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观察方法.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09457565
  • 上传时间:2019-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观察的方法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观察法因其具体的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本书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方式及所观察的行为的选择控制程度之不同把观察法分成3类:叙述性观察法、取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 一、叙述性观察法叙述性观察法是指通过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它主要包括3种:(一)日记描述法日记描述法是一种记录连续变化、新的发展或新的行为的观察方法它是一种纵向记录,通常在一较长的时间阶段中重复观察同一被试或同一组被试日记描述法一般适用于个案研究,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关系较密切或接触频繁时也常运用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日记描述法的不足是:1、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通常,样本太小,从一个或几个对象身上观察到的内容不一定具有代表性2、观察易带主观倾向性观察者在选择被试和观察时往往是选择身边的、亲近的、接近的作为观察对象,易带有偏见3、观察时间的长期性日记法需长时期持续记录,观察时间长,费时、费精力当然,日记描述法也有它的优点日记描述法的主要优点有:记载详细、具体、有背景、有情节,能提供发展的完整次序,说明行为的连续性,多方面给人们提供观察对象行为或发展的图景。

      二)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与日记描述法同是叙述性的,但它与日记描述法不同,它不像日记法那样连续记录观察对象的新行为的发生、发展,而是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轶事记录法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特殊的情境,不需要特殊的步骤,不需要事先对行为进行编码,更无须进行分类、制表等,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三)连续记录法连续记录法是对自然发生的顺序事件或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作连续不断的记录,并要求对所要观察的情景以尽可能精确、连贯的语言进行叙述要求观察者按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地叙述行为此外连续记录法观察时间通常为一天、半天一般比轶事记录法更完整以上3种叙述方法的记录都要求:具体记录、不要归纳或用抽象、费解的形容词和副词,要设法写出具体行为,要设法停留在最小可能的推论层次上尽可能地避免用个人自己的叙述词和解释词来作为观察者的叙述词和解释词要设法掌握一个人的原始行为发生情况,而不是对当时的情况作最后判断或评价同时,记录时还应把观察者脑海中闪现的分析意见和推论记录下来,并用特殊符号注明因为这些意见可能对以后资料的分析会有帮助以上3种叙述方法都是对事件和行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但它们又有所不同不同是各种方法所强调的着重点不同。

      日记描述法是在较长时间内,对行为和事件作详细记录,有相关背景和情节轶事记录法是对研究者认为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件进行记录连续记录法则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件或行为作连续的、完整的记录,强调事件或行为的前因后果 二、取样观察法取样,就是对行为或事件的选择取样观察法的特点是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进行分类,把复杂的事件或行为转化为可以数量化或可限制的材料来进行记录例如,考察教学质量,可把教学质量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态等类,这样笼统的教学质量就转化为了可限制的材料,从而能作出量化的观察记录取样观察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观察法,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资料,且便于整理常用于要对较多被试作观察的情况掌握观察取样法,首先是要明确取样观察法的程序一)取样观察法的操作程序1、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运用取样观察法首先要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将其转化为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因此分类是取样法的关键通常,研究者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进行分类:第一,可从实际出发哪些行为可能要在观察期间中发生,怎样分类才能观察到一系列行为或事件的变化第二,以理论指导思考从什么理论角度考虑分类的内容,理论上已有哪些分类可以借鉴。

      第三,借鉴他人研究前人已有哪些分类,哪些分类可取科学分类要作到:第一,分类要详细、明确、具体第二,分类应遵守详尽性和互相排斥性原则详尽性原则指要包括所有的类别,不能缺漏,相互排斥性原则指每样东西都仅仅符合于一个种类如性别的类别分为男性和女性,这种分类就是包罗无遗又相互排斥的2、操作定义操作定义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或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对类别作的界定下操作定义的目的是使不同观察者的记录趋于一致例如,一个观察“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将学生的问题行分为外显性问题行为(极易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并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大声说话或制造噪音打断教学;与同学在教室内争吵、打架;课桌周围过度活动;多嘴多舌等和内隐性问题行为(指不易被老师和同学及时发现,目前尚未被他人造成明显影响的行为,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看课外书;吃零食;做其它学科作业等),因此对不明确的或理解可能产生歧义的类别都应下操作定义,以保证不同观察者记录的一致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