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城乡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pdf
8页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城乡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l2 9 3 r ———————●' ·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 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城乡信息 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张丽琴蒋立贡( 临泽县图书馆甘肃临泽7 3 4 2 0 0 ) 1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城乡信息服务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 因 1 .1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除在馆内开展正常的文 献借阅外,对县域内的信息传播只能通过开展视频讲座、编制文本 信息向读者下发,且数量有限;网上发布的信息大多数只能通过政 府公务网站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图书馆网页进行 传播,这种传播只能通过网络阅读到,而广大的农村读者由于计算 机偏少、网络不健全不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1 .2 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2 .1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图书馆的建设受大环境和外部条 件的影响,表现出不同地域、不同基础条件的发展不平衡性城市 图书馆和农村图书馆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政府 也还没有将农村和城市发展共同置人信息化的框架之中,没有形 成城乡互补、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协调格局政府对乡镇图书 馆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列入政府 ●' ——————- 1 2 9 4f 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 L ————————- —- ————————————————————- ———● 发展的纲要,图书馆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和培育阶段,发展速度 偏慢,整体实力较弱。
各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文化建设的发展很 不平衡尤其是在村一级表现更为突出,经济基础较好、基层领导 重视、文化设施较发达的地方,图书馆( 室) 就办得多一些、好一 些;而一些边远村社或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村社,文化建设也相 对薄弱 1 .2 .2 基础差、经费投入不足、办馆模式单一经费是乡镇图 书馆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乡财政资金不足,对文化建设方面 的后续投人就显得捉襟见肘,人不敷出各乡镇用于文化方面的投 人大体在2 0 0 0 元至3 万元之间不等,而这部分资金主要用在农民 文艺会演、社火调演、赶集日文化活动等一些全乡性的文化活动 中,用于场馆建设、图书资料添置、计算机购买、设备更新等方面的 资金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图书资源的匮乏,计算机数量偏少的状 况目前乡镇办馆的模式基本上是图书馆( 室) 与学校联办,由学校 提供部分藏书,再就是所藏的书刊大多为当地群众捐献或有关单 位赠送,藏书质量很差,新书、社科类书籍极少,陈旧的书报刊使越 来越多文化站图书室失去了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读者日益减少; 馆舍设施简陋,村一级组织集体经济积累薄弱,无力承担文化建设 方面的经费投入,图书资料添置明显不足,购书经费不能与读者的 要求相适应,借书室形同虚设,严重地影响了乡镇图书馆的形象和 教育职能的发挥。
1 .2 .3 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不够县图书馆的电 子文献收藏数量有限,而且没有足够的能力收藏连续性的电子文 献,这严重阻碍了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网络信 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也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资料收集工作,二、 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城乡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l2 9 5 r ———————● 三次文献的开发仍是需待解决的重点图书馆不能进行有效的资 源整合,农民不能够享受到低成本的信息服务,乡镇图书馆的工作 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业务工作极不规范,服务只停留在借借 还还的阶段,由于缺少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及工具手段,深层次的信 息服务根本无法开展 1 .2 .4 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有局限性 1 ) 能力的局限图书 馆工作人员在有效工作时间内所生产的信息产品、提供的信息服 务都有一定量的限度,人力的投入不可能无限;同时,图书馆虽荟 集了从事信息工作的人才,但知识面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涵盖各个 学科,不可能保证在任何领域都能提供有效服务信息服务人员水 平不高,计算机人才和网络建设方面的人才缺乏 2 ) 物力的局限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巨大的社会文献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另 外,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信息的存贮、处理、检索实现自动 化,但信息加工、整理、开发的大量工作还要靠手工完成,因此,图 书馆网络化基础建设的发展步伐较快,但网络技术人才力量薄弱, 网络技术与服务人才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致使基层图书馆的网 络化信息服务能力较低。
乡镇图书馆网络不健全,致使图书馆信息 服务的范围、信息传递的速度也不能快速有效的满足社会各方面 的需要 1 .2 .5 农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机构不健全由于网络没有真 正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网络 共享资源不系统、不规范,农村群众对网络缺乏了解,对信息化持 观望甚至抵制的态度,人为地阻碍信息的传播、应用与推广目前 农村信息服务的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 计算机人才和网络建设方面的人才缺乏,导致信息人员采集信息、 ●’——————- 2 9 6l 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 L - ————·————···——- —- ———- —- ——·————- _ ●- 处理信息的方法落后信息工作重采集轻分析,以文本信息为主, 未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大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处理程度低, 影响了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2 .县级公共图书馆城乡信息服务的几点对策 2 .1深化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信息化意识 信息意识的强弱是搞好信息服务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对信息 服务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宣传,从上层领导到一般民众,要深入人 心,真正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不能缺少信息,更不能没有信息。
图 书馆更要对信息工作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要利 用丰富的馆藏纸制资源,编制综合信息刊物如《简报》、《信息摘编》 等,及时为用户提供信息含量大、覆盖面广,适合各层次人员的信 息要运用网站、图书流动点、宣传栏、读者座谈会、多媒体报告厅、 信息亭等多种终端和技术,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信息化宣传教 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 服务,形成覆盖全县广大农村的知识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提高文献 的利用率,达到相互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城乡文化的共同繁荣 2 .2 争取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加强联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办馆 模式 各级政府应把图书馆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大 政策和资金投人的倾斜力度,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 备,要以图书进村人户为落脚点,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参与 图书馆建设,积极发展覆盖城乡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使每个 自然村至少有—个可供农民阅读.上网的图书馆( 室) ,满足农民群众 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城乡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l2 9 7 r ————————● 就近、经常阅读的需要,做到图书馆服务不“缺位”。
要通过政策引导,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图书馆事业,加强横向联合,改变以往图 书馆事业由国家包办的格局,变成由社会兴办的事业把政府投入、 联合共建、私人办馆、建立分馆等等变为尝试走与企业联办这条路, 鼓励个人和企业兴建或帮助兴建图书馆同时图书馆的建设还应采 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与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建立设施较 完整的乡镇图书馆,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与经 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进行馆际互借,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2 .3 提高服务质量,突出特色 公共图书馆必须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配置必要的 设施,逐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使特色文献数据 库得到充分的利用,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积极 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和新方式,构建新的 服务平台,开设新的服务项目,在搞好常规服务、阵地服务的同时, 开展特色服务、专题服务、流动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社会大 学”,“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特殊环境,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和计算机 技术,培养读者的信息素质,真正达到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网 上服务共享为此在服务观念上要采用从“读者服务”转向“协调、 合作、共享”;服务形象上要从热情、周到的“服务员”转变成迅速、 方便的“信息导航员”。
乡镇图书馆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根据读 者群体的实际需要而设立,本着实用并利于大多数读者利用查找 的原则办出自己的特色 2 .4 强化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2 .4 .1 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 ●●——- - —- - 1 2 9 8I 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 L —·——·———- - ———————————————————- ——● 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 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例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 互借等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 拓宽服务领域乡镇图书馆是县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中的一个重 要部分,工作的开展需要县级图书馆的指导与协助,县级公共图书 馆作为当地的“龙头”,业务能力、馆藏建设、技术水平都是最全面 的,乡镇图书馆要在人员培训、馆藏建设、文献信息开发、内部管理 等业务工作上依靠县级图书馆的业务支持,实现本地图书馆资源 共建共享 2 .4 .2 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有偿 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通过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 果和服务的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 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 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电子资源进行深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 息增值服务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信 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 服务 2 .5 加快推进新农村信息化进程 乡镇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成果 来丰富服务内容,要按照整合资源,多方共建,协调发展,优势互补 的原则,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以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 重点,把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作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 水平乡镇文化站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要发展好电子阅览室, 因为它不仅能弥补购书经费的不足,而且也便于人们查阅资料,增 加读者量乡镇馆的购书重点,可以放在读者借阅量大的书籍上, 如种植、养殖等,使有限的经费得到充分利用县馆要以农村综合 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在乡村设立信息服务站点,通过“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工程”加快乡村信息服务站和新农村创业信息服务窗口 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形成一支 数以万计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资源开发, 提高信息化水平,用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 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 .6 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资源开发,提高信息化水平 2 .6 .1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 施,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建立覆盖全县乡镇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 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小区和经营大户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逐步 实现宽带网络进村人户 2 .6 .2 搞好农村信息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民使用信息技术的 基本技能采用计算机、、广播、电视等多种终端,实现信息进 村入户,加快全县图书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开发、完善、整合全 县信息资源库,积极应用信息自动处理,多媒体、计算机自动控制 技术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 农村边远地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 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根据社会需求并结合社会发展新情况、新趋势, 在保留馆藏特色的同时,根据本馆发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