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游戏通论第四章课堂PPT.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9780564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2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 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与指导儿童发展视野下的儿童游戏儿童发展视野下的儿童游戏1 学习内容l象征性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象征性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l语言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语言游戏的特点与指导l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的特点与指导l伙伴游戏的特点与指导伙伴游戏的特点与指导l成人的作用成人的作用l幼儿游戏的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的观察与分析2 幼儿期儿童游戏发展的总特点幼儿期儿童游戏发展的总特点l1、从过去主要和成人协同游戏,到逐渐学会自己独立游戏和与伙伴共同游戏;l2、从最初的依赖于实物、要求玩具的逼真性发展到对实物的依赖逐渐减少、可以使用象征性的动作、物和言语来游戏;l3、各种不同类型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都显著提高,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之间出现整合的趋向3 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幼儿游戏的发展与指导l象征性游戏l语言游戏l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l伙伴游戏l规则游戏4 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游戏的发展l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儿童通过模仿并大量运用来进行的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l象征功能象征功能  即儿童在2岁后,具有应用一个“信号物”来表示某些实物的能力,即由一定目的引起,使用信号物来表示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物,并引起被表示物的表象的功能,这即是象征功能。

      5 象征性游戏的构成要素象征性游戏的构成要素l动作的去情景化l以物代物 (三者的含义)l角色扮演 这三者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结构,也代表着象征这三者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结构,也代表着象征性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在象征性游戏中,这三性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在象征性游戏中,这三个因素随游戏的发展个因素随游戏的发展依次依次出现 6 动作的去情景化动作的去情景化l动作的去情景化又名为情景迁移,指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迁移到一个假想的情景中,使行为脱离原来的真实情景,从而使行为成为一种装扮或假扮的行为7 以物代物以物代物l用当前物体代替不再眼前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过程8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l假装把自己当作别人(例如医生),并通过自己的动作、姿势、表情、语气语调等把自己所扮演的这个“他人”(包括社会身份和职责、态度和动作特征等)表现出来9 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及其变化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及其变化l作为2-6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象征性游戏在幼儿阶段出现了婴儿阶段所没有的“角色扮演”,并实现了原来“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使象征性游戏从此带有了人类活动的特点、具有了社会意义,同时标志着幼儿象征性游戏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和成熟期。

      10 l角色行为 扮演意识 角色认知l角色扮演标志着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包括对“他人” 的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适当的角色行为的认同角色扮演的发展路径角色扮演的发展路径11 角色扮演的类型角色扮演的类型l机能性角色:模仿范例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角色动作如“嘟嘟嘟”的开车l互补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如医生和病人l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来源于故事、电视等作品中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角色如奥特曼l关联性角色:在同一个游戏中,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如一个人在家是妈妈,在医院是医生,在商店是顾客 l 总之,幼儿角色扮演主题寻着总之,幼儿角色扮演主题寻着l “由近及远由近及远”、“由熟悉到新异由熟悉到新异”规律发展规律发展12 “以物代物以物代物”的发展的发展l2岁后,“以物代物”的发展: 1.对“物”的逼真性依赖降低; 2.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玩具就能做出想象的行为; 3.甚至能用语言来塑造想象的情境 案例:半个乒乓球的利用13 “以物代物以物代物”的发展标志着的发展标志着l幼儿思维和想象由笼统到分化,由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由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到理解物体所代表的意义的发展和变化。

      14 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l角色扮演和以物代物的协同整合,使象征性游戏发生了从“物”到“人”的中心位移象征性游戏开始成为真正反映人类活动特点、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l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是角色扮演游戏的成熟形式,也是象征性游戏发展的最高水平15 加维:社会性游戏所需能力加维:社会性游戏所需能力l区分游戏和非游戏行为能力(3.5岁)l把游戏中的规则抽象出来的能力(5岁)l确定游戏的主题并促使游戏情节发展的能力(5岁)16 斯米兰斯基:斯米兰斯基: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的因素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的因素l想象的角色扮演l想象的以物代物 角色扮演游戏的结构因素l有关动作与情景的想象l角色扮演的坚持性l社会性交往 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必须具备的l言语交流 结构因素和特点17 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的意义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的意义l不仅仅是想象和假装;l更重要的是标志着幼儿的意志行为(包括目的性、计划性和坚持性)和社会性交往技能(包括协商、争论、组织、合作等)的发展水平18 幼儿的语言游戏幼儿的语言游戏P287l语言作为游戏的对象l语言作为游戏的工具19 幼儿的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幼儿的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l身体运动游戏及其发展l3-4岁:走、跑、脚尖走路、单脚站立、骑三轮、单脚爬楼梯。

      l4-5岁:双脚跳跃、攀爬、单脚跳跃和快跑l5-6岁:跳绳、健美操、走平衡木l出现追逐打闹游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到8-10岁时到高峰,以后减少20 玩物游戏玩物游戏l2岁后以摆弄和操作物体为特征的玩物游戏发展为结构性游戏l结构游戏发展的规律:从最初对材料的操作探索发展到对空间的探索,最后到象征的表征21 幼儿的伙伴游戏幼儿的伙伴游戏l伙伴游戏的特点l柏顿的研究:l2-3岁,无所事事或旁观;l3.5-4.5岁,联合游戏居多;l4.5岁以上,合作游戏居多;l总之,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减少,合作性的小组游戏增加22 规则游戏规则游戏l是伙伴游戏的特殊形式,在幼儿6岁左右出现,以游戏者对游戏规则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为标志;l学龄儿童的典型游戏形式;l规则游戏的发展路径:l低级棋手 中级棋手 高级棋手l从非竞争性到竞争性,从与成人的合作游戏到与伙伴的合作游戏23 第二节第二节 成人的作用:直接参与者成人的作用:直接参与者—— 间接支持者和帮助者间接支持者和帮助者P295l鼓励幼儿进行伙伴交往和适宜的游戏行为,引导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干预攻击性行为并为之提供适宜的示范。

      l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适宜(发展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放性的)P295/6表表l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包括讲故事、看图书、参观访问、谈话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开展游戏奠定经验基础24 成人的作用:直接参与者成人的作用:直接参与者—— 间接支持者和帮助者间接支持者和帮助者l为幼儿开展合作和协商性的角色扮演游戏创造条件和机会,建议或示范适宜的角色行为l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工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建构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l向幼儿介绍和提供规则简单的规则游戏以便它们以后能够自己独立游戏25 成人的作用:直接参与者成人的作用:直接参与者—— 间接支持者和帮助者间接支持者和帮助者l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和理解不同性格和发展特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适宜的个别化指导l各种类型的游戏物显著的性别差异应为男女孩提供均等的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26 第三节第三节 儿童游戏的观察与分析儿童游戏的观察与分析l方法l量表27 两种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两种观察和记录的方法l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法:使用根据一定的分类系统为基础制定的儿童游戏观察量表,在一定时间内对儿童游戏进行观察,获取若干个时间样本从而构成能够反映个体游戏特点的一个总样本。

      l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观察者用语言描述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观察到的儿童游戏行为28 两种方法的评价两种方法的评价l时间取样的评价:l优点:记录简便,打勾即可;l缺点:结果只有“数字”,缺乏鲜活生动事例l事件取样法:l优点:生动、形象,使观者如身临其境;l缺点:事后补记,或用录音、录像辅助;依赖于记录者的文字驾驭能力29 方法的运用原则方法的运用原则l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l两种方法相互补充最好30 量表量表l柏顿的社会性观察量表l柏顿/皮亚杰量表l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l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31 柏顿:社会性观察量表柏顿:社会性观察量表l时间取样法l一定时间轮流观察多个幼儿l每个幼儿每次观察1分钟l每一轮观察顺序相同l每一个幼儿观察60分钟后,即可看出其游戏行为特点32 柏顿柏顿/皮亚杰:皮亚杰: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二维联列量表二维联列量表l时间取样l二维:象征性/1人或多人/;1人/练习性或象征性l使用注意事项:1.熟悉操作性定义2.坚持一个幼儿使用一张观察表3.采用多次扫描——时间取样方法(15秒/名/次,间隔5秒)4.观察顺序的确定(混合-随机)5.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0-30次/名)33 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l时间取样l使用方法类似于柏顿/皮亚杰量表l分类:独自游戏/互不注意的平行游戏/互相注意的平行游戏/简单的社会性游戏/互补的社会性游戏/互补互惠的社会性游戏/非游戏活动/旁观无所事事活动转换l加上:教师参与/所使用的玩具或游戏材料34 斯米兰斯基: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SPI))l事件取样法l记录并了解儿童社会性主题游戏的结构要素;l操作性定义:角色扮演;想象的转换;社会互动;语言沟通;持续性l使用方法和特点:l同时观察许多儿童;35 使用使用SPI观察、干预的方法和步骤观察、干预的方法和步骤l一次只选两三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l依次轮流观察每个幼儿;l记录每一个因素;l缺乏某一因素需补观察;l据观察可干预;l注意被观察幼儿的年龄;l要在不同情景下多次观察幼儿游戏。

      36 四种量表使用注意事项四种量表使用注意事项l在同一情境下多次观察幼儿的行为;l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相结合;l提供能诱发幼儿进行结构游戏和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的玩具和游戏材料;l既要在户外观察,也要在户内观察;l要等幼儿熟悉后再观察;l观察应辅之以聆听和谈话l随时随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一周至少应观察2-3次)37 儿童游戏的个体差异儿童游戏的个体差异l个别差异l性别差异38 个别差异个别差异l实物取向/社会性取向l场独立性/场依赖性(分析/整体)l幻想-假装倾向(高水平想象力、积极情绪、强坚持性、强社会互动和高水平合作)l偏好型式者/偏好想象者l游戏的不同风格或类型同时并存于大多数儿童身上39 性别差异性别差异l第二年出现l在人/物或型式/想象维度上无性别差异l⒈对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 影响因素:生物/社会文化/同伴/大众媒介40 性别差异性别差异l⒉游戏行为的性别风格表现: 女孩:运动量小、安静的、坐着进行的、不依赖于逼真的材料、以家庭生活为定向、反映人际关系、大量语言 男孩:运动量大的、远离生活主题、冒险l结论: 并不说明男孩比男孩更有想象力或认知发展更成熟实际上,以物代物、语言的使用和创造性都是认知成熟评价的指标。

       41 ⒉⒉游戏行为的性别风格游戏行为的性别风格l象征性游戏的区别l规则游戏区别l追逐打闹游戏区别42 影响游戏风格的因素影响游戏风格的因素l生物学因素l伙伴l教师43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分析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分析l亲子依恋(安全型)l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育儿方式/亲子关系/价值观/家庭生活经验)l伙伴(有无/熟悉程度/年龄/性别)l电视(积极/消极)l幼儿园课程(高结构/低结构)44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分析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分析l亲子依恋(安全型依恋)l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育儿方式、亲子关系)l伙伴(有无伙伴/伙伴的熟悉程度/伙伴的年龄/伙伴的性别)l电视(争议/内容)l幼儿园课程(高结构/低结构)DVD45 46 下载课件下载课件邮箱:xqetfzxlx2014@密码:201412344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