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4页情深深,“隔”重重——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把握词作的情感基调,背诵全词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词人的情深深,赏析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根据学习提示,分析词作中的“隔”重重文化传承与发展:深切体会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感受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教学重点】体会词人的情深深,赏析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根据学习提示,分析词作中的“隔”重重教学难点】深切体会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感受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心目中最动人的爱情是怎样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在我心中,最动人的爱情,是时光深处的静水流深,是历经聚散离合后灵魂依旧的相望与相守它不止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刹那心动;更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定与恒久 然而,最深的情,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哪怕隔着千山水万重,它也能够跨越生与死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月光,走进《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触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二、走近作者播放视频,时长7分08秒三、写作背景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 1065年)就去世了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但苏轼对亡妻依旧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的“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四、听诵读+齐读播放视频,时长1分03秒五、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一) 情深深1.浏览全词,请你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明确:名词:乙卯正月二十日、十年、千里、泪动词:思量、难忘、相顾无言、肠断形容词:孤、凄凉、尘满面、鬓如霜2.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明确:思念、悲伤、痛苦、哀怨3.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手法)明确:(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词的开篇即强烈的直抒胸臆 “十年”强调时间久,体现作者对亡妻长久的思念;“茫茫”既写生死相隔的茫然感,又体现内心的迷茫与痛苦;“不思量”与“自难忘”形成了情感上的矛盾张力,真实再现了作者虽不愿触及却无法摆脱的思念。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孤坟”:借景抒情,“千里”写空间距离遥远;“孤坟”营造出孤独、凄凉的氛围无处话凄凉:直抒胸臆,写出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凄凉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运用了比喻和细节描写,将一个饱经风霜,会尘满面、鬓角如霜、生活坎坷的老者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忽”字写出梦境的突然,表现出词人对亡妻的思念已深入潜意识,不经意就会浮现 “小轩窗,正梳妆”:运用白描手法,生动再现了往昔夫妻恩爱的场景,以乐景衬哀情,更显今日的哀伤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时无声胜有声,运用夸张手法,通过“泪千行”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梦中重逢时的复杂情感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 一词,表明是词人的想象,从对面落笔,设想亡妻在明月照耀下的短松冈上,年年为思念自己而痛苦断肠,运用对写法,深化了情感明月夜,短松冈” 以景结情,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让读者体会到苏轼在梦醒后那无尽的哀伤与思念4. 从整首词来看,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明确:虚实结合 上阕写实,“十年生死两茫茫”直白道出夫妻生死相隔十年,思念难抑,干里孤坟无处诉凄凉,“尘满面,鬓如霜”尽显沧桑。
下阕写虚,“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描绘美好梦境,与现实反差强烈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尽显梦中深情 结尾“料得年年肠断处”虚中含实,借想象强化对亡妻的思念,虚实交融,将悼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二) “隔”重重1.在与王弗的爱情里,最让苏轼痛彻心扉的是什么?明确:隔播放视频《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时长5分48秒2.情深深,“隔”重重词中提到了哪些“隔”?明确:①生死,是一种“隔”;(生死之隔)②妻子葬于千里之外的故乡,是一种“隔”;(时空之隔)③岁月沧桑,即使相逢夜认不出,又是一种“隔”;(今昔之隔)④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还是一种“隔”言语之隔)3.如果你是苏轼,经历这十年,你觉得你心中最凄凉的是什么呢?明确:失去妻子的生死相隔的孤独和思念;政治上的起伏与贬谪带来的巨大落差4.请结合你对苏轼的了解,说说你能从苏轼身上学到什么?明确:十年时光,足以改变许多人和事,但苏轼对王弗的思念却从未褪色这份跨越生死的深情,源于他对美好情感的坚守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会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在名利的追逐中迷失自我 但苏轼用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要守护好内心的那份纯真与美好。
爱妻的离世,无疑是他生命中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以笔为剑,将内心的情感化作动人诗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各种挫折,也许是事业的低谷、学业的困境,或是生活的磨难 但苏轼的经历告诉我们,痛苦并不可怕,逃避才是真正的懦弱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磨难,都会使我们变强六、课堂总结十年生死,阴阳两界,苏轼以一词凿穿时空的壁垒茫茫”是生死之隔,“千里”是山河之阻,“尘霜”是岁月之痕,却无一能斩断刻骨相思梦中轩窗梳妆的温存,与醒后明月松冈的孤寂,织成一场虚实交织的泪与梦他的笔触如刀,剖开“不思量,自难忘”的矛盾深情——愈是压抑,愈是汹涌;愈是无言,愈是震彻心魂这首词不仅是悼亡的绝唱,更是对人间至情的终极叩问:何以跨越生死?唯有情深入骨,方能以梦为舟,以泪为桨,渡尽“隔”重重七、课后作业学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能写诗词请以《江城子•黄泉答子瞻》为题,以苏轼亡妻王弗的口吻尝试按照《江城子》的词牌格律,创作一首答复词格式: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 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作业参考:江城子·黄泉答子瞻十年泉路两茫茫,不思量,自难藏夜半松涛,犹带旧时香若使幽明通尺素,应写尽,泪千行 小轩曾共理残妆,月冰凉,鬓如霜人世苍苍,何必语凄凉?但惜君身霜鬓重,休念我,莫神伤——拟王弗口吻复东坡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