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03 地图 高考历史大题 (新高考专用).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嘻哈
  • 文档编号:340480692
  • 上传时间:2022-1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8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03 地图典例引领1.(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6)(12分)图5、图6、图7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5、图6、图7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解读题干】(1)“分别提取三幅图片的人口分布信息”→图片隐含的信息很多,究竟需要提取哪些信息?提取的必须是最主要的信息:首先,应该根据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例及疆域变化等,判断三幅图片分别对应的是哪个时期其次,提取图片关于人口密度分布最主要的信息,如哪个地区人口密度最大2)“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这句话有些指向不明,没有把具体要求说清楚其实命题人是想要求考生用三幅图对应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解释提取的信息,具体说就是:先提取图片人口分布重要信息;运用图片对应历史时期的史实来说明解释人口密度分布信息3)作答数量:本题作答须包括以下三个内容:①三幅地图对应的历史时期;②三幅图的人口分布信息;③对三个时期人口密度分布信息进行说明解释赋分12分,每幅图包含的三点作答内容给4分。

      解读材料】图5包含的信息:黄河中下游人口密度最大;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人口密度大;长江以南地区人口密度小;图例中有州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机制,州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东汉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一地区人口密度也最大→据此可判定图5对应的是东汉永和五年的人口密度图图6包含的信息:长江下游地区的江浙人口密度最大;图例中有省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出现是在元朝,明清沿用;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这一地区人口密度也比较大→结合题干文字信息可知,图6对应的是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人口密度图3)图7包含的信息:长江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根据图5对应的东汉时期,图7对应的明朝时期→可推知图7对应的是唐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的华北地区,同时魏晋时期北方民众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人口密度也会比较大→图7对应的是唐朝天宝元年的人口密度图整理答案】图5:对应的时期是东汉永和五年信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华北平原人口密度总体比较大大;长江以南地区人口密度小说明:东汉时期,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机制,州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东汉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一地区人口密度也最大。

      图6:对应的时期为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信息: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说明: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出现是在元朝,明清沿用;明朝经济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武时期,政治中心在南京,长江下游的的江浙地区人口密度大图7:对应的时期是唐朝天宝元年信息:长江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说明:唐朝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的华北地区;魏晋时期北方民众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人口密度也比较大参考答案】图5: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5为东汉(永和五年)图6: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6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7: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7为唐代(天宝元年)新题速递1.(2021·北京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示意图与地图书院是自唐代兴起的一种民间教育文化机构,集研究、教育、传播等功能于一体著名的书院有朱熹曾讲学的白鹿洞书院,“二程”曾讲学的嵩阳书院等。

      注:图中为书院所在位置材料二赫里福德《世界地图》被称为“历史”其顶端是圣经中耶稣复活和审判的整个场景世界被分为欧洲(地图左下方)亚洲(上方)非洲(右下方)三个部分以东为上位,中央是耶路撒冷,耶稣受难的画面被绘在城市上方,圣城用圆形的城墙表示,很像一个巨大的神学齿轮越往地图上方看,聚落分布得越稀疏,长相奇特的怪物和人像也开始渐渐出现地图底部的一座岛屿矗立着两根圆柱——赫拉克勒斯之柱,标志着古代已知世界的最西端瓦尔德泽米勒自称《世界地图》为“宇宙学”——一种描述地与天的科学,他宣示受惠于托勒密(公元2世纪倡导地心说的希腊学者)的理论性、学术性地图和投影法,以及15世纪航海家制作的地图地图以北为上,因为航海上采取了以北方为主要方向的罗盘方向地图有清晰的海岸线和陆块、经纬线,顶端供奉的是托勒密和亚美利哥(首次确认美洲是新大陆的航海家)地图右下角的图例上说“尽管许多古人热衷于测量世界的周长,但他们仍然对很多事情知之甚少;例如,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亚美利加,曾经不为西方所知,现在已经知道是世界的第四部分”——摘编自(英)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1)阅读图文材料一,概述唐、宋、清三朝书院分布的变化及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上述两幅世界地图答案】(1)变化:从分布的整体密度看,唐朝书院零星分布,宋代书院的密度增大,到清代达到高峰从分布的集中区域看,三个朝代在江南地区的书院多于其他地区,并且密度越来越大从边疆地区的分布看,唐宋时期很少,清代在东北、新疆、云南和台湾等地出现了一些书院原因:封建经济繁荣;科举制和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书院增多;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江南地区成为文化重心;伴随着中央政权疆域的扩展,中原文化传播到边疆,民族交融发展2)示例:中世纪,基督教盛行于西欧,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依据基督教教义以及神话、想象等,突出耶稣、圣城耶路撒冷等神学内容;由于中世纪欧洲与其他地区联系有限,地图只涉及欧亚非三洲,且欧洲以外区域与真正地理状况差异大该地图是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一幅世界图像,展现了中世纪基督徒眼中的世界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瓦尔德泽米勒《世界地图》借鉴古典时代的地理学成就,肯定人类的理性与探索;而新航路开辟过程的新发现为制图提供了更广阔、准确的地图信息,因此有了清晰的海岸线、经纬度,以及增加美洲地区;受航海技术进步影响,地图由以东为上改为以北为上该地图是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及人文精神复兴的影响下,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增强了实用性。

      综上所述,地图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制图者的世界观和它所处时代的产物详解】(1)唐、宋、清三朝书院分布的变化,可以根据三幅图反映的不同时期书院分布的密度、分布的区域和边疆地区书院分布状况的变化来回答其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封建经济繁荣、科举制和理学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中央政权在疆域的扩展、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和民族交融发展等方面来回答2)对两幅地图进行评述,第一幅地图可以根据地图图示和材料信息“其顶端是圣经中耶稣复活和审判的整个场景世界被分为欧洲(地图左下方)亚洲(上方)非洲(右下方)三个部分”,从中看出神学的影响,以及欧洲与其他地区联系有限,欧洲以外区域与真正地理状况差异大等等特点对第二幅图的评述,根据地图图示和材料信息“地图以北为上,因为航海上采取了以北方为主要方向的罗盘方向”,可以看出受航海技术进步的影响;而“地图有清晰的海岸线和陆块、经纬线”,可以看出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尽管许多古人热衷于测量世界的周长,但他们仍然对很多事情知之甚少;例如,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亚美利加,曾经不为西方所知,现在已经知道是世界的第四部分”等信息可以看出,肯定了人类的理性和探索,从中看出人文精神的影响,因此该地图是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以及人文精神复兴的影响下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实用性增强。

      据此得出结论:两幅地图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制图者的世界观和它所处时代的产物2.(2020·山东高三月考)图1、图2、图3是世界古代到近代三个历史时期(公元2世纪左右、公元13世纪左右、公元17世纪左右)的商贸路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上地图选自百度和维基百科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商贸路线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1:图中商贸路线以海路为主,从明州、广州等南方沿海城市出发,有向东、向西两个方向(向东到达日本和朝鲜,向西到达东南亚、阿拉伯、非洲与欧洲)这与宋代对外贸易陆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活跃及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公元13世纪左右图2:图中有陆路与海路两条商贸线路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从徐闻县出发,向印度南部延伸这与汉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相符合据此判定图2为公元2世纪左右图3:商贸线路范围主要涉及西欧、亚洲和美洲(具有全球性),欧、亚与美洲有了直接联系,出发点是西欧(大西洋沿岸)这与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17世纪左右详解】图1:根据图1中信息和线路可以看出,商贸路线以海路为主,从明州、广州等南方沿海城市出发,有向东、向西两个方向(向东到达日本和朝鲜,向西到达东南亚、阿拉伯、非洲与欧洲)。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的线路与宋代对外贸易陆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活跃及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公元13世纪左右图2:根据图2中的商路类型可以看出,图中有陆路与海路两条商贸线路图中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从徐闻县出发,向印度南部延伸这与汉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相符合据此判定图2为公元2世纪左右图3:根据图3中商贸线路范围涉及的范围以及出发点可以得出如下信息,图3主要涉及西欧、亚洲和美洲(具有全球性),欧、亚与美洲有了直接联系,出发点是西欧(大西洋沿岸)这与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17世纪左右3.(2020·山东高三期中)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比较图1、图2,提取有关隋元间大运河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信息:大运河的中心由洛阳到大都;从走向来看,元代的大运河走向一路东移,不再经过中原地区,而是取道山东直入大都;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说明:政治中心的转移;节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需求;南方经济发展,南粮北调的需求;海上交通发达详解】两图是古代大运河的变化信息,根据材料可得出大运河的中心由洛阳到大都;从走向来看,元代的大运河走向一路东移,不再经过中原地区,而是取道山东直入大都;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

      说明:根据所学可从政治中心的转移;节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需求;南方经济发展,南粮北调的需求;海上交通发达等方面概括4.(2021·山东高三期末)山东抗日根据地作为华北的敌后根据地之一,在抗战中有着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某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拟将以上四幅地图列入展厅提取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解说稿”要求:围绕山东根据地的发展走势、地位和影响等作出阐释,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表述成文不超过250字答案】(示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深入山东敌后,开创了山东抗日局面;抗战相持阶段,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到抗战胜利前夕,山东绝大部地区成为根据地,敌人仅控制大城市和铁路线附近山东抗战时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壮大了人民力量,扩大了党的影响或者:山东根据地发展壮大,联结华北和江南根据地,配合了其他根据地的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地区的人民军队开赴东北,建立根据地,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2.1 一次方程(组).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5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大模块知识梳理+9个考点+5个重难点+1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2-北京版 (共13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1.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街心广场|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