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5篇范文](可编辑).docx
36页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5篇范文]第一篇: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6篇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1 章堂涧——>天车架——>鹰嘴岩——>流香涧——>大红袍茶树——>天心 永乐禅寺——>杜辖岩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溪叫“章堂涧”章堂涧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长山涧它源于章节堂岩,与流香涧合流后,向东穿出霞滨峡口,汇入崇阳溪,长约7.5公里 从霞滨峡口,沿章堂涧向西得约里许,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看,在雄峙如城的丹霞嶂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中有几幢小木楼就崖构架,或藏于洞内,或濒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从下望去,俨然一幢空中楼阁据《崇安县志》记载:这此空中楼阁是清咸丰年间,崇安县的土豪劣绅为躲避太平军而雇人营造的丹霞嶂岩洞,上倚危崖,下临深渊,地势十分险要,乍看似乎无路可攀但只要从山后绕道火焰峰而上丹霞峰顶,尔后从山顶的岩洞口顺梯而下,便可到达其中看了半天,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明明是建天悬崖峭壁间的县楼,为什么又叫天车架呢?这是因为当时施工为节省时间,所用的施工材料都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
大家看到没有,县架在洞外的那几根杉木,便是当时安装天车——一种起重机械的架子因而当地人称这一景为“天车架” 从天车架向前行约数百米,大家看到的这座形似雄鹰的巨岩,称鹰嘴岩鹰嘴岩光秃秃的岩顶,东端向前突出,尖曲如喙奇特的是,钩形的“鹰嘴”上竟然生长着一株干虬的古老刺柏,给鹰嘴增添了几分飘逸,几许神采从岩顶直削而下的岩壁,缜润莹洁,白里透红,而微微拱起的岩脊,却是一片苍黑,隐隐约约地现出一条条裂纹,犹如丰满的羽翼从我们所处的这个角度望去,只见它兀立峰巅,翘首蓝天,势欲振翅高翔,搏击苍穹古人有诗道:“雄鹰独立健无伦,锐喙昂头实逼真岂是神山压凡鸟,欲君奋击绝嚣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鹰嘴岩的神姿 继续前行,过慧苑寺前石桥,左折入流香涧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说来十分奇怪,武夷山风景区的的所有溪泉涧水,均是自西向东,奔向峡口,汇入崇阳溪唯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后,流抛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故名倒水坑两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蒲、兰花丛生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熥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
涧中有一巷谷,两旁危岩矗立,水流其间,仅容一人往来夏日处身其间,凉爽无比,因此名为清凉峡出清凉峡一远,便可看到一座黑乎乎的山峰顶上,耸立着一块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一农夫斜戴着一顶斗笠相传这块巨石是从远方飞来,故名飞来峰绕过飞来峰,大家看到这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叫“玉柱峰”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请大家叫我×××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一溪边到岩岫,倒影浸寒绿今天我要带大家参加拥有“奇秀甲东南”美名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九曲溪 我们第一个到达的景点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九曲溪首先我要简单的介绍九曲溪的概况:世间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全长约9.5公里福建武夷山导游词福建武夷山导游词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 大家可以乘坐竹筏顺着九曲溪蜿蜒而下,那碧清的溪水会让您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两岸奇峰峭拔、怪石嶙峋,会使您衍生种种遐想 我简要介绍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按六个人乘坐一张竹筏,大家自由结合; 二、上竹筏请不要争先献词后,注意横踩二根毛竹。
以免滑落水中; 三、竹筏行进中,要听从筏工指挥,请不要随意从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随意走动 各位朋友,竹筏驶上浅滩,右边这座山峰名仙岩,请大家注意看,岩上这一块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紧邻仙岩的这三座山峰,中间像不像个球,两边山峰犹如两头雄狮,俗称“双狮戏球”溪右边这块岩石嘴尖腿细,背上布满藤萝、花丛、俗称“孔雀开屏石” 大家请看,前面右边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炉岩,一座是仙迹岩前者因颇像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得名;后者山岩上有两个圆石窝,相传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窝,故又名“仙膝岩”溪边的这两个岩洞,一个叫米仓,一个叫盐仓再往前走,扑入眼帘的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称“酒坛峰” 一线天 我们第二个到达的景点就是人间奇景“一线天”它是武夷山最奇的岩洞,左边这个是灵岩洞,中间这个是风洞,右边这个是伏羲洞一线天是一座山中间裂开的一条缝,就像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100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一线天长约100米,宽不足90厘米,一线天最窄的地方只有50厘米,一些身材较胖的游客要多家小心,以免卡住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3 天心永乐禅寺——>杜辖岩 从九龙窠前行里许,大家等到看的这座山岩叫天心岩。
岩下这座寺庙就是武夷山现存的最大寺院——永乐禅寺[图]据董天《武夷山志》记载:永乐禅寺的前身,称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其地理位置而言,因名刹座落于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区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1528年),道士韩洞虚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庙清康熙年间,武夷山章堂岩铁华国师的弟子果因和沿重光了这一宗教名构,改称天心永乐禅寺此时的“天心 ”之寓意又进一步得到禅理的抒发蕴藏着禅语“天心明月”和佛教徒所向往的“极乐世界”的无穷寓意重建后永乐禅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古刹四周古木参天,篁竹蔽邃,鸟鸣蝉噪,意境深 ;步入寺内,香烟燎绕,梵音清越,恍如游仙永乐禅寺鼎盛于清朝之际,有僧徒百余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有关部门以已决定修复永乐禅寺目前大雄宝殿修建工程正在进行,并在通往禅寺的山径旁,依崖新凿了一座弥勒佛岩雕,高19米,宽13米,佛像岩后的巨形“佛”字[图],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字,字高11米,宽9米,计99平方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位于天心岩东面的杜辖岩,又称杜葛岩[图]相传早先有杜氏、葛氏两位女子隐于此地,以人名岩,随称杜葛岩明万历初年,司丞呈中立于此结庐静修时,易“葛”为“辖”,改为杜辖岩,取其岩壁周遭若城郭,扁国邃,仅开一窦,不容车马往来的意思。
杜辖四周,群峰雄峙,修篁环抱,宛如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但在岩内却隐匿着两个不同风貌的洞穴从巨石垒叠的石门跨入,但见悬崖千韧,嵌空而出,覆盖着一块小小的谷地,风雨不侵谷地里建有一幢小楼和栽有几株桃树,一泓清澈的泉水从楼旁流过,环境幽雅,纤尘不染,这是下洞,名为会仙洞从下洞蹑石磴而上,一路竹树掩径,流泉潺潺岩上,在石几、石凳和石棋盘,错落在一个穹然上覆的岩穴间,这是上洞,名小有洞下洞平衍而幽深,上洞峻绝而轩朗,一上一下,景色迥异从杜辖岩上极目远望,香炉峰就象几案一样横列在脚下象鼻岩整装待发,听任你的安排盘珠岩顶上叠着一块圆石,仿佛要向你献上一颗硕大无比的珍珠,而丈人峰上的映山红,宛如一抹绚丽的彩霞至此已非尘世客各位网友,目睹此境,想必大家都有飘飘然羽化成仙的感受吧! 切切注意眼睛是不是疲劳了,休息一下,下一站水帘洞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中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戴馨雨,大家可以叫我戴导 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的地方时福建有名的武夷山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之一。
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财富 大家一定都没听说过武夷山的传说吧!下面就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远古时候,武夷山这个地方时没有名的,后来为何叫武夷呢?相传古时候,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他在此山修行,他饿了以灵芝菌菇为食,渴了就饮溪水与他一起修行的两个儿子,一名彭武,一名彭夷 他们在山上种了琪花、瑞草咊珍贵药材,把山山水水装点成人间仙境,百姓们过上了鸡犬相闻,安宁幸福的日子兄弟们努力使这方水土成为人间仙境 彭武、彭夷死后人们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为了纪念这一对开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们的名字命此山,称这碧水丹山为“武夷山” 大家要跟紧了现在我要带大家去华东南第一高峰——黄岗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最高峰,号称“华东大陆屋脊”山顶竖立着“黄岗山”标志牌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武夷山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咊,形成了我国东南大陆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线天,一线天又名灵岩,海拔225、4米,是一座巍然挺立巨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岩洞:灵洞、风洞、伏羲洞。
从岩顶裂开一线,就像利斧所壁,高50余米,长178米,宽约1米最窄处仅0、3——0、4米,从中漏进一线天光,宛如跨空长虹,被叹为“鬼斧神工一线天” 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1、不要乱丢垃圾2、不要破坏文物3、不要在山上刻字大家听明白了吗? 今天的旅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再见了 福建的武夷山导游词5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堵墙就是武夷精舍遗址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自擘划、营建的书院据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记载:武夷精舍是当时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等建筑四方来者,莫不叹其佳胜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倡道讲学达十年之久,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因此他创办的武夷精舍备爱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葺治、增广南宋末期,经扩建后的武夷精舍,改名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随后又设置“山长”这个教职,来主持教事元初,改山长为“教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毁于兵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出资重建后,又改称“朱文公祠”,崇祀朱熹。
清康熙年间,赐予“学达性天”匾额,再度大兴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残留的精舍遗址,则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08年,闽浙总督常见罗满保“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从武夷精舍前行数百米,在接笋峰西壁岩下,有因峰岩崩塌形成的大小岩洞10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轻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开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此地名为“云窝”云窝四周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晒布岩、天游峰、苍屏峰、接笋峰等过问樵台,前面大家看见的这个石门,就是叔圭精舍旧址门额上“叔圭精舍”四字清晰可见叔圭、姓江名贽,北宋人,官举孝廉这里原有一座考究的古建筑,是清初为纪念江贽而建造的,现仅存这道石门过叔圭精舍石门,但觉豁然开朗左边这个濒临九曲溪巡的亭子叫石沼青莲亭右边这座山峰是隐屏峰,依附于隐屏峰,峰腰横列三痕,仿佛折断又连接在一起的山峰,叫接笋峰隐屏峰下的这座亭叫水月亭据说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赏月,可风到四个月亮请各位朋友猜猜看,有哪四个月亮?(天上一个,水中一个,杯中一个,还有心中一个)云窝中间这块漆黑巨石,大家看,像不像一头伏卧的大象,俗称铁象岩。
铁象岩中间裂开一罅,人穿行于其中,但觉天光如线为区别溪南灵岩一线天,故称它为“小一线天”云窝以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