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专题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228360947
  • 上传时间:2021-1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1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点总结】1.主要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分析思路:(1)问题判断①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②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少、产生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2)原因分析①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②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3)防治措施抓住成因,从原因上溯根源,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分析其治理对策,根本对策是恢复植被2.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问题(森林、湿地破坏)的分析思路:(1)抓住湿地、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主要从对气候的调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环境的美化、净化,减轻自然灾害、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农田保护,改善水文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2)抓住湿地的成因进行分析湿地(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来水(即降水量)和去水(即蒸发量、下渗、排泄)两个方面进行,其中,蒸发量与纬度位置、气温、空气中水汽饱和度等有关;下渗能力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排泄能力与地形有关。

      ①三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②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易下渗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④湖面积变化成因分析:如果是长期(如一万年以来)的变化,主要考虑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干、蒸发加剧导致湖泊萎缩;如果是短时期(如十几年、近几年)内,主要是人为造成(围湖造田、取水灌溉等)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性降水、冰雪融水有关3)抓住湿地、森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①分析问题表现:湿地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萎缩、消失及污染严重;森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破坏严重,两者都会导致生态功能退化,使生态失衡②分析问题成因:湿地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类围湖造田、破坏植被导致河湖淤积,任意排放污水导致湿地污染;而森林破坏问题则主要是人类的乱砍滥伐、肆意开垦导致的4)抓住对湿地、森林的保护、开发措施进行分析对湿地、森林首先应是保护,主要表现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保护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管理力度;其次是合理开发,应退耕还湿、还林,植树造林;最后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产业分布,减少人类产业活动干预,进行科学的保护性开发等。

      典例示范】【典例1】(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1)、(2)题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 C.地形 D.光照【典例2】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历经的演化过程是 (  )①逐渐分散  ②内部聚集③均匀分布  ④零散分布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2.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沟头加固防护 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 D.塬面植被恢复【典例3】(2021湖北联考)厚田沙漠(约 28N,115E)号称“江南第一大漠”“绿洲中的沙漠”东临奔流不息的赣江,西临锦江,有沙漠化土地 13 万亩厚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据此完成 3~5 题3.江南厚田沙漠的沙源是 (  )A.西北沙漠中的沙粒B.黄土高原的沙土C.赣江锦江河滩沉积的泥沙D.鄱阳湖湖岸的泥沙4.“江南第一大漠”防止继续扩大的生物措施是 (  )A.采取沙障固沙措施B.植树种草,恢复自然植被C.在赣江上游修水库,减少泥沙淤积D.实行法定垦耕,限定牧养5.促进厚田区脱贫攻坚的举措不合理的是 (  )A.开展生态旅游,举办沙雕艺术展B.利用太阳能发电,缓解能源问题C.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D.大规模采沙出售,缓解经济压力【典例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南岸,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直线距离仅800千米20世纪80-90年代,冬春季节的北京饱受沙尘暴之苦1999年位于库布齐沙漠境内的穿沙公路修通,沙柳、柠条、甘草、沙棘、梭梭等治沙先锋植物,为库布齐沙漠披上绿装沙生植物甘草既能固沙、改良土质,也是药材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每隔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会越长越旺,这种“平茬复壮”的特性,可源源不断地为灌木饲料、人造板、生物质发电等林沙企业提供原料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和穿沙公路绿化对比图1)据图推测库布齐沙漠的可能性沙源2)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20世纪末北京的沙尘暴与库布齐沙漠间的关联性3)从气候角度简述库布齐沙漠中固沙植物的特点并分析库布齐沙漠披上“绿装”产生的有利影响典例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1)据图,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2)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典例示范】【典例1】(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1)、(2)题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 C.地形 D.光照【解析】(1)选B,(2)选C第(1)题,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疏松,植被稀疏,地表易受流水侵蚀作用,造成黄土高原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使得地表趋于平坦;冰川侵蚀主要发生在高山和两极地区,黄土高原没有冰川分布第(2)题,黄土高原小区域范围内气温、土壤和光照差异不大,不会影响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小区域内的地形差异改变了土壤水分条件,导致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典例2】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

      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历经的演化过程是 (  )①逐渐分散  ②内部聚集③均匀分布  ④零散分布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2.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沟头加固防护 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 D.塬面植被恢复【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由材料可知,“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甲~丁的演化过程中,塬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所以塬面上聚落的分布也是逐渐分散甲塬面面积大而完整,所以聚落分布比较均匀;乙塬面面积减小,周围受到流水侵蚀,所以边缘的聚落开始向中间集聚;丙塬面破碎,聚落开始由集中走向分散;丁塬面完全破碎,只有少部分塬面有聚落分布所以塬面聚落演变的过程是均匀分布——内部聚集——逐渐分散——零散分布第2题,塬面的持续萎缩主要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溯源侵蚀活跃,沟岸扩张所以,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保土蓄水,防止沟岸的继续扩张;加固沟头,保住塬面A选项正确塬面的萎缩主要是由于沟岸的扩张,沟道的溯源侵蚀,而塬面水沙集蓄和塬面植被恢复,仅仅保护塬面是不够的,仍然会使塬面萎缩。

      排除C、D选项沟道径流调控,沟岸仍然会扩张,保塬作用不大,仍然会侵蚀塬面,排除B选项典例3】(2021湖北联考)厚田沙漠(约 28N,115E)号称“江南第一大漠”“绿洲中的沙漠”东临奔流不息的赣江,西临锦江,有沙漠化土地 13 万亩厚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据此完成 3~5 题3.江南厚田沙漠的沙源是 (  )A.西北沙漠中的沙粒B.黄土高原的沙土C.赣江锦江河滩沉积的泥沙D.鄱阳湖湖岸的泥沙4.“江南第一大漠”防止继续扩大的生物措施是 (  )A.采取沙障固沙措施B.植树种草,恢复自然植被C.在赣江上游修水库,减少泥沙淤积D.实行法定垦耕,限定牧养5.促进厚田区脱贫攻坚的举措不合理的是 (  )A.开展生态旅游,举办沙雕艺术展B.利用太阳能发电,缓解能源问题C.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D.大规模采沙出售,缓解经济压力【解析】3选C,4选B,5选D第 3 题,厚田沙漠区位于江西南昌附近,其沙源主来自附近的赣江和锦江下游沉积的泥沙,在冬半年河水水位低,河漫滩的泥沙出露,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吹至河岸,形成沙漠 第 4 题,沙漠的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如沙障固沙;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恢复自然植被;社会措施如制定法规,限垦限牧。

      该题问的是生物措施第 5 题,厚田区居民生活贫困,经济落后,要脱贫致富,必须要改变原来传统的农业方式,可以利用当地的沙漠打造生态旅游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多种经营方式,增加经济收入当地能源资源不足,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缓解能源短缺大规模采沙出售,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典例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南岸,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直线距离仅800千米20世纪80-90年代,冬春季节的北京饱受沙尘暴之苦1999年位于库布齐沙漠境内的穿沙公路修通,沙柳、柠条、甘草、沙棘、梭梭等治沙先锋植物,为库布齐沙漠披上绿装沙生植物甘草既能固沙、改良土质,也是药材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每隔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会越长越旺,这种“平茬复壮”的特性,可源源不断地为灌木饲料、人造板、生物质发电等林沙企业提供原料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和穿沙公路绿化对比图1)据图推测库布齐沙漠的可能性沙源2)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20世纪末北京的沙尘暴与库布齐沙漠间的关联性3)从气候角度简述库布齐沙漠中固沙植物的特点并分析库布齐沙漠披上“绿装”产生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及材料中信息可以看到,“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南岸,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泥沙有:来自古代黄河冲积物﹔来自狼山山前堆积物﹔库布齐沙漠中就地起沙产生的沙源等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有丰富的沙源;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库布齐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对风产生的阻力小,风力强,西北季风吹过沙漠携带泥沙至北京,形成沙尘暴第(3)题,由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大,常有土地盐碱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