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教育讨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doc
5页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与教研对策 荆角学校 杨波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研究相应对策,调整和优化有关教研工作,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研究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性地提出教研对策分析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教研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化学教研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化学意识、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每个化学教研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 制约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受城乡生活环境、子女上学便利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队伍是不够稳定的尽管化学学科大多只在九年级一个年级开设,所需要的师资也不多,但由于前述原因,各地初中化学教师师资的分布很不均衡,在有些县区(如山东临沂市的平邑县)的个别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学校领导不得不从相近学科的“富裕”教师中选拔兼课;同时,也有些学校(特别是驻城中学)则是“僧多粥少”,闲置了部分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化学教师,他们中的这些人不是进了实验室就是去了教导处、图书室或是兼任其他的学科。
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困扰和阻碍了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办学条件 现在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且不说上网下载教学资料,一些学校连起码的打印纸张都难以向教师提供,不少化学教师根本就没有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相当部分的学校化学实验仪器破损、化学药品、缺少严重,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实员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又如何谈起呢?这是制约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2.教学管理 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化学教师用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不给算工作量,而实验室里即使有人从事实验员的工作,多数也是管理房门而已,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帮助不大;在对教师量化考评时,同样是一节课,化学科是语数外等学科工作量权重的80甚至更低……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门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 3.生源质量 荆角中学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扩招,导致农村中学生源锐减,家庭条件差、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留守少年)占了较大的比例。
这些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再加上本身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到了九年级学习化学时,除了开始学习新课时带来的一丝新奇外,一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就慢慢跟不上步伐了这不能不说是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教研对策 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工作者难以左右的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引起管理者对化学学科的重视和对对化学教学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教研活动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 1.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及时、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力促农村中学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研讨活动尽量包含公开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内容研讨的专题要根据听课、视导中发现的问题来确定,如如何上好实验探究课、如何处理习题、怎样进行化学课的复习等专题确定之后,就要紧紧围绕相关内容确定恰当的上课人选,安排具备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提供交流材料在安排上课人选的时候,要同时兼顾城乡教师,既为更多的农村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让他们看到城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究竟存在哪些差别。
经验交流材料尽可能多地让农村中学教师来提供,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加强学习、及时总结,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教研人员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及专题报告或教学指导意见是研讨会的重点,可先安排上课教师说课,再安排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或教研员来进行评课,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他评评课的要点要紧紧围绕专题进行、围绕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进行,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面对面进行教学指导 把教研工作的重心切实下移到基层农村中学,特别是向山区中学偏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针对不同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有计划地探讨、交流教学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将原来的“遥控教研”转变为“上山下乡”式的“田野教研”,由“集中教学指导”转变为与教师面对面的“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听课带着问题听,评课评在点子上努力做到“三多一少”,即多鼓励、多指导、多倾听、少指责,体谅和理解农村教师的苦衷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最希望的专业指导方式是在“作为合作伙伴,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再上课改进”上 我们和某农村中学的一位化学老师结合上课情况谈起了如何处理讲授和练习的关系问题这是一节“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新授课。
教师认为“我班学生基础差,这部分内容又是难点,你不多讲学生就搞不懂”,于是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长时间来讲解,讲不同类物质化学式的意义,讲化合价的来历,讲怎样根据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该讲的讲了,不该讲的也讲了,到了快下课时也没有讲完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如坐云雾”,“讲”不断,理还乱在评课中,我们引导教师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班上的学生,一下子听这么多的内容,能接受得了吗?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只是获得了表面知识,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知识,更不会主动地去探究,表现在解题时就不会应变和迁移然后我们分析得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书写化学式、为什么要和化合价结合起来去写化学式?同时必须注重方法指导,边讲边练,各个击破教学的难点在练习时,一定要把握准学生的起点,由易到难,分层进行最后我们一起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学生基础较差,不讲不行,殊不知这种低效的讲解耗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能力提高非但没有帮助,反而逐步形成恶性循环;二是讲课追求大而全,恨不能包罗万象,处处当作重点的结果便是没有重点,学生无所适从;三是不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确定教学起点,一味地追求低起点、小步子。
分析了讲授和练习的关系及处理方法 三.校际联研,送课下乡 针对本校内化学教师偏少难以开展研讨交流的实际,大力开展校际间的联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际联研活动,不仅能够拓宽教师视野,实现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相邻农村中学的教师坐在一起,通过相互听评课等活动,针对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同研讨,满足了这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给学生列出可以作为实验代用品的仪器、药品,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分类,建立化学实验角,让有余力、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不受时问限制的去拨弄一番要做好校际联研活动,除了与相关学校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之外,关键是提前安排有关化学教师确定研讨主体,准备交流材料,提高研讨效果如针对农村中学不能较好地开展实验教学的实际,我们曾经进行过校际联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好的对策,有的教师还把改进后的仪器装置带到了现场进行了展示 改进仪器装置或实验内容如使用常见的药瓶、软管等组合成制取气体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不必制作紫色小花而采取增加对比实验的方法同样能让学生获得信服的证据,即先将二氧化碳分别通人2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此时都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一支留做对比,向另一支里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立即会变为红色,将变红的溶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紫色。
寻找实验代用品比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中铝、铁、铜;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和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送课下乡,不单单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更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思考和讨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在送课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曾对此进行了探讨大家认为,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开展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经常为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选编一些实用性强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的材料,把教学案例评比中的优秀教案结集印发,定期为这些学校的老师提供单元或阶段性检测试题,征集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与协调,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材料指导的主题内容除了定期开展的课堂教学比赛、论文评比之外大力进行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及时发现素质比较全面、能力较强的教师并重点进行指导和培养,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荐农村中学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对有两名以上化学教师的学校,尽力把他们的化学教研组长培养成为骨干教师。
可以说,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教研组,这个学校的化学教学质量就会大为提高 化学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问题,要善于“扶危济困”,经常与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沟通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组织针对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的教研活动,服务好农村、服务好农村中学、服务好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和学生只有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质量上去了,你所服务的区域的整体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这是我们每个化学教研员的重要职责所在讲得少了,但由于注重了方法指导,练习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