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之儿歌.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2466080
  • 上传时间:2024-08-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8.50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主要体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裁 儿歌儿歌 概论 儿歌的功能与儿歌日 ★儿歌的功能 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最具“人之初文学”意义的文体其功能表现在“给予儿童快乐,充实知识,启发思想、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增进文学的修养、培育创作的能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等几个方面台湾儿童文学家陈正治) 儿歌日 1976年,学术组织“国际诗歌会”在比利时创立了以每年3月21日开展儿歌推广活动的儿歌日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之设立为“世界儿歌日”,规定儿歌日的主题为“关爱儿童、缔造和平、消灭战争、建设家园”,其接受对象为13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一、儿歌的概念一、儿歌的概念(一)(一)“儿歌儿歌”一词的由来一词的由来 意大利人韦大利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1896年编选年编选《《北京儿歌北京儿歌》》;; 19141914年周作人年周作人《《儿歌之儿歌之研究研究》》正式对儿歌进行理论研究正式对儿歌进行理论研究 ;;1918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稍后又成立处,稍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歌谣研究会””,,19221922年出版年出版《《歌谣周刊歌谣周刊》》,,““歌谣研歌谣研究会究会””把征集来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把征集来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儿歌””的名称在的名称在《《歌谣周刊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上发表,从此,““儿歌儿歌””一词为大众所接受一词为大众所接受。

      (二)儿歌的概念(二)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以13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歌谣 二、儿歌的逻辑结构体系二、儿歌的逻辑结构体系 (一)传统儿歌理论中关于儿歌逻辑结构理论有较大影响的两大观点: 1.1914年周作人先生在《儿歌之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即“儿歌等于童儿歌等于童谣谣””观 2.魏寿镛、周侯予的“儿歌与童谣应是两种文体”的观点 (二)当下儿歌逻辑结构理论n 民间儿歌(童谣)n 儿歌 n 文学儿歌(创作儿歌)(笔者的观点) 三、儿歌的历史演进三、儿歌的历史演进 儿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自发的吟咏阶段一是自发的吟咏阶段——童谣,童谣, 二是自觉的创作儿歌阶段二是自觉的创作儿歌阶段——文学儿歌文学儿歌 (一)自发阶段(一)自发阶段——童谣(民间儿歌)童谣(民间儿歌) 1.1.童谣的概念童谣的概念 ““童谣就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童谣就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作、无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作、无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

      ★★ 《《毛传毛传》》解释解释《《诗经诗经》》时说:时说:““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 《韩诗章句》也说“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 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就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统称为“童谣” 2.童谣的演进历史童谣的演进历史((1)起源于周朝(据今大约)起源于周朝(据今大约3000年)年) 据说据说《《列子列子》》中记载的中记载的《《康衢童谣康衢童谣》》是我国最是我国最早的童谣早的童谣 有人认为《《国语国语··郑语郑语》》中记载的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了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了 《《康衢童谣康衢童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周宣王时童谣周宣王时童谣》》::Y Yà àn n 弧箕服,实亡周国弧箕服,实亡周国 ((2 2)明代之前的童谣)明代之前的童谣 明代之前,童谣只是散见于各种文献典籍之中,并无专人搜集,而且童谣也不是为儿童服务的,它只是政治家用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

      因而它总是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迷信色彩人们甚至把它说成是表现人间灾异祸福的“咎征” 如如““谶谣说谶谣说”” 何谓谶谣?谶谣是古代预言家、方士及方士化的儒生和政客为了各何谓谶谣?谶谣是古代预言家、方士及方士化的儒生和政客为了各种目的,利用种目的,利用““双关语、生肖法和拆字法等手法来组织韵语,从而使双关语、生肖法和拆字法等手法来组织韵语,从而使它带有神秘性、朦胧性以预言未来的歌谣它带有神秘性、朦胧性以预言未来的歌谣 明代明代杨慎杨慎《《丹铅总录丹铅总录》》卷二指出:卷二指出:“史谓童谣乃史谓童谣乃荧惑星荧惑星为小儿造谣为小儿造谣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 ((3)明代童谣)明代童谣 n 1593年出现了由吕坤吕坤从各地民间搜集并加以改编的我国古代第一部童谣集我国古代第一部童谣集《演小儿语》,开创了为教育儿童编创儿童歌谣的先河 ((4)清代童谣)清代童谣 n 清代的童谣观念趋向多元其中也有神秘主义倾向出现。

      清代出现了两部童谣集n 一是清代郑旭旦郑旭旦辑编《天籁集》;n 一是清代悟痴生悟痴生辑编的《广天籁集》 ((5)民国童谣)民国童谣 n民国童谣的理论研究成绩突出民国童谣的理论研究成绩突出n 主要有两派相对立的观点:主要有两派相对立的观点: 一是以周作人、冯国华、以周作人、冯国华、褚东郊等为代表的东郊等为代表的儿歌即童谣观 代表作有三大标志性理论成果:周作人1914年的《儿歌之研究》,冯国华1923年的《儿歌的研究》,褚东郊1926年的《中国儿歌的研究》 二是以魏寿镛、周侯予二是以魏寿镛、周侯予 为代表的“儿歌并非童谣”观点 19231923年魏寿镛、周侯予在其主编的年魏寿镛、周侯予在其主编的《《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概论》》 ((6 6)新中国童谣)新中国童谣 n收集整理与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收集整理与理论研究成果显著 , 收集整理作品集有: 雷群明雷群明. .王龙娣王龙娣《《中国古代童谣中国古代童谣》》((20032003年)、四川出年)、四川出版社出版的版社出版的《《四川儿歌四川儿歌》》等;等; 理论专著有: 儿歌理论研究成果显著,如蒋风教授的如蒋风教授的《《儿歌浅析儿歌浅析》》((19791979年)、台湾朱介凡先生的年)、台湾朱介凡先生的《《中国儿歌中国儿歌》》((19771977年,年,认为儿歌并非童谣)、冯辉岳的认为儿歌并非童谣)、冯辉岳的《《儿歌研究儿歌研究》》((19891989年,年,认为儿歌与童谣有不同之处,但为了使用方便,可以合二认为儿歌与童谣有不同之处,但为了使用方便,可以合二为一)、顾颉刚编辑的为一)、顾颉刚编辑的《《吴歌吴歌··吴歌小史吴歌小史》》等(等(19991999年)、年)、陈正治的陈正治的《《儿歌理论与赏析儿歌理论与赏析》》((20072007年)等。

      年)等 3.3.童谣的特征童谣的特征 特征一、多元的价值取向性特征一、多元的价值取向性 ① ①成人借童谣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成人借童谣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② ②作为成人生活的镜子,实现对成人进行教化的目作为成人生活的镜子,实现对成人进行教化的目的 ③ ③作为宣扬封建迷信、预言人类和个人命运的工具作为宣扬封建迷信、预言人类和个人命运的工具 ④ ④作为小孩随口编唱的宣泄情感的歌谣作为小孩随口编唱的宣泄情感的歌谣 ⑤ ⑤充满儿童情趣,适合低幼儿吟唱的歌谣充满儿童情趣,适合低幼儿吟唱的歌谣 特征二、呈现方式的特殊性特征二、呈现方式的特殊性 1.1.作者的不可知性作者的不可知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作者的有意回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作者的有意回避;其二是其二是群体随口创作,口头流传,无法探究谁是作者群体随口创作,口头流传,无法探究谁是作者;其三是口其三是口头流传的传播方式所造成头流传的传播方式所造成 2.2.内容的不确定性内容的不确定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不固定性造成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不固定性造成内容组合的随意性。

      如:组合的随意性如:“ “ 你姓啥?我姓王什么王?三横你姓啥?我姓王什么王?三横王什么横?木黄横什么黄?草头黄什么草?早上草什么横?木黄横什么黄?草头黄什么草?早上草什么早?十日早什么早?十日早…………(直到答不上为止);其二是因流传(直到答不上为止);其二是因流传区域的变化导致其内容的变化区域的变化导致其内容的变化 特征三、结构的短小与紧凑性特征三、结构的短小与紧凑性 一般来说,童谣的结构是比较短小的,这种结构的一般来说,童谣的结构是比较短小的,这种结构的短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短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结构即篇幅的短小;一是外部结构即篇幅的短小; 二是线索、层次等方面的简明、紧凑二是线索、层次等方面的简明、紧凑 特征四、语言的适龄性特征四、语言的适龄性 作为要借助儿童之口来传唱的民间儿歌必须要投儿童所好,特别是那些内容和情感以及创作目的上都不适合低幼儿童接受的民间儿歌,就更应该注意语言的浅近和句子结构的音韵和谐性 如北京童谣:“大柿子圆又圆,外头红来里头甜。

      有爹有娘甜如蜜,没爹没娘苦黄连这首童谣的用语浅显易懂,“外头”、“里头”等口语的运用,“圆”、“甜”、“连”等韵脚的使用,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孩子唱诵 (二)自觉的创作儿歌(二)自觉的创作儿歌——文学儿歌文学儿歌n1.文学儿歌的概念文学儿歌的概念 文学儿歌是专为13岁以下儿童创作的、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且易读易记易唱的一种歌谣样式 2.2.文学儿歌的特征文学儿歌的特征((1 1)写作目的明确、价值取向健康)写作目的明确、价值取向健康 儿歌只能集中讲一个道理,说明一个意思或达到一个目儿歌只能集中讲一个道理,说明一个意思或达到一个目的的如郑春华的《听我话》:“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 /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用文学形象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2 2)内容浅显)内容浅显 内容上不能涉及过于深刻的道理,不能以儿童不熟悉的事物为表现对象 如《八荣八耻儿歌精选》中的《攀岩》:“趴在悬岩,像只壁虎脚下无路,手上有路” 这篇作品中“脚下无路,手上有路”二句含蓄而富有人生奋斗之哲理,其主题深度大大超过了低幼儿的生活经验,显然它不是一首适合低幼儿接受的文学儿歌。

      ((3 3)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外部、内部)(外部、内部)外部结构——篇幅短小内部结构——线索单一,层次简明、紧凑、连贯和完整如:丁曲的《葡萄》4 4)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节奏是儿歌的灵魂,没有节奏就没有儿歌节奏是由句子节奏是儿歌的灵魂,没有节奏就没有儿歌节奏是由句子的停顿决定的一般说来,三字句两拍,五字句三拍,七的停顿决定的一般说来,三字句两拍,五字句三拍,七字句四拍除了节奏外,儿歌还应该注意音韵和谐,也就字句四拍除了节奏外,儿歌还应该注意音韵和谐,也就是要注意押韵押韵要求如下:首句要押韵,单数句可以是要注意押韵押韵要求如下:首句要押韵,单数句可以不押韵,也可以句句相押,也可隔句押韵,也可换韵不押韵,也可以句句相押,也可隔句押韵,也可换韵溜溜球溜溜球(圣野)(圣野)溜溜\球,(溜溜\球,(qiu))翻\跟头,(翻\跟头,(tou)) 跟头\翻了\九十\九,(跟头\翻了\九十\九,(jiu)) 回到\自己\手里\头回到\自己\手里\头tou)) ((5 5)浓郁的儿童情趣)浓郁的儿童情趣 儿歌总是洋溢着优美、滑稽、可笑的生命初始和儿歌总是洋溢着优美、滑稽、可笑的生命初始和成长阶段的童真童趣。

      成长阶段的童真童趣 蚱蜢(张继楼)蚱蜢(张继楼) 小蚱蜢,小蚱蜢,/ /学跳高,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腿一弹, / /脚一翘:脚一翘:/ /““哪个有我跳得高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草一摇,/ /摔一跤,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头上跌个大青包寥寥几句就把小蚱蜢得意洋洋而摔跤的可笑行为(寥寥几句就把小蚱蜢得意洋洋而摔跤的可笑行为描写得生动传神幽默风趣、善意地嘲笑了儿童描写得生动传神幽默风趣、善意地嘲笑了儿童骄傲自满的行为骄傲自满的行为 ((6 6)语言浅近而生动语言浅近而生动 幼儿文化层次低,生活经验不丰富,掌握的幼儿文化层次低,生活经验不丰富,掌握的知识、词汇也不多所以,儿歌语言应力求浅近知识、词汇也不多所以,儿歌语言应力求浅近明白、生动活泼即要尽量使用文学口语以及摹明白、生动活泼即要尽量使用文学口语以及摹声、摹态和色彩性强的词语,不要运用过于复杂声、摹态和色彩性强的词语,不要运用过于复杂的修辞手段和深奥难懂的词语。

      的修辞手段和深奥难懂的词语 滴滴达滴滴达 滴滴达,滴滴达,滴滴达,滴滴达,/ /红色电波飞天涯;红色电波飞天涯;/ /祝贺叔叔祝贺叔叔打胜仗,打胜仗,/ /送上几句心里话送上几句心里话 ((““电波电波””,还是,还是““红色红色””的,还要的,还要““飞天涯飞天涯””小孩理解起来有难度)小孩理解起来有难度) 四、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四、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一)摇篮曲(一)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它是母亲或其他长辈哄孩子睡觉所哼唱的儿歌其歌词浅显简单,讲究音韵节奏,常有“睡觉”“宝宝”等字眼它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对孩子的作用不在“语”而在“声” 如【俄罗斯】莱蒙托夫的《摇篮曲》 睡吧,我可爱的小宝宝,/睡吧,睡吧!/明月静悄悄,/把你摇篮照,/我给你讲故事,/我给你唱歌谣,/你闭上小眼快睡觉/睡吧,睡吧! (二)数数歌(二)数数歌 数数歌是培养低幼儿童识数能力的儿歌儿歌把初步的数字和一些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可感,引发幼儿的兴趣,使之乐于接受,从而学会简单的数数或算数。

      如曹宝明的《高楼有多高》 一块砖,/三寸高;/两块砖,/六寸高;/三块砖,/九寸高/一座高楼九万砖,/这座高楼有多高?//小朋友,/莫心焦,/只要数学学得好,/哪怕高楼上云霄 又如魏玉珍的《一共几只鸟儿飞》 (三)连锁调(三)连锁调 连锁调也称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它的特点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随韵结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n 邓德明 《做习题》 小调皮,做习题/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又如樊家信的《孙悟空打妖怪》等 (四)儿童谜语歌(四)儿童谜语歌 儿童谜语歌是以歌谣形式作谜面的儿歌谜语一般由谜面(喻体)、谜底(本体)和迷目(打一……)三部分组成迷目是由谜面通向谜底的桥梁,它对谜底的类属加以限制,提示读者从某一方面去思考 陶行知的《眼睛》 谜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棵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谜目:打一人的五官 谜底:眼睛 又如王清秀的又如王清秀的《《连环谜连环谜》》等。

      等 (五)问答歌(五)问答歌 问答歌,又称问答调、盘歌、对歌它是以设问作答为表现形式的儿歌其主要是通过问与答的形式来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进而实现培养儿童认识事物、分辨事物的能力 唐鲁峰的《谁的耳朵》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又如北京儿歌《什么尖尖尖上天》等 两种特殊的问答歌n1.姓氏游戏歌:姓氏游戏歌: 根据姓名的特点,用问答形式写成的儿歌,目的在于培养小孩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n如关于姓氏为“王”的姓氏游戏歌你姓啥?\我姓王\什么王?\三横王\什么横?\木黄横\什么黄?\草头黄\什么草?\早上草什么早?\十日早……(直到答不上为止)自己编)n2.连锁问答调:连锁问答调: 用连锁问答的形式写成的儿歌目的在于培养小孩的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四川游戏童谣《砍竹子》:清早起来雾沉沉\,提起弯刀进竹林\提起弯刀做啥子?\砍竹子\砍竹子做啥子?\编鸡笼。

      \编鸡笼做啥子?\关鸡\关鸡做啥子?\杀肉吃\肉呢?\猫儿吃了\猫儿呢?\钻了洞了\洞呢?\生了草了\草呢?\牛吃了\牛呢?\翻了山了\山呢?\水打了\水呢?\淋了菜子了\菜子呢?\打了油了\油呢\照了火了\火呢?\一口气吹了\呵喝! (六)绕口令(六)绕口令 绕口令又称拗口令、急口令它是利用一些语音相近的字词造成语音拗口的儿歌它既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游戏,同时又是训练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好工具《刷牙》易明明牙刷能刷牙刷牙用牙刷花花用牙刷会刷牙华华用牙刷不会刷牙花花教华华用牙刷刷牙 华华用牙刷刷出了一口白牙又如钱德慈的《叔叔和姑姑》等 (七)颠倒歌(七)颠倒歌 颠倒歌又叫错了歌、古怪歌或滑稽歌它的特点是以大胆的想象、极度的夸张,有意颠倒事物的正常关系和各自特征,把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渲染得活灵活现,造成荒唐、古怪的感觉和诙谐、滑稽的意趣,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 黄湘雄的《滑稽歌》 听我唱个滑稽歌,三个没有五个多/公鸡生个大鸭蛋,小猫游泳多快活/ 鱼儿岸边晒太阳,兔子头上长犄角。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歌儿错没错 又如韩枫的《笑话歌》等 (八)字头歌(八)字头歌 也叫字头谣它要求儿歌每句句末的字词几乎完全相同,一韵到底,韵律感极强 常见的是以“子”“头”“儿”等作为尾字的字头歌分别称为“子”字歌、“头”字歌、“儿”字歌等等 常福生的“子”字歌:《小胖子》弟弟小胖子,/拿把小锤子,/东敲一阵子,/西敲一阵子,/ “小胖子,做啥子?”/“我在修椅子” 又如王铁栓的“儿”字歌;纪凯的《小瓦片》等 (九)时序歌(九)时序歌 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导儿童根据时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导儿童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儿歌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儿歌其内容一般是介绍蔬菜、水果、花卉知识、农事活动、传统节日以及民间风俗活动等其时序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一是是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二是二是十二个月顺序,三是三是二十四节气顺序,四是四是一日顺序n如介绍花卉知识的儿歌介绍花卉知识的儿歌《十二月花》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红千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花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香/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装/十一月水仙案上供/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十)(十)地名歌 以地方的地名为依据,随韵分类组合而成的儿歌 电视记录片《涪陵往事》片尾曲《数地名》 一二三四五六七/涪陵地名真稀疏奇/新城老街很个多/七六五四三二一/涪陵有座山/南门山/山上有口塘/高笋塘/塘边有棵树/很大一棵乌杨树/树下两扇门/哪两扇门/大东门和秋月门/门外两张嘴/啥子样的嘴/麻柳嘴和龙王嘴/嘴边三口井/哪三口井/凉水井 枇杷井/还有一口八角井/三口井边四条沟/我晓得/清溪 灌溪 夏家沟 /歪角那边是沙溪沟/ 除了四条沟/还有五块坝/易家坝 煤炭坝/猪市坝 较场坝/歇凉就去河沙坝/五块坝上六条街/黔靖街 箱子街/六郎 顺城 半边街/不在的那条是老街/涪陵最多是巷巷/顺口数来六七样/潘家 岳家 皮家巷/关庙 杨柳 魁星巷/最吓人的是杀牛巷/涪陵地名多多多/崩土坎、蔡家坡/坡坡坎坎都是歌/都是歌 十一、拍手谣十一、拍手谣 n孩子们做拍手游戏时,随韵而成的歌谣叫拍手谣  我是环保小卫士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随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尽量少用塑料袋儿;  你拍三,我拍三,不能随地乱吐痰;  你拍四,我拍四,公共设施莫涂字;  你拍五,我拍五,绿化环境多种树;  你拍六,我拍六,废旧电池不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节约能源不忘记;  你拍八,我拍八,不踩草坪不摘花;  你拍九,我拍九,环保责任人人有;  你拍十,我拍十,我是环保小卫士。

      十二、生肖歌 n生肖歌也叫属相歌,它是以记人出生年的鼠、牛、虎、兔、龙、蛇、生肖歌也叫属相歌,它是以记人出生年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马、羊、猴、鸡、狗、猪等1212种动物来创编的儿歌种动物来创编的儿歌    小老鼠打头来 ,   牛把蹄儿抬 ,   老虎回头一声吼 ,   兔儿跳得快 龙和蛇尾巴甩 ,   马羊步儿迈 ,   小猴机灵蹦又跳 ,   鸡唱天下白      狗儿跳,猪儿叫,    老鼠又跟来 ,   十二生肖转圈跑 ,   请把顺序排    作业n一、什么是儿歌? n二、什么叫童谣? n三、什么叫文学儿歌?n四、我国最早的童谣集名称及其编选者 n五、清代的两部童谣集及其编选者 n六、举例说明文学儿歌的主要特征 n七、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有哪些? n八、收集童谣一至两首n要求:写清以下内容n1.搜集者姓名、班级、性别、籍贯、民族n2.童谣内容(方音可用拼音或汉字同音字以及音近字标注)及其大概意思n3.流传区域n4.解释童谣的使用场景(游戏童谣写出游戏过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