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三大定律.docx
6页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嫦娥绕月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天体运动为载体的问题将成为今后考查热点在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主要引用了开普勒三大定律来描述了天体的运动的规律,这三条定律的主要内容如下:(1)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2)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q = c(3)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 至于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何是椭圆以及'中的常量C与那些量相关并无说明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天体和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本文将以椭圆的性质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开普勒定律一、开普勒第一定律1. 地球运行的特点(1) 由于地球始终绕太阳运动,则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的力矩始终为零,所以地球在运动过程中角动量守恒2) 若把太阳与地球当作一个系统,由于万有引力为保守力且无外力作用在这个系统上,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2. 地球运行轨迹分析地球在有心力场中作平面运动且万有引力的作用线始终通过太阳,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 极坐标系,则P点坐标为(r,0)若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极径为r时地球运行的运行速度为v当地球的运行速度与极径r垂直时,则地球运行过程中的角动量L = g (1)若取无穷远处为引力势能的零参考点,则引力势能地球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能(2)(1)式代入(2)式得:2欧广 广 (3)由式(3)得:(4)由式(4)可知,当地球的运行速度与极径r垂直时,地球运行的极径r有两解,由于 初始假设地球的运行速度与极径垂直,所以r为地球处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距太阳的距离。
考 虑到地球的这两个位置在极坐标系中分别相当于8招=-1和8招=+1,可把式(4)中 的土号改写为更普遍的形式极坐标方程1 GMm M f 小—= 2— [1+ J1 + ―——2~T C0S则地球的运行轨迹方程为广 £ V &财幽 (5)-=—(l + scos 二、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若在时刻t行星位于A点,经dt时间后行星位于点B,在此时间内行星的极径r转过的角度为dO,则AOB所围的面积 2 (1)dS 1 1 2———f — — — r(1)式除以dt有山 2 故 2 (2)由于角动量—gFE端 (3)1 w £——= mr部=—(3) 式代入(2)式得血 M 喝竺由于L是恒量,所以单位时间内极径所扫过的面积肥也是恒量所以地球在近日点运行的快,在远地点运行的慢如图人造星体从轨道1变化到轨道3的过程中,若点火前后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V V V,则点火前后速度V 例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如图所示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 可在轨道上的某点A将速度降低到适当的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 行,椭圆与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求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已知地球半径为R0)分析:无论飞船是沿圆轨道运行还是沿椭圆轨道运行,飞船都是绕地球运动,所以运行T2 玲尸 _ 4, _时间与轨道之间的关系满足尸 阪 C,故有则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