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认演讲稿的题目技巧与碑不自立 名由人传合集.doc
5页确认演讲稿的题目技巧与碑不自立 名由人传合集确认演讲稿的题目技巧什么是演讲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篇演讲的名字也可称为标题、题名、名 称演讲的题目是一篇演讲稿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与演讲的内容、风格、语调有直接 关系内容决定了题目,题目则鲜明地表现内容的特点一个新颖、生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题目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具有概括 性它把演讲的主题、内容、目的全面地反映出来如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演讲题目,一讲出来就让人明白内容和主题第二,具有指向性 题目一讲出来,听众就知道你要讲的是哪方面问题,是政治性的、学术性的还是伦理 道德的第三,具有选择性题目能在未讲之前就告诉听从你要讲什么听众可以据 此进行选择听或不听那么,应该根据哪些标准来选择题目呢?标准之一,演讲的题目应能揭示主题如,曲啸的演讲题目《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听就知道演讲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什么标准之二,演讲的题目应能提出问题如,鲁迅的演讲题目《娜拉走后怎样》、《未有 天才之前》等,听众听讲就可以一种浓厚兴趣进行思考,听时自然就容易理解标准之三,演讲的题目应能划定范围如《大学生的任务》、《美术略论》这样的演讲 题目,听众听后就可知道演讲的内容、范围及涉及的具体问题,以选择听还是不听。
当然,要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除了按上述三条标准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题目要有积极性即要选择那些光明、美好、有建设性的题目,使听众一 听就有无限希望如《自学可以成才》这样的题目,就可鼓舞听众充满信心地走自学 之路英国一位演讲家曾讲过,一个好的题目是属于“怎样? ”“是什么? ” “为什 么? ”三方面如:《学校怎样开设演讲课》,这属于“怎样”的,是解决疑难的题 目;《为培养新人而努力》,是属于“是什么”的,是指出目的和办法的题目;,指 出目的初学者选题时按这个要求去检查,题目就容易有吸引力和积极意义第二,题目要有适应性其一,要适应听众的实际即选题考虑听众思想修养、 文化水平、职业特点、阅历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其二,要适应自己的身份即要选择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专业、知识面接近 的题目,因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容易讲深讲透,容易收到好效果其三,要适应演讲的时间即是要按规定的时间选择题目如果规定的时间长,题 目就可大些;时间短,题目就可小些第三,题目要有新厅性只有“新”和“奇”,才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听众司空 见惯、屡见不鲜的事物,人物,人们是不易关注的比如《我的祖国》、《青春在岗 位上闪光》等,人们听得厌倦了,很难吸引人。
不妨看看鲁迅的演讲题目:《老而不 死论》、《伟大的化石》、《老调子已经唱完》、《象牙塔与蜗牛庐》,这样新奇的 题目怎能会不引人呢?第四,题目要有情感色彩演讲者的演讲总是充满强烈的情感色彩,并把这种强 烈的爱憎情感注入到题目里去,从而打动听众有一种情感的导向作用和激发作用如 鲁迅的《流氓与文学》、马克吐温的《我也是义和团》等,其爱憎情感都是很鲜明 的第五,题目要有生动性演讲题目生动活泼,就能给人一种亲切感、愉悦感像 前面举的《老而不死论》、《象牙塔与蜗牛庐》等,都非常生动活泼当然,生动活 泼与否主要由主题和内容而定严肃的主题和内容就不宜用活泼的题目,用了反而会 冲淡和破坏演讲的战斗性和严肃性选择一个好题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锤炼,反复琢磨,久而久之就会找 到规律初学演讲者在选择题目时往往容易犯以下毛病:1、 冗长的题目不仅不醒目,也不易记如《祖国儿女在为中华腾飞而拼搏》, 这个题目就太长了2、 深奥怪僻,艰涩费解这样的题目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自然就失去了听的 兴趣如《我对文明之管窥》、《葡萄与大学生》、《五彩石》等,很晦涩、难怪、 别扭3、 宽泛、不着边际如《我自信》、《理想篇》、《责任》等,这样的题目听 众根本捕捉不到演讲的范围和内容,也不会愿意听讲。
演讲的题目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一些演讲辞的题目是以发表时间、地点或会 议名称而定的这类演讲都是有特殊意义的,且演讲者都是某段历史时期著名政治 家、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人士这种题目属于特殊情况,不能和我们的一般演讲题目同 日而语碑不自立名由人传据《人民日报》4月7日报道,陕西某贫困县,县委领导竭诚尽力为群众办了不 少好事,受到群众好评但遗憾的是,每完成一件工程,领导即要立碑以记,并亲拟 碑文由此引出群言纷纷,石碑虽起,口碑却降由是想到碑的本意,试略为一辨 碑者从石从卑,取坚用谦本意是以坚石刻记要事,以期久远,所以立碑之时总是思 之又思,酌之再三,心也惴惴,手也颤颤,不知后人将会作何评点碑即是“备”,既已上碑, 就为历史所备案宠辱底定,不由人易何敢草率,何敢张扬在盛行立碑的封建时 代,若行此事,往往也要庭议公论,焚香沐浴,毕恭毕敬当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念及近百年来无数英烈为国捐躯,特决定于天安门广场立人民英雄纪 念碑一座,并议请周恩来总理亲题碑文周恩来受命之后,诚惶诚恐,闭门三日,潜 心练字,抄写多遍,才完成现在碑上的这通文字,但他却坚辞不题名落款这是何等 的胸怀和品德碑者背也。
一背,指所书之事已背人而去,属事后之论碑,最早是 古人在下葬之时立于墓坑两侧的系绳引棺之石后来就顺便将死者的事迹刻于其上, 后逐渐演变为专门的记事之碑可见其本意是盖棺论定,后而书之二背,指所言为 他人、他事,是背对背,不是面对面,更不是自说自现在某些地方官忙于为自己树 形象,争虚名工程甫定,碑身即起,水泥未干,墨色已干,行匆匆,急慌慌,如赶 早集争立石碑之外,又有争出书者,争登报者,花样翻新,不厌其烦唐时白居易 知杭州,为民修堤,后人感其功,立碑曰白堤;宋时苏东坡又知杭州,再修一堤,后 人又念其功,立碑曰苏堤假如当年白居易、苏东坡都自磨一石,曰白曰苏,立之湖 畔,也许早已被埋于污泥,没于尘埋数十年前大寨因大修梯田而名扬全国,老英雄 贾进才一生垒坝无数,满手老茧如铁锈铜斑别人说,老贾,大寨该给你立一座碑 老人说:“要碑做啥?这满沟的石坝不就是碑说得好,碑本天成,何必人立试 想,如果老人也像某县领导这样,往每块坝石上刻一个“贾”字,那参观者该有何 感?正因这坝上无字,所以如今大寨展览馆里这位老英雄的形象更加灿烂大功无碑,大道无形你看历史上有多少功德碑、记功铭都已湮没荒草,踩入泥土,而那些 为民族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虽无碑无铭,甚至无墓无灰,却永存青史,长在人间。
历史老人很怪,有自鸣得意者,就捂住他的嘴;有桃李不言者,偏扬他的德从来都 是碑不自立,名由人传我们现在提倡科学发展观,提倡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有 立碑嗜好者似应当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