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清***
  • 文档编号:615058380
  • 上传时间:2025-09-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8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登高提供者:单位: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登高》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包括对诗句的理解、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登高》中的意象分析、杜甫诗歌的特点以及如何从多个角度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等知识点此外,还会涉及到诗人杜甫的生活经历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掌握杜甫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语言的感知与运用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鉴赏诗歌的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杜诗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情境模拟法、诵读法、品读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落木萧萧下” 等,体会其如何为全诗奠定沉郁悲凉的基调,并感受杜甫诗歌语言凝练、意蕴深远的特点。

      2)通过诗歌中 “悲秋”“艰难”“苦恨” 等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杜甫的 “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 三层情感,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交织3)在朗读与赏析中,引导学生体会杜甫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并尝试通过诵读表达诗歌的情感内涵,提升对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教师: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刚刚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体验了他豪放不羁的风格今天,我们将走近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杜甫,并深入学习他的作品《登高》通过这首诗,大家可以感受到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生:专心听讲,表现出对杜甫及其作品的兴趣)二、诗人生平与背景介绍教师:古人云:“知人论世”,因此在品味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一)杜甫生平教师:杜甫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年轻时,他曾怀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情壮志在长安十年,他曾历尽贫寒,过着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的生活他曾经全家吃草度日,甚至幼儿因饥饿而夭折他还经历了安史之乱,流亡四年,饱受战乱之苦在叛军营中被扣留九个月,遭受种种侮辱。

      逃出后,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晚年在成都居住,草堂简陋不堪,漂泊他乡十一年,生活依赖朋友救济最终在五十八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多难学生:认真做笔记,并对杜甫的人生经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二)写作背景教师: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已经55 岁那年秋天,他在夔州的一个山上远眺,面对茫茫秋景和滚滚长江,联想到自己的遭遇,百感交集,于是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生:点头表示理解,并对杜甫当时的处境有了更深的感受)三、朗读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登高》,感受其中的情感1. 听教者朗读教师:请大家先听我朗读一遍《登高》生:认真聆听,初步感受诗歌情感)2. 自由朗读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注意语调和节奏生:自由朗读,尝试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3. 个别学生朗读教师: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朗读学生甲:朗读)(学生乙: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掌声)4. 听录音朗读教师:我们现在来欣赏一段名家的录音朗读生:认真聆听,感受名家的朗读技巧)5. 集体朗读教师:最后,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首诗全体学生:齐声朗读,声音洪亮)四、赏析教师:刚才大家在听录音时,已经被这首诗深深打动了不仅是因为朗诵得好,也因为这首诗本身写得很出色。

      明代胡应麟曾评价此诗为 “古今七律第一” 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一)前两联教师:本诗是杜甫登高之作,请你们找出诗人描写的景物生:纷纷回答:“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教师: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生:思考并回答:“悲凉、悲壮”)教师: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生:思考并回答:“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教师:明确: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四句描写八种景物,语言凝练情感:悲凉、悲壮风急:秋风凛冽,让人感到寒冷和凄凉天高:广阔的天空,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猿啸哀:猿猴的啼叫声增添了一层悲怆感渚清沙白:清澈的水和白色的沙滩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鸟飞回:为何是盘旋飞行的鸟?可能因为风大,这也象征着诗人处境的艰难落木萧萧下:落叶给人以生命短暂之感不尽长江滚滚来:永不停息的江水给人以时间无穷之感!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教师:因这些景物蕴含了作者的情感,所以在朗读时,请带着情感去读全体学生:齐声朗读前两联)(二)后两联教师:那么,诗人究竟在悲什么呢?(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出来,最好每句诗中找出两个重点词,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离家多年,有家难归”、“晚年多病,孤苦无依”、“国事艰难,壮志难酬”、“人生潦倒,销愁无途”)教师:具体分析:离家多年,有家难归“作客” 意味着寄居他乡,漂泊不定。

      常” 说明诗人经常在外漂泊,多年来一直是这样万里” 表明离家很远,难以归家(交通不便,加上诗人困顿的处境)悲秋” 秋季给人带来天然的悲凉感晚年多病,孤苦无依“百年” 即暮年,此时杜甫已经55 岁多病” 多年的漂泊使他身患多种疾病登台” 即登高;古人常在重阳节登高,带着亲朋好友,而杜甫却是独自一人!他的朋友如高适、严武等都已经去世,杜甫只能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国事艰难,壮志难酬“艰难” 指国家动荡不安,或也可指个人生活的艰辛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国家依然动荡,这让杜甫非常悲痛!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一生的追求年轻时,他曾有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抱负即使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他依然心系天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人生潦倒,销愁无途“潦倒” 既有个人生活上的潦倒,也有国家形势造成的困境国家和个人的苦难交织在一起,让杜甫忧心忡忡喝酒解愁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杜甫却 “新停浊酒杯”,“新停” 意为刚刚停止喝酒,原因可能是因为身体不允许,或是经济困难,没有钱买酒教师:因此,我们在朗读时应当缓慢一些,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全体学生:齐声朗读后两联)五、整体小结教师: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思考,“悲秋” 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生:思考并回答:“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之秋”)教师:2. 总结:自然之秋:秋风萧瑟,景物凄凉,自然界的变化令人感到悲伤人生之秋:诗人年老体弱,漂泊在外,无依无靠,人生境遇令人悲叹国家之秋: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国家的不幸令诗人忧虑教师: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杜甫个人的悲凉,也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切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环境,心系国家,关注民生全体学生:点头表示理解,并对杜甫的诗歌和生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后作业(1)结合《登高》的诗歌内容,自选角度,分析杜甫在诗中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2)比较杜甫《登高》与李白《蜀道难》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中语文】《兼爱》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高中语文】《上图书馆》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高中语文】《致云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安徽省皖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破茧成蝶重塑自我--中职生学习适应障碍的个案辅导.docx 甘肃省白银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背记手册(新教材).docx 安徽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新教师站稳讲台的30条“避坑指南”.docx 丁颜《鸽子的环》阅读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第一单元晨读配套练习(教师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第二单元晨读配套练习(教师版).docx 王松《红骆驼》阅读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背记手册(新教材).docx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