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住长江头全诗.docx
3页君住长江头全诗君住长江头全诗《卜算子》作者:李之仪原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注释: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 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 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2、 思:想念,思念3、 休:停止4、 己:完结,停止5、 定:此处为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 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诗意: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 同喝着长江的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 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 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 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 词此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 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 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 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 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 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 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 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 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 “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 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 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 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己”这样的口吻,一 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己江水永无不流 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 己,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己,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己,自然也就希望“君 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 的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己的别恨便化为 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 恨何时己”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 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 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的原因;“此恨何时己”,是“不见君”的结果;“君 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的交织有恨的原因是“不见君”无 恨的原因是“不相负”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相隔千里的天然障碍,又是一 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 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 无穷这样新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思、明净的语言、复沓的句法的结合,构成了这首词特有的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