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0页古代诗歌阅读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①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易其有佸③?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④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①曷:何时②埘:鸡舍下文“桀”是指鸡栖的木桩③有佸:相会④括:会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二章结构相似,跟《无衣》一样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来推进抒情B.“不知其期”与“不日不月”,都表明君子久役未归,两句连读,深化了情感C.诗歌第一章侧重抒发担忧、牵挂之情,第二章则侧重抒发相思、想念之情D.“如之何勿思!”“苟无饥渴?”结尾的感叹和疑问包含着对“君子于役”的无奈16.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品是如何通过写乡村晚景来表达内心感受的?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此时辛弃疾约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鼠”“蝙蝠”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半夜眼中所见,表明这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C.上阕四句语言平淡,运用白描手法,渲染出独居的环境氛围,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D.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写出词人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16.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岳德敬提举①甘肃儒学[元]赵孟頫苦欲留君君不留,奋髯跨马走甘州功名到手不可避,富贵逼人那得休春酒葡萄歌窈窕,秋沙苜蓿饱骅骝②儒冠也有封侯相,万里归来尚黑头注】①提举,元朝设置儒学提举司,掌管地方儒学②骅骝,赤色骏马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炼字精妙,“苦”字表达了诗人挽留友人时的痛苦,奠定了诗歌的抒情基调B. 诗歌颔联直抒胸臆,运用否定和反问句式,展现了岳德敬“跨马走甘州”的豪迈之情。
C. “儒冠也有封侯相”,与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一样,都运用了借代手法D. 尾联的“归”与首联的“走”形成呼应,既表达了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16. 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甘肃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枕上作①陆游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郑虔②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这时陆游七十六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多年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夜卧扁舟,想起万里关河,产生无限豪情,表现了他爱国的一面B.五更时分,群山上浓重的秋意和船外紧密的风雨更烘托了诗人的伤感C.颈句中“自笑”和“何妨”为诗眼,表现了诗人自我宽慰的坦荡心胸D.“卧扁舟”紧扣诗歌标题,下启颔联的孤枕之梦,诗歌脉络十分清晰16.这首诗尾联中的“清愁”一语包含诗人的哪些隐约难言的愁绪?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甘肃省兰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7 题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②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③縠纹:水面上的水波细纹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C.上阕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D.下阕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16.清代王夫之有云“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也”,请结合下阕“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6.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古代诗歌阅读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①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易其有佸③?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④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①曷:何时②埘:鸡舍下文“桀”是指鸡栖的木桩③有佸:相会④括:会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二章结构相似,跟《无衣》一样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来推进抒情B.“不知其期”与“不日不月”,都表明君子久役未归,两句连读,深化了情感C.诗歌第一章侧重抒发担忧、牵挂之情,第二章则侧重抒发相思、想念之情。
D.“如之何勿思!”“苟无饥渴?”结尾的感叹和疑问包含着对“君子于役”的无奈16.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品是如何通过写乡村晚景来表达内心感受的?15.C 16.①写夕阳余晖下禽畜归来会合,烘托出乡村晚景的恬静美好,有人服役未归的现实也就更加牵引人的心绪;②居家人情不自禁要想,久授未归的人情形又会如何,思念和担心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第一章侧重抒发担忧、牵挂之情,第二章则侧重抒发相思、想念之情”错,说反了,第一章“如之何勿思”侧重抒发相思、想念之情,第二章“苟无饥渴”则侧重抒发担忧、牵挂之情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中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描写夕阳余晖下禽畜归来会合,烘托出乡村晚景的恬静美好这画面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让读者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思念和担心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此时辛弃疾约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鼠”“蝙蝠”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半夜眼中所见,表明这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C.上阕四句语言平淡,运用白描手法,渲染出独居的环境氛围,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D.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写出词人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16.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15.D 16.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凄凉之感;作者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借此表达了作者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心酸;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词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和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D.“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错误,“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意思是布被单薄,疾风骤雨的秋夜,从梦里醒来,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醒后犹自留连梦境,而非“眼前”的江山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上片所描写饥饿老鼠、蝙蝠、风、急雨等景物,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写出了环境的凄凉;“自语”二字,写出此处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孤寂凄凉之感顿然由生;“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两句写作者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借此表达了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心酸;“布被秋宵梦觉”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此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词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岳德敬提举①甘肃儒学[元]赵孟頫苦欲留君君不留,奋髯跨马走甘州功名到手不可避,富贵逼人那得休春酒葡萄歌窈窕,秋沙苜蓿饱骅骝②儒冠也有封侯相,万里归来尚黑头注】①提举,元朝设置儒学提举司,掌管地方儒学②骅骝,赤色骏马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炼字精妙,“苦”字表达了诗人挽留友人时的痛苦,奠定了诗歌的抒情基调B. 诗歌颔联直抒胸臆,运用否定和反问句式,展现了岳德敬“跨马走甘州”的豪迈之情C. “儒冠也有封侯相”,与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一样,都运用了借代手法D. 尾联的“归”与首联的“走”形成呼应,既表达了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16. 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答案】15.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