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的应用.docx
5页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在儿科的应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是从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浆分离提出的免疫球蛋白G(IgG)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提炼生产和血浆内感染因子监测与杀灭技术的提高,国产 IVIG已达到国家血的制品监查质量标准,可供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已应用IVIG治疗50多种疾病,疗效疗效良好,副作用少,在危重症的抢 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 丙种球蛋白的药理作用1抗感染IVIG中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和抗CMV抗原多种功 能,IVIG中还存在抗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SPD-A )和抗葡萄球菌肠毒素抗体, 可直接中和毒素使其血浓度下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2. 抗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IVIG直接抑制未成熟T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从而抑制了细胞因子、炎性介质(IL -2.3.4.5.10和TNF-)的分泌与产生,IVIG中有特异性抗IL-1、LI - 6、IL -8和TNF抗体,可直接中和这些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使其血中浓度下降IVIG中大量IgG的Fc段可与吞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其不能与自身抗体以及 相应的细胞因子结合,吞噬细胞不被激活,故使机体组织和细胞不受破坏3. 免疫调节作用IVIG对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增强作用,提高了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大量IgG可与患者血中抗原结合,改变其比例,使免疫复合物分子变小,不易沉积, 从而避免补体激活沉积后产生的免疫性血管内炎症故IVIG在临床上可有效地治疗 过敏性紫瘢、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疾病二、 丙种球蛋白的投药方法1. 目前主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2. 肌肉注射其容量有限,并起效缓慢,局局部刺激性大,现多不用。
三、 IVIG的临床应用1. 细菌感染性疾病a. 新生儿及早产儿败血症早产儿因胎盘转移输送的母体IgG不足,血清IgG水平较低,故可考虑用IVIG预 防治疗方法:新生儿细菌感500mg/kg.d,每周一次共4次早产儿细菌感染500 - 750mg/kg.d.每2周1次,共3次b. 烧伤脓毒败血症细菌所致的脓毒败血症是导致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烧伤 面积的烧伤后的时间在关,烧伤后48小时内IgG水平下降,主要与IgG的分解有 关,而与合成速度无关常用剂量为 400mg-750mg/kg.d2. 病毒感染a, 巨细胞病毒感染IVIG能防止或缓解病毒感染,尤其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为著常用方法400 - 500mg/kg.d,每周1次,连用4 - 8周b, 其它病毒感染IVIG对埃可病毒、EB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感染有治疗作用,可使症状得 到缓解常用方法:200 - 300mg/kg.次,2-3天重复1次,共2次3. 血液系统疾病a.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VIG通过干扰对被抗体覆盖的血小板脾脏FC受体介导的免疫清除过程而起作用, 其它作用机制包括阻断网状内皮系统、免疫修饰的抗特异性抗体 常用剂量:400mg/kg.d,连用5天。
亦可用1000 - 2000mg/kg.d,用1-2天b. 粒细胞减少症IVIG通过阻断FC受体及减少抗中性粒细胞抗菌受体的合成而起作用,IVIG可改善 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化性,对抗抗中性细胞抗体 常用剂量:400mg/kg.d,用1-3天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是治疗自体免疫性溶血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由IgG型溶血性抗 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效果尤为显著剂量:1000mg/kg.d,每2天1次,共2次或400mg/kg.d,连用5天d.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IVIG能有效的降低感染,改善出血和贫血症状,使病情得到好转剂量:400mg/kg.d,每隔3周1次,共6次e.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急性再障预后差,病死率高,大剂量IVIG可起到清除侵入骨髓干细胞及微环境中 造成干细胞生长抑制的有关病毒的作用,并有可能清除造成部分再障发病的病毒感 染,并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杀伤某些抑制干细胞生长的淋巴细胞克隆,与干扰素等淋 巴因子结合,去除对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常用剂量:1000mg/kg.d,每4周1次,显效后延长间隔时间,共4-10次4, 结缔组织病a. 川畸病早期使用IVIG能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并能显著减少发热及急性期 反应的实验室异常指标,有迅速的全身抗炎作用,常用剂量400mg/kg.d,连用5天,或2000mg/kg.d,只用1次,如无效可追加1次, 追加剂量为1000mg/kgb.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VIG对严重急性期SL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使病情得到持续的缓解,但对慢性 病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常用剂量150 - 400mg/kg.次,连续2-5天。
5. 病毒性心肌炎IVIG通过共特异性中和抗体而实现保护心肌的作用,并可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使其不发生炎性病变,但其治疗方案和安全性尚须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探讨6. 难治性肾病综合症有人采用IVIG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剂量为200 - 300mg/kg.d,连用5天为1疗 程,间隔10天再重复1个疗程,对消除尿蛋白及浮肿有较好的疗效7. 神经系统疾病a. 癫痫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某些癫痫患儿存在着免疫状态异常的现象,IVIG通过免疫 调 节机制而起治疗作用低温乙醇处理后的人血丙种球蛋白含有补体结合物质的FC段,具有较好 的抗惊 厥作用常用剂量:400mg/kg.d分别在第1、15、21天静滴,多数病例在治疗2个月内癫 痫发作完全控制,b. 重症肌无力(MG)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包括用抗胆碱酯酶和延长运动肌终板的信号以 及免疫抑制疗法临床研究,IVIG可导致神经方面的改善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降低常用剂量:150mg/kg.d,每日1次,共3-5次c. 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免疫反应参与的疾病,据报道血浆交换或IVIG可使病情 得到缓解,特别对重症病例IVIG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剂量:150 - 500mg/kg.d,共 3-5 天d. 多发性硬化(MS )M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脱髓鞘病,而且免疫因素起一定的作用,因此应用IVIG后可 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得到迅速好转常用剂量:150 - 500mg/kg.d,每周1次或4周1次8.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开始时血清中出现胰岛细胞特异性 自身抗体,IVIG可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的辅助疗法,可使病情得到长 时间的部分缓解常用剂量:150mg/kg.d,3 - 5次为1疗程9. 大疱性新生儿脓疱症大疱性新生儿脓疱症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发疱性疾病,由识别基底抗原的自身 抗体所导致,常规治疗主要为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治疗IVIG可得到迅速但暂短的疗效,若与类固醇联用则其效果较佳常用剂量:150 - 500mg/kg.d,3-5天为1疗程10. 艾滋病艾滋病患儿因机体抵抗力低下,IVIG可起到预防严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作用,使败血症发生率减少,存活率上升常用剂量:400mg/kg.d,每3周1次四、IVIG疗法的副作用与对策1. 副作用a. 过敏反应发生率:1-15%,若用量>1g/kg,副作用增多表现:多在输液30分钟内出现,表现为暂时性发热、畏寒、及皮肤潮红、胸闷、 心悸、恶心或呕吐,极少数发生哮喘与过敏性休克在原发性IgA缺乏症患儿,因其血清中存在IgE和IgG同型抗IgA抗体,IVIG中 多少含有IgA,故静点IVIG时易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故此类患儿不宜使用IVIG。
b, 并发感染国外报道应用IVIG可产生丙肝、非感染性脑膜炎、艾滋病、急性溶血和肾功能减 退,国内尚无如此严重的副作用报告2. 对策a. 控制IVIG的输注速度和剂量推荐静脉点滴2.5%浓度的IVIG溶液以0.5 - 5.0mg/kg.min为宜每天剂量为400mg/kg.如病种与病情需超大剂量(>1.0g/kg.d)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随时调整 点滴速度与剂量,必要时用地塞米松2.5 - 5.0mg/次静注缓解b. 预防过敏反应:对有各种过敏史患儿,用IVIG前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或地塞米 松预防十分必要c. 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了解该病发病机理基础上,选择性地应用IVIG在常规治 疗该病有效时,亦不首选IVIG,因该药价昂贵,无原则地应用,也增加副作用的 机会d. 加强IVIG生产提炼技术,继续巩固与加强对感染因子的监测与杀灭措施,并能 制备出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如CMV- IVIG、抗 溶血性链球菌-IVIG、抗RSV- IVIG等,通过补充针对性单克隆抗体,就可进一步减少剂量,提高疗效,并可减 少副作用白蛋白系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为原料,采用改良Cohn氏低温乙醇分 离法精制提炼,经60°C10小时灭活病毒后制成。
原料血浆经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 )抗体,艾滋病毒(HIV )抗体,梅毒、转氨酶检 测均呈阴性成品内所含蛋白质中96%以上为白蛋白,含适量稳定剂,不含防腐剂 和抗生素[适应性]1. 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 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 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药理作用]1. 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 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 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 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 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200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 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2. 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 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3. 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 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禁忌]1. 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2. 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3. 严重贫血患者4. 肾功能不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