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基础教学].doc
3页蜜 蜂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
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
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3分) 答: 9、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0、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
4分) ⑴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2分)答: ⑵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1.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3分)答: 12.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答: (二)(13分) 好梦何必成真 周国平 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②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
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
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我把第一种梦称做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做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安静》,略有改动)13.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0个字)(3分)答: 14.第⑤段中,作者引用古代樵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答: 15.作者论述的“第二种梦”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6.结合全文,揣摩加点词语,谈谈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4分)答: 1教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