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拼贴 零散叙事 戏仿 互文性.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3565274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原载于《当代外国文学》 ,2006 年第 3 期拼贴拼贴 零散叙事零散叙事 戏仿戏仿 互文性互文性————论赵健秀论赵健秀《《甘加丁之路甘加丁之路》》中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中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张龙海张龙海摘要:摘要:赵健秀在《甘加丁之路》中采用具有颠覆性的创作手法——后现代派技巧——来摧 毁白人一手塑造的、在白人世界中家喻户晓的陈查理形象,抨击一些华人、华裔对陈查理 的向往和追求,进一步表明年轻华裔与陈查理决裂的决心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后现代派 技巧的运用,如拼贴、零散叙事、戏仿和互文性等,塑造一位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美国 华裔文化卫士尤利西斯,颂扬他致力于粉碎白人的刻板形象,建立美国华裔文化的英雄传 统同时,作者借用甘加丁的故事,讽刺那些追逐名利、追求“甜蜜的同化”的华裔接受 主流话语的种族主义之爱,抨击汤亭亭和黄哲伦等出卖族裔利益,帮助白人创造另类的陈 查理:美国花木兰 关键词:关键词:甘加丁之路 后现代派 创作技巧在美国华裔作家群体中,赵健秀(Frank Chin)堪称全面发展他在每一方面的成就都是 一流的作为剧作家,他的《鸡舍华人》(The Chickencoop Chinaman, 1970)和《龙年》(The Year of the Dragon, 1974)在美国纽约的“美国地方剧院”上演,成为在白人剧院上演的第 一部华裔,乃至亚裔,戏剧;作为编辑,他和华裔作家陈耀光(Jeffery Paul Chan)、徐忠雄 (Shawn Wong),日裔作家稻田(Lawson Fussao Inada)等在 1974 年合编的《哎呀!美国亚裔 作家选集》(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Asian-American Writers)是第一部有关亚裔文学的文 集;作为评论家,他坚决反对白人对华人、华裔的刻板形象,反对华裔作家采用自传形式 进行创作,反对华裔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误读和误现中国文化,成为构建华裔文学英雄传统 的领头羊;作为小说家,他的《唐老鸭》(Donald Duk, 1991)和《甘加丁之路》(Ganga Ding Highway, 1994)打破霸权话语的静音,重构华人、华裔历史,修正陈查理(Charlie Chan)这个 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形象,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

      难怪,有的评论家称他为美国华裔 文学的教父 同时,赵健秀不断创新,在创作手法上力求新颖,不落俗套如果说他在《唐老鸭》 中通过主人公唐老鸭的梦来颠覆美国主流话语,再现华工修建东西大铁路的历史片断,从 而重构华人、华裔历史,那么,他在《甘加丁之路》中采用更有颠覆性的创作手法——后 现代派技巧——来摧毁白人一手塑造的、在白人世界中家喻户晓的陈查理形象,抨击一些 华人、华裔对陈查理的向往和追求,进一步表明年轻华裔与陈查理决裂的决心 尽管赵健秀成就斐然,国内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却少得可怜截止 2006 年 3 月,总共 7 篇论文,①其中只有 1 篇论述《甘加丁之路》——“《甘加丁公路》:解构美国电影中得 华人刻板形象”②——该文主要从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入手,分析赵健秀重构华人形象 的努力本文拟从另一个视角出发,以作者在文中使用的后现代派创作手法为切入点,剖 析赵健秀如何巧妙运用后现代派技巧颠覆陈查理形象,捍卫、重建美国华裔文化的英雄传 统一一. 拼贴拼贴拼贴是后现代派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后现代派反对中心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借用解 构主义的方法,批判、破坏和颠覆传统的宏大叙事,拆除中心的指涉功能,倡导文本的多2义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派小说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产物,超越、否定和抛弃传统意义上的 小说和现代派小说,构建一整套崭新的小说模式,如多元化的美学形式,模糊破碎的意义 等,使作品进入一个语言的世界、符号的世界而这些语言、符号是后现代派作家在解构 传统小说形式和技巧的基础上,采用拼贴手法,把一些无客体关联的话语、符号拼凑在一 起 “拼贴”一词源于绘画,指一部作品包容各种典故、参考、引文和外国表达法等,或者 将不同作家作品中的词语、句子、段落掺杂在一起如果是有意的,这便是一种戏仿一 部精致的拼贴便是一个文本这种将毫不相干的碎片构成一个统一体的方法打破传统小说 的理性叙事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拼贴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一大特色赵健秀采用这个手法,把中国文化、美国文学、英 国文学和美国电影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文化大杂烩、大杂交赵健秀本人便是这 种杂交的结果他母亲是第四代华裔,父亲是移民,旧金山唐人街会馆的会长由于当时 赵健秀的外公坚决反对这门亲事赵健秀的父亲只得将幼小的他寄养在一对白人家中,让 外公找不到赵健秀在那里生活到 6 岁才回到旧金山的唐人街,而后又进入白人学校这 种特殊的背景让这位第五代华裔成为文化大拼盘——他虽然算是第五代,却无法忘记儿童 时代背诵的诗词,如“木兰辞”等,听到的故事,如关公、林冲等。

      因此,他笔下的世界 是个大拼贴,既有中国古代的关公,也有美国现代的陈查理,既有英国作品中的甘加丁, 也有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女娃,既有好莱坞的电影,也有桃园结义等通过运用“拼贴” 这个后现代派技巧,赵健秀创造出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叙事,涵盖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的,特别是 50、60 年代的,时代大画面 赵健秀在小说的扉页上记叙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娃补天他利用这两 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将小说分成四部分:“开天辟地” 、 “大千世界” 、 “下层社会” 和“美丽家园”等,并根据这四部分展开叙述小说主要描写好莱坞的华人演员龙曼关以 扮演陈查理的第四个儿子而感到骄傲,并且梦想有朝一日能够亲自扮演陈查理这一“英雄” 角色 在美国华人、华裔群体中,陈查理是个特殊的形象1925 年,英国作家鄂尔德尔比 格斯(Earl Derr Biggers)利用丰富的想像力,塑造了华裔神探陈查理他出生在夏威夷, 为人谨慎,观察力强,精明能干,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家童变成侦探,进入美国主流 社会,实现他所追求的美国梦,成为模范少数族裔的典型许多白人探员无法侦破的案件 在他手里都迎刃而解了。

      他屡破奇案,赢得白人的尊敬和信任但是,由于他的言谈举止 过于谦逊,迂腐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经常成为白人的笑料面对种族主义歧视,他温和地 说, “我谦恭地请求你的原谅必须指出,我感觉到你眼中有一丝的敌意把它熄灭吧,因 为你会成为好人我们两人之间需要友好的合作 ”③他的英语支离破碎,喜欢引用孔子的 话,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尽管他谦逊随和,尽管他和其他白人同事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 在白人眼里,他只是个肥头大耳、缺乏阳刚之气、让人捧腹大笑的华人侦探罢了这完全 是典型的东方主义,是西方想像、杜撰出来的、丑化华人男性的刻板形象 赵健秀鲜明地反对这个刻板形象他在书中把这个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来,进行讽刺嘲 弄小说的开头就像电影的镜头一样,描写龙曼关到夏威夷拍摄《夏威夷五—O》的外景 接着,作者马上切换到陈查理,把他和龙曼关拼贴在一起,讽刺龙曼关一心只想迈上甜 甜蜜蜜的同化之路他在和他妻子的对话中露骨地表达他的思想:你不是基督教徒,但是,正如你所看到的,我还是爱你作为陈查理,我要引导你,让你得到拯救书上这样写道:上帝以一个纯白人的形象放弃一个儿子,引导白人走上正义大道,拯救他们,让他们颂扬上帝所以,白人以一个纯华裔的形象放弃一个儿子,带领黄种人修筑从接受到同化的道路。

      啊,甜蜜的同化陈查理就是他的名字④通过拼贴,作者把不同时代的、看似毫不相干的陈查理和龙曼关融为一体,让其分不3出彼此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渴望得到白人的同化,渴望得到种族主义之爱赵健 秀不知不觉地勾画出一副现实的图案:有些白人自以为是救世主,而有些华人、华裔渴望 得到救世主的吻,从而被同化作者在无声无息中讽刺批评这种做法,表达他不与他们同 流合污的决心诚如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巴塞尔姆所说的, “拼贴的要点在于不相似的事物 被粘在一起,在最佳状态下,创造出一个现实这一新现实在其最佳状态下可能是或者暗 示对它源于其中另一现实的评论,或者,还不只这些 ”⑤ 赵健秀不仅拼贴陈查理,而且还解构、嫁接中国文化,使其与美国文化有机地融汇在 一起文本中的三个年轻主人公,尤利西斯关、本尼迪克韩和迪亚哥张,从小生活在一 起他们一起上学,背诵“木兰辞” ,听老师讲《三国演义》等,一起玩耍,总是形影不离 作者有意通过这样的叙事,让年轻主人公接触中国文化,从而自然地让他们与中国文化联 系在一起在本尼迪克的叙事中,他讲述自己依然清楚地记住老师教他的“木兰辞”中的 句子,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等老师还讲解《三国演义》中的著名片断“桃园 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成兄弟,誓死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本尼迪克认为,他和 尤利西斯、迪亚哥就是“桃园结义”中生死与共的兄弟这个拼贴不仅表达本尼迪克对中 国文化的依恋之情,而且还表达他对自己族裔属性的困惑显而易见,他是个美国人,可 他也是华人后裔,身上不仅流着华人的血,而且还无法抗拒中国文化的潜移默化族裔属 性是个复杂的统一体由于身处两种文化之中,华裔反倒变成夹在其中、无法够及两边或 者其中一边难怪教他们中文的马老师警告他们说:“我可以教你们读中文、写中文,但 是你们成不了中国人到现在为止,你们应该知道,不管你们的英语讲得多好,不管你们 记住多少本西方文明的巨著,你们永远成不了白鬼,即美国人华人因你们不是中国人而 将你们踢来踢去,白人因你们不是美国人而将你们踢来踢去显而易见,你们既不是白人, 也不是中国人” (第 93 页) 这种对族裔属性的焦虑是美国少数族裔作家的共同之处,同时 也是后现代派作家所关注的 此外,作者还将英国作家吉普林有关“甘加丁”的故事和诗歌拼贴到作品中在印度 成为英国殖民地时期,印度人甘加丁帮助殖民军运水有一次,印度军队经过精心策划, 要阻击英国殖民军甘加丁得知消息后,马上向英军告密,使得印度军队的阻击计划落空 甘加丁的行为得到英军的表扬和奖励,却被印度人所不齿。

      这个故事后来被好莱坞改变成 电影,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赵健秀将其剪贴到小说中,旨在抨击那些为进入主流社会而 背叛本族裔利益的华裔,警告他们不要牺牲族裔的利益来达到个人的利益,因为,在他眼 中,甘加丁是个民族败类和叛徒龙曼关是甘加丁的化身,是华裔群体中的败类 类似这样的拼贴在小说中比比皆是赵健秀通过运用这个手法,把一些不同国度、不 同时代、表面上不相关的人物和事件等粘贴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得到 移动组合的感觉,从而形成关联的印象读者在震撼之余加深对文本主题的认识这正是 赵健秀的独到之处二二. 零散叙事零散叙事后现代派小说家以破坏、解构和颠覆为己任,超越、否定传统小说和现代派小说的叙 事形式,抛弃故事、情节的宏大叙事,形成元小说的叙事形式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 派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德这样写道, “依靠大叙事的做法被排除了因此,我们在 寻找后现代派科学话语的有效性时不能依靠精神辩证法,甚至也不能依靠人类解放但我 们刚才看到, ‘小叙事’依然是富有想像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这首先表现在 科学中 ”⑥也就是说,传统的叙事已被颠覆,宏大叙事也因失去可靠性而消失,不论它采 用的是思辩的叙事或者解放的叙事,取而代之的便是“小型叙事。

      ”这与美国文论家伊哈布 哈桑在《后现代转折》 (The Postmodern Turn, 1987)中提出的“零碎性”4(Fragmentation)不谋而和在后现代派小说家的眼中,文本只是语言的载体,而这些语 言只不过是些断裂的不关联的符号罢了正是这些零散的碎片构成一个叙事,尽管它像精 神分裂症一样,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哈桑所说的, “后现代主义者只是拆解;所有他 假装信赖的东西只是片断他的最大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