的稳定安全性,完善法律法规的合理有效性,确保当下的贸易发展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结论在五口通商时期,我国在茶叶销量提升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这与当时的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现今依然值得我们加以借鉴:保持自身贸易的独立性,改善贸易体制;专业规格化加强茶叶的精细加工程序,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各类茶叶配套服务,在茶艺、茶叶种类、茶叶产地等方面加强茶叶的创收效益;逐步细化合同条款,确保彼此合作的顺利展开;针对于各类变动事宜,可以进行逐步逐项调整。

      随着我国贸易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市场的发展当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最佳的经济利润而在对外贸易的过程当中,地区因素、语言因素、沟通发展因素等,都成为对外贸易发展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解决这些要素,是提升我国贸易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1]胡乐伟.一口通商后广州港茶叶贸易的盛衰变迁及其影响[J],农业考古,2011(4).[2]林日杖 .五口通商时期外商在华经营策略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3]胡刚.近代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盛衰[J],中国经济问题,1985(1),P89-93.[4]曹英.论五口通商时期香港与内地贸易制度[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3),P32-36.[5]林日杖 .五口通商时期外商在华经营策略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P114-118.[6]刘少明.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福州港茶叶贸易变迁与启示 优先出版 [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6(5),P65-73.[7]郑乃辉,杨江帆.论五口通商至清末福建茶叶的发展与进步[J],2006(5),P89-93.[8]戴一峰.五口通商时期的福建对外贸易[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1),P54-60.[9](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第144卷,职官考30,民国景十通本。

      [10]赵尔巽:《清史稿》,卷20,本纪20,文宗本纪,民国十年清世纪馆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