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惟实践培训心得体会.pdf
2页有教无类以学为先成就学生成功自己——参加 2014 年“双惟实践培训班”心得体会2014 年 5 月 5 日至 9 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全省举办第二批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推广专题研修班, 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具体为“基于愿景激励的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双惟”实践班”教学成果推广与应用培训班此次办班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全省范围内的高校, 推广应用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性提出并成功实践了的“双惟实践班” 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这次历五天封闭式的培训,自己感触很深,收获很大使自己对于大学教育怎样培养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显著的提升,对于“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这些概念有了更为具体深刻的理解因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已经为我作出了表率,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践行的 我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毕业后又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深刻的思考,也没有什么很高的教育理论水平,也很少有机会获得这方面的教育与培训此次参加了这个“双惟”培训班后,感觉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名师名家的指引,有了学习的榜样 对人才培养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为自已今后进一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方法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必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许改变就从这一刻开始,,就象培训班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开始对于“双惟”是什么?“双惟”实践班是个什么样的班?概念一点不清楚,但通过几天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各位培训老师的讲授,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培训第一天,双惟实践班班主任刘红宁教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双惟实践班”的发展历程,让我很清楚地了解了这个“双惟实践班”的溯源和发展,以及它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说实话感到非常震惊和欢喜,觉得这个太好了,太成功了,同时也觉得教育厅把它作为典型作为模式来推广,是很正确的很有意义的,这必将会带来全省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一次大思考大跃进, 这么好的培养模式这么成功的经验必须在更大范围推广,使全省更多的大学生受益,为我省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更多的“双惟学子” 当然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照搬江西中医药大学的这种双惟实践班的模式,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依然很多, 令我们反思和思考的地方依然很多,为什么江中能, 为什么我们不能?我们有没有像江中一样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我们的校训是不是只挂在墙上写在纸上, 而没有去努力践行?我们老师有没有把培养学生,培养其成才作为最大的奋斗目标,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仅仅把上课作为任务而把搞科研业绩作为自己的唯一的人生价值呢?有没有去思考怎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呢?正如我们都知道现在高等教育出现很多问题,而我们总是埋怨,不去思索改变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
但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刘红宁教授和他的团队就做到了他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校长, 作为一个校党委书记,他做到了八年来,他心系学子,心忧学子他思索了,他做出了改变,他推出了“双惟实践班”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那一天听了他的报告,我非常振奋,感觉被他带领着一起思考、引领着我一起前进他首先与我们分享了当初提出构建双惟实践班的十个思索, 第一,如何使产学研结合为培养人才服务?第二,如何建设知名大学?第三,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什么?第四,什么学生是好学生?第五,如何防止泼熊、 投毒事件?第六,什么是大学素质教育?第七扩招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第八,学生为什么上大学?第九,学校是工厂,学生是产品吗?第十,中医高等教育特殊性是什么?这十个思索,每个思索都发人深醒 十个思索问题的提出,一下子让我感觉刘书记不是一般一书记,他不仅是一个位科学家, 更是一个教育家,他不是一位高官,而是亲民的学者他理论深厚, 博学多问,富有远见卓实 他对以上十个问题摒弃了世俗的观念与理解,都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答案,让我倍受教育, 感受到一个心系学子的教学家的火热的内心世界以上十个问题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出的足以体现他以生为本的理念。
针对以上十个问题他做出了行动,提出了五个探索, 2003 年探索了“科研实践班”解决了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问题,2006 年探索双惟实践班,解决了大学教育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基础素质培养缺乏的问题2007 年探索了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教学标兵,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2009 年第四探索了主动式课堂教学,解决培养学生什么的问题,2013 年探索了岐黄国医书院,回答了中医高等教育特殊性的问题整个上午培训报告,刘教授充满激情,尽管中间没有休息,但没有一人离场,相信大学都被他的热情和他高屋建瓴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所深深吸引其他几场培训报告也都非常精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江西中药大学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廖东华教授所作的“多元化梯度激励在双惟素质教育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入手,提出实施多元多梯度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成长成材也让我颇受启发明白了培养学生要以激励为主,而激励是可分为很多层次和很多梯度的钟绫云教授介绍的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明白了这种“学习- 实践 -再学习 - 再实践”的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事半功倍,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这种产学研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举措, 也值得我去借鉴和应用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班,让我了解了“双惟实践班”的内函和精神,也记住了双惟精神铭记了“有教无类”“重激励” , “育特长”“促实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铭记了“赢在终点”的评价理念 这些独树一帜的理念,让自己感觉焕然一新,有了去实践去体验去践行这些理念的愿望和冲动也点燃我努力工作,认真履行老师职责,肩负起培养人才的的信念对于这次培训班我个人感到非常满意感到承办单位领导非常重视,从头到尾, 从开班到结业典礼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做得非常好 从这个侧面也让我体会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团队的优秀整个培训内容安排充实,培训形式多样, 有高水平的培训报告,有体验式教学, 有实地的考察与训练,有互动交流与讨论特别是让我体验了 “双惟实践班”的晨练晨播报、 晨读,感到坚持下来不容易也体验观摩了他们的周末实践活动在互动交流环节,听了很多的其它兄弟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得好的经验,收获很大最后非常感谢江西省教育厅主办了这个培训班,也非常感谢承办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食宿条件, 感谢培训班负责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料,没有你们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你们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这次圆满的培训。
江西农业大学肖青亮二 0 一四年五 月 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