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核苷及其类似物.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02760174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4.6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核昔及其类似物摘要:核昔及其衍生物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2’一脱氧核昔药物能特异性的干扰病毒的复制,本文论述了核昔的作用及合成法并对4-氯-9‘- (2’-脱氧书-D- 吠喃核糖-7H-嘧啶[4,5-b]并吲噪的合成做了具体表述关键字:核首;2’一脱氧核昔一、核昔的简介核首(Nucleosid)是一类糖昔胺(glycosylamine)分子,组成物是核酸碱基 加上核糖(Ribose)或脱氧核糖(Deoxyribose),碱基包括嘌吟(Purine)和嘧啶 (Pyrimidine )两类,嘌吟包括鸟嘌吟(Guanine)和腺嘌吟(Adenine),嘧啶包括胞 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和尿嘧啶(Uracil),核糖和核酸碱基之间以p-N 糖昔键的形式构成根据核糖的不同,可分为核糖核昔和脱氧核糖核昔两类,前 者是RNA的组成部分,后者是DNA的构成单元[1]根据碱基的不同分为又可将 核首分为嘧啶类核昔和嘌吟类核昔两类⑵嘧啶类核昔主要有胸昔、尿昔和胞昔, 嘌吟类核昔主要有腺昔和尿昔,它们的结构如图(1)1847年,Liebig从细胞 中分离出第一个核昔类化合物,标志着遗传物质化学即“核昔化学”的开创,这 类核昔为天然核首。

      1991年Levene和Jacobs确定了第一个核昔的结构为:次黄 嘌吟核首(Hypoxanthinribo)的5'一磷酸酯,同时两位科学家还定义了核昔(由一个 氮杂环的碱基与戊糖偶联的分子)和核昔酸(被磷酸酯化的核昔)的概念,从此,开 始了核昔化学的新纪元OH R 回吾图(1)二、核昔的作用2.1抗病毒的作用核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作为核酸的水解产物而被分离得到,在 细胞的结构、代谢、能量和功能的调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作为核酸的基本构成单元,核苷参与生物体中基因信息的保留、复制和转录的分子机制许多 核苷类似物是病毒复制过程中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逆转录 酶的活性并与核苷酸竞争性掺入病毒DNA键,从而终止或抑制病毒DNA链 的延长和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3]由于核苷在细胞生 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核苷类似物和衍生物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病 毒的繁殖,这成为治疗癌症和各种病毒性疾病的一个新的途径经过修饰和改造的核苷类化合物,结构与天然核苷十分相似这些非天然核 苷无法被病毒识别,但是可以参与病毒的代谢,从而干扰病毒基因的表达因此, 对天然核苷的结构进行修饰或改造就可能获得新的抗病毒药物[4]。

      目前临床上用 于治疗肝炎,艾滋病,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核苷类化合物 它们一般都是作为病毒复制过程中酶的抑制剂,阻断病毒对于靶细胞的侵染[5]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核苷类抗病毒化合物:(1) 齐多夫定 (Zidovudine, AZT)[6-8],由英国 GlaxoSmithKline 公司开发, 是首个抑制逆转录酶的核苷类抗艾滋病药物2) 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 C)[9-11],是加拿大 Biochem Pharma 公司研 制的核苷类抗病毒药,表现出很高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毒性,其毒性比齐多夫 定低10倍左右,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 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12-13],由英国Wellcome公司开发,是一 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已成为治疗疱疹的首选药物4) 更昔洛韦 (Ganciclovir, GCV)[14-15],是美国 Syntex 公司开发的 FDA 批准的第一个用于预防与艾滋病有关的药物5) 泛昔洛韦(Famciclovir, FCV)[16],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准用于艾滋病患 者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口服药,不仅人体吸收率高,而且药物持续时间长, 是减少疱疹后神经痛唯一有效的药物。

      6) 西多夫韦 (Cidofovir)[17],由美国 Gilead公司开发,1996年5月 FDA批准注射用西多夫韦上市其对疱疹病毒、腺病毒及人乳头瘤状病毒有很 强的抑制活性7) 阿德福韦(Adefovir, PMEA)[18-2o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腺嘌吟类核 苷衍生物,可以有效地抑制逆转录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Famaclovir F3CidafovrAdefovr图(2)几种常见的核苷类抗病毒化合物2.2抗肿瘤作用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组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遗传基因一原癌基因原癌 基因本来不会有什么危害,但是一些其它因素如化学致癌物、病毒、放射线等致 癌因素的影响,使得机体细胞内的原癌基因被激活,扰乱了机体正常功能,最后 致使机体死亡对于癌细胞,人们通常用手术、化学疗法、放射及抗癌药物来将 其杀死,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难于杀死所有的癌细胞,以致它们还 会卷土重来,引起复发,还有这些疗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 近年来,科学家企图寻找一种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可“改造”癌细胞的方法,这 就是诱导恶性细胞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据报道,一些2'或3'-脱氧核苷类药物 能特异性的干扰病毒复制,并且可以选择性的引导病变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8-羟基-2'-脱氧鸟嘌吟核苷是活性氧自由基氧化损伤细胞核DNA或线粒体DNA 后形成的产物,可以诱导损伤细胞还原[21];另外,还研究出脱氧腺苷酸可以通 过位于细胞表面的核苷酸受体对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产生复杂的调节作用[22] 其它核苷类如出现在tRNA中的假尿嘧啶核苷,细菌生产的抗生素,水粉覃素和 蛹虫草素以及人们熟悉的阿糖胞苷等常用于治疗几种类型的癌症因此合成新的 核苷类化合物和对现有的核苷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将有可能在治癌方面进行较大 的突破目前用于临床和正在研究的核苷类抗肿瘤药物有数十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干扰肿瘤的DNA合成,或者影响核酸的转录过程,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 到治疗肿瘤的效果如I- B-arabinofuranosylcytosine (ara-C),它是目前治疗急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效的药物之一2.3其它作用核苷特别是腺嘌吟核苷对心脏功能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美国己经批准腺 苷作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线药物同时,腺苷也广泛应用于心动过 速、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些核苷类化合物对多种真 菌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哺乳动物几乎无毒性核苷类药物还可以用于治疗神经 系统疾病,有非常强的抗抑郁作用,有的药物同时可以用作治疗关节疾病的镇痛 剂,对脑血管功能障碍也有效。

      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中DNA芯片中,核苷 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核苷可作为添加剂加入保健品和食品,它也可作 为美容和抗紫外辐射化妆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核苷作为药物已临床 应用于中枢神经、泌尿、代谢和心血管等多方面的疾病核苷产品使用专业性强, 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是制备生物药品的基本元素[23]三、核昔的合成方法目前核苷的合成主要有3种方法,即化学合成法、RNA酶解法、酶法生 物合成法RNA酶解法和酶法生物法是工业上合成核苷的主要方法,化学合成 既可以应用与工业化生产,也可以作为实验室合成核苷的方法3.1化学合成方法化学合成法有多种途径,例如:(1) Reese CB使用2'-脱氧尿苷(dU)与甲 醛和毗咯烷回流得到1个Man-nich碱,然后与4-甲基苯硫酚缩合,最后用 Raney镍还原脱硫制得2)季奇等以1-氯-2-脱氧-a -3,5-二-O-(对氯苯甲酰基) 吠喃核糖为原料,开发出可以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方法,简单、高效地合成 2'-脱氧-B-D-腺苷、2'-脱氧-B-D-胞苷和2'-脱氧-B-D-胸甘3种天然核甘[24]3)微波辐射是有机合成的一种重要手段。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核苷也有 着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与采用常规加热方法相比,最为突出的优点是缩短了反 应时间微波作用的区域选择性较高,在反应中无需对核苷类化合物的部分活性 基团进行保护,从而简化了步骤,使产率有了较大提高[25]3.2 RNA酶解法RNA酶解法是利用酶水解RNA得到脱氧核苷酸,再脱磷得脱氧核苷,然 后经色谱分离制得脱氧胸苷这种方法需要大量优质的RNA原料,在RNA水 解脱磷产物中除了目的产物脱氧胸苷之外还有脱氧腺苷、脱氧尿苷、脱氧胞苷, 以及由脱氧腺苷脱氨而形成的脱氧肌苷,分离工程繁杂,成本高[26]3.3酶法生物法通过酶生物转化的方式合成核苷所用的酶主要2类:核苷磷酸化酶,N-(脱 氧)核糖转移酶核苷磷酸化酶产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乙酰短杆菌、欧文杆菌、 干燥棒杆菌和佐氏库特氏菌;N-核糖转移酶产生菌主要有莱氏乳细菌、瑞士乳 酸杆菌和大肠杆菌[27]利用微生物中所产生的核苷磷酸化酶催化核苷、碱基转 换反应,由廉价供应的天然核苷为原料,将其核糖基进行化学修饰后作为核糖基 供体,利用核苷磷酸化酶或脱氧核糖转移酶为酶源,天然的杂环碱基为核糖基受 体,通过酶催化合成核苷及其类似物反应式如下:(脱氧)核苷1+碱基1 (脱氧)核苷2 +碱基2其中碱基1可以是嘌吟、嘧啶或其类似物。

      酶的来源可以是天然菌株,也 可以是基因工程利用此反应可合成多种核苷类似物自从1952年Mc Nutt在瑞士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和噬酸热细菌中发现了 N-核糖转移酶以来,已经在所有的乳杆菌属中发现了该类酶",其主要存在于莱 氏乳细菌#瑞士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该酶有2种类型,类型I可以催化嘌吟碱 基与嘌吟核苷之间的转化,类型II可以催化嘌吟碱基或嘧啶碱基与嘌吟核苷或嘧 啶核苷之间的转化长期以来,受到酶只能在水溶液中使用而有机溶剂则是酶的变性剂的传统概 念的影响,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 直到美国科学家 Klibanov等首先报道了酶在有机相中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才使得这 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他们发现,酶在近无水的有机溶剂中不仅能 够保存催化活力,而且还具有许多新的催化性质,如酶在有些有机溶剂中酶蛋白 分子的刚性增加!酶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增强,在一些底物或者产物水溶性比较差 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非水相体系来提高得率四、实验部分[1]郑集,陈均辉.普通生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9⑵王镜岩,朱圣庚.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70-481[3] 杜冠华,病毒与抗病毒药物,社区药学[J],2006[4] 姚其正.核苷化学合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5.[5] 刘琨,谢蓝.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 2006, 41 (8) : 689-693[6] Vlieghe, P., Clerc, T., Pannecouque, C. et al. New 3'-azido-3'-deoxythymidin-5'-yl O-(4-hydroxyalkyl or -alkenyl or -alkylepoxide) carbonate prodrugs: Synthesis and anti-HIV evaluation[J]. J. Med. Chem., 2001, 44(18): 3014-3021.[7] Vlieghe, P., Bihel, F., Clerc, T. et al. New3'-Azido-3'-deoxythymidin-5'-yl O-(-hydroxyalkyl)carbonate prodrugs: Synthesis and anti-HIV evaluation[J]. J. Med. Chem., 2001, 44(5): 777-786.[8] Erik D. C. Antivi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