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外古诗词十首 (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228985
  • 上传时间:2017-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8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十首一、赠从弟(其二) 刘桢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从弟:堂弟刘桢: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扬并称“建安七子”他在当时甚有诗名,其性格豪迈,狂放不羁他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其中第二首最佳,写得豪迈凌厉,颇有“ 挺立自持 ”、 “高风跨俗”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赠从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名句赏析】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 ,实际上是一种“比德” 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译文:长安的城阙高踞三秦中枢,遥望岷江的五津,隔着无尽风烟你我之间有难忘的离愁别绪,因为彼此都是漂泊流离在外做官的人四海之内若有知心存在,再远的天涯也仿佛近邻不要在我们挥手作别的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情难自禁哭湿佩巾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这是一首送别诗,又是一首抒情诗在京城长安送别友人,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名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诗一反离别难过、哀伤的常情,表现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怀,赞颂了人间坚不可摧的友谊。

      知音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即使千山万水难以遮拦这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闪烁着永不磨灭的理性的光辉,使诗人与挚友的情感得到升华,引起世人的共鸣古往今来,不知抚慰了多少离人,激励过多少志士 三、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译文:象燕昭王一类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贤,又还没有出现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得让人落泪呢! 作这首诗时,陈子昂正在武攸宜军中作随军参谋武为人轻率,缺乏智谋陈子昂向其进言不被采纳,2反而被降职为军曹诗人报效国家的志向难以实现,一腔悲愤,无从宣泄登幽州黄金台而追思千年前燕国君臣相得、风云际会的往事,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侠气铮铮的硬汉也泪雨滂沱,不能自控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名句赏析】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

      “前贤” 已远, “后贤 ”未来,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怅跃然纸上!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 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 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登台远眺,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四、终南别业 王维译文中年以后厌弃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白云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谈笑,毫无拘束,竟忘了回去的时间名句赏析】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这一联已透露出作者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 ,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 ,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已无路可走,于是索性坐了下来这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现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若揭五、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译文丢弃我离开的,昨天的日子不能够挽留;搅乱我的心绪的,今天的日子又有许多烦恼忧愁。

      秋风万里送来南飞的大雁,面对这种景象应该在高楼上 酣畅地饮酒你的文章如建安风骨那样刚健,我的诗向南齐小谢的诗那样清新秀发抽刀斩断流水但水更加不停的流,举杯饮酒想消除忧愁但却更加忧愁人活在世上不符合心愿,明天就打散头发去摆弄扁舟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 酣高楼 ”的豪兴到 “揽明月” 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长风 ”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蓬莱” 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 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中间”是指南朝;“ 小谢 ”是指谢眺,李白是自比小 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举杯” 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他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3即“散发弄扁舟” 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名句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弃”字,刻划出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第一句为抒情咏志的铺垫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句是正面坦露情怀 “举杯” 的目的本为“消愁”,但是酒落愁肠,不但不能“ 消愁” ,反而激起更多的愁绪这两句极富于哲理,表明诗人虽然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却还是受到清醒理智的严格制约,诗人实际上还是不能摆脱现实的纷扰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山色有无中"相媲美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名句赏析】 “草色遥看近却无”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隐有绿意;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七、李商隐 无题译文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 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起句两个“难” 字,点出了相聚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

      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名句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 ”自然承上,并用 “蚕吐丝”、 “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 ,用“到死”、 “成灰”与“方尽” 、“始干 ”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这句诗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八、相见欢 李煜4译文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钩,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着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剪断,却怎样也剪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乡思乡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此词的“ 离愁 ”,沉重哀伤,不会是单纯的男女间的离愁别恨,而应该包含着深沉复杂的人生痛苦。

      既亡国之痛后主被俘入宋后,有着随时被害的死亡威胁,有着故国难归的亡国恨痛,有眼看着妻子被凌辱的耻辱,有昔为君主今为囚徒的强烈反差,这些感受交织于胸,痛苦得近乎麻木,很难分辨此时此刻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悲哀而烦恼,除了“ 剪不断,理还乱”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真是无法形容深院“锁”住的不止是深秋的寒意,更是内心深处无法倾诉的深哀巨痛 “无言”而“独上”西楼,从内心到处境双重地写出异常沉重的孤独感 “月如钩”两句,从视线上看,是俯仰天地,有呼天问地之势;从意境上说,天上如钩的残月,地面深院的清秋梧桐,构成一立体的时空境界 “锁” 字用法精警,含意深长,既见出环境封闭的严酷,又写出内心的高度压抑无边的悲苦长期积郁封闭在心头,故接着说“剪不断,理还乱”,就显得特别的真切自然名句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于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潮,也让整个情绪高涨让读者随诗人心情起舞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着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感受在心里头酝酿着。

      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着作者极深的哀痛九、登飞来峰 王安石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飞来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山东南,旧有塔作者曾经此登塔,写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