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临沂市部分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docx
10页2024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地球大气系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是维持地球气候系统及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重要因 子,但受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纬度、日照时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量具有地区差异性图1为1971~2020年敦煌市年太阳总辐射距平变化据此完成 1~2题1.图示期间,敦煌市年太阳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A.1974年 B.1988 年 C.2010 年 D.2016年 2.与其他年份相比,影响2010年敦煌市太阳总辐射减少的主要因素有A.降水日数 B.植被状况 C.海拔高度 D. 太阳活动表1示意太阳系中某四个行星的基本数据。
据此完成3~4题3.表中甲、乙、丙、丁四个行星中,最可能为火星的是A.甲 B. 乙 C.丙 D. 丁4.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A.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 B.有土壤和大量液态水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D.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 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图2所示)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最早形成的热点火山大约形成于A.前寒武纪 B. 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6.图中热点位于甲地的A.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对北极太平洋某一区域开展了探空观测,研究北极低层大气垂直 结构特征图3示意科考期间探空观测的平均温度和风速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 7~8题。
7.科考期间观测区域的对流层顶高度大致在A.5~7km B.9~11km C.13~15km D.25~27km8.科考期间观测区域A.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旺盛 B.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近地面风速变化的趋势复杂 D.平流层平均风速大于对流层某团队在祁连山中段的某山谷开展了关于山谷风的调查研究,发现8月份该区域山谷 风明显图4为该区域某气象站8月份某日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0题9.该气象站记录的山风结束时间大约在A.1 时 B.10 时 C.14 时 D.18 时10.该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该山谷的A.北坡 B.南坡 C. 西坡 D. 东坡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 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图5)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的主要源区之 一 。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11~12题11.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A.减小绿洲地区昼夜温差 B.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C.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D. 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加快图6示意北半球某天气系统过境某大湖后的 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据此完成13~14题13.乙、丁两处此时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的差异 B. 水汽含量的多少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下垫面的摩擦力14.图中乙、丙两地的风速差值可能是A.3米/秒 B.4米/秒C.5 米/秒 D.6 米/秒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图7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 图据此完成15~16题15.序号①、②、③、⑦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C.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蒸发、人工降水16.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增加⑤ 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大力开展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D.对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每年春季纽芬兰岛费里兰小镇附近都会出现大量冰山。
图8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 面年平均水温图据此完成17~18题17.与同纬度大洋东侧相比,费里兰附近海区A.海水温度高 B. 海水盐度高 C. 海冰消融快 D. 海雾多频发1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最近几年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①时间提前②时间延后③数量增多④数量减少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图9示意我国近海海平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mm 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9~20题19.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该海域A.太阳辐射强 B.降水量偏少 C. 有暖流经过 D.海水流动快20.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旺盛的主要原因有①辐射强②风力强③降水少④海气温差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图 1 0 中K 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被生 长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21~22题21.K 岛的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 能迅速恢复的独特条件是A.种源较丰富 B. 垂直差异大C. 光照较充足 D.火山灰深厚某科考团队在北半球高纬度某海域(170°W~150°W) 冰区进行冰下浮游植物调查,调 查期间(7月底)该海域海冰刚开始融化。
调查发现,受来自白令海的海水和阿拉斯加沿岸 流的影响,该海域海水呈现复杂的垂直分层现象图11示意该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和叶绿 素浓度随深度的分布,海水中叶绿素的含量可以代表浮游植物的现存量据此完成23~25题23.该海域海水自表层至深层依次为A.高温低盐层、温暖水团层、低温高盐层 B. 低温低盐层、温暖水团层、高温高盐层 C. 高温低盐层、低温高盐层、温暖水团层 D. 低温低盐层、高温高盐层、温暖水团层24.该海域冰下浮游植物的主要生存环境特 征是A.光照少 B.水质差C. 风浪大 D.密度低25.与表层相比,该海域水深30~50m 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较多的原因是A.海冰融水量多 B. 海水盐度适中C.营养物质丰富 D.光照更加充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12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分别指出图中A、B表示的大气层的气温垂直变 化特点,并分别说明原因4分)(2)指出图中字母A 表示的大气层名称,说明其厚度随 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点。
3分)(3)图中B 大气层是航空的理想空域,简要分析其主 要原因3分)(4)指出大气中含量位居第二位的大气成分并说明其重要作用指出臭氧层的具体高度并说明其重要作用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 变化曲线图(图13)1)指出图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曲线,并说明理由4分)(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判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哪一个情景,并阐释其原因4分)(3)应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14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地理环境部分要素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⑦表示的是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指出①、②、③、⑥表示的含义4分)(2)图示区域范围内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以后,简述图中河流流量的变化特点4分)(3)指出导致图中甲、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的主导因素指出图中⑧的洋流性质并说 明其对流经海域及附近地区的气候的影响3分)(4)据图判断正常情况下乙、丁两个地层的形成早晚顺序若丁地层中发现含有三叶 虫化石,则指出丁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并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
3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图15为世界某区域某月份海洋表层温度(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图中④、⑤两地的表层海水温度的高低情况并说明原因3分)(2)指出图中③、⑥两地的盐度高低情况并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简述世界海洋表层 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4分)(3)位于欧洲北部地区的波罗的海(图16)是世界上海水盐度最低的地区,试分析波罗的 海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主要原因 ( 3 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11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B 2.A 3.B 4.D 5.C 6.A 7.B 8.C 9.B 10.A11.B 12.D 13.D 14.C 15.A 16.A 17.D 18.C 19.C 20.D21.B 22.D 23.B24.A 25.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共14分)(1)A大气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1分),原因是该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1分);B大气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1分);原因是该层(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1分)。
2)对流层(1分)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1分);夏季大于冬季(1分)3)B大气层(平流层)中大气对流很弱,以水平运动为主(1分);B大气层(平流层)中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能见度高(1分);该层中很少有飞鸟出现,飞行环境安全(1分)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1分)20(4)氧(1分)——40千米(1分);臭氧层能够吸收对人类和动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